蘇獨風暴:歐洲變臉 全球權力失衡 安保形勢惡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蘇格蘭獨立運動發展至今,無論公投是否能通過,英國傳統政治格局將洗牌,公投的餘震將傳遍全歐洲,從西班牙到東歐波羅的海都會受獨立運動衝擊。國家「碎片化」浪潮動搖歐盟基礎、改寫政治版圖,削弱它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在中東動盪之際,使全球安保形勢惡化。
香港《文匯報》報導,單就英國而言,一旦蘇格蘭獨立,無疑將是一次政經大地震;即使公投未能通過,英政府亦必須兌現賦予蘇格蘭更大自治權的諾言,很可能會促使威爾士及北愛爾蘭爭相仿傚,向英政府索取更多權力。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爭取獨立的聲音愈來愈高漲,當地計劃11月舉行不具約束力的公投,雖然西班牙國會否決,但蘇獨無疑為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打下強心針;另一自治區巴斯克地區亦可能趁機爭取獨立。比利時北部以荷語人口為主的佛蘭德地區、以水都威尼斯為首的意大利北部等,同樣有分離的風險。
即使是當前實質歐洲領袖、看似最穩健的德國,其實也藏有分離主義的隱患。慕尼黑位處的巴伐利亞州和黑森州等富裕州份,已愈趨不滿長年補貼較貧困的北部州份,早前更入稟法院,挑戰國家的財政均等化體系。
位處東歐的波羅的海國家同樣如坐針氈,擔憂俄羅斯可能會以蘇獨為由,爭取俄語人口聚居地區舉行獨立公投。由此可見,分離風險潛藏歐洲各處,一旦被蘇獨這星星之火點燃,後果不堪設想。
有意見認為,歐洲整體局勢不穩,在某程度上是全球化及歐盟推動一體化所致。歐洲國家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互相鬥爭,現在卻要共享貨幣和單一市場,對於那些不願摒棄歷史的民族主義者來說,自然難以接受。今年的歐洲議會選舉,正反映對歐洲一體化的質疑聲音。
隨著歐盟現有成員國可能分裂,若新國家也爭取加入歐盟,將使歐盟運作變得非常複雜,在最壞情況下會陷入無法管理的狀態。
蘇格蘭若獨立,可能拒絕英美核潛艇停泊當地,使歐盟軍事實力進一步受創,無法在中東事務發揮應有的影響力,也更難與重振聲威的俄羅斯抗衡,不利全球安保局勢。有歐洲評論員認為,這最終將導致全球權力失衡。 (接下頁)
[NT:PAGE=$]
比利時:籌組新政府 分離派未敢輕動
比利時北部佛蘭德地區是另一分離主義熱點,尤其支持當地獨立的政黨「新佛蘭芒聯盟」(N-VA)在今年5月大選中,成為國會最大黨。不過分析認為,佛蘭德享有遠高於蘇格蘭的權力,幾乎主宰了比國政治和經濟大局,加上當地正籌組新政府,預料分離勢力不會輕舉妄動。
比利時內部長期處於分裂,主要操佛蘭芒語(即比利時荷蘭語)的佛蘭德地區政治立場保守,南面以法語人口為主的瓦隆尼亞地區則主要向左傾。今年N-VA贏得大選後,雙方關係更添緊張。若蘇格蘭脫英,可能激發佛蘭德爭取獨立。
然而,對比蘇格蘭人希望脫離英國保守黨管治,N-VA卻渴望引入「戴卓爾夫人式」經濟改革,更為此在歐洲議會與英保守黨連成一線。有佛蘭芒記者亦指,該區在比利時享有龐大權力,居民不願冒經濟風險追求獨立。
分析認為,N-VA最實際的做法是專心治理國家,希望在2019年大選贏得更多票數,屆時才推動聯邦制,在毋須分裂比國的情況下,賦予佛蘭德接近完全自治。由佛蘭芒人主導的右翼政府,亦可能引起左傾的法語人口不滿,甚至自己要求獨立,變相實現了N-VA的目標。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謀公投 巴斯克運動停滯
受蘇格蘭獨立公投鼓舞,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上周號稱有180萬人上街,爭取舉行獨立公投。相比之下,在同樣爭取獨立的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勢頭明顯未如加泰羅尼亞旺盛,箇中原因除了分離派系內部本身存在分歧,巴斯克分離主義武裝組織「埃塔」多年來透過暴力手段爭取獨立,反而成為絆腳石。
加泰羅尼亞計劃今年11月9日公投,與蘇格蘭不同的是,公投不具約束力,只是諮詢居民意願,增加自治區政府與馬德里談判時的本錢。雖然如此,西班牙國會早前已否決該公投,馬德里政府亦警告公投違憲,必定阻止。
相比加泰羅尼亞相對和平的獨立運動,1959年創立的「埃塔」多年來在巴斯克地區發動襲擊,估計自1968年至今最少造成800人死亡。「埃塔」在2011年宣布永久停火,並於今年2月上載銷毀部分武器的片段。然而巴斯克政治領袖警告,解除武裝的進展須得到馬德里政府及境內有巴斯克社區的法國配合,才有望推進。
承諾推動獨立的巴斯克民族主義黨指出,當地需時間彌補「埃塔」遺留下來的後果,又認為馬德里拒絕與「埃塔」和解,是想藉此阻礙巴斯克獨立運動。至於應否把法國南部巴斯克語地區納入獨立後的版圖,分離組織之間仍有分歧,令獨立運動受阻。 (接下頁)
[NT:PAGE=$]
意大利:貝老前盟友 圖帶走威尼斯
意大利反歐盟政黨「北方聯盟」企圖推動北部威尼托地區獨立運動,而威尼托首府正是著名旅遊城市威尼斯。北方聯盟曾是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執政時的重要盟友,聯盟的41歲領袖薩爾維尼揚言,將於蘇格蘭獨立公投3天後,號召「武裝分子」舉行大型集會,要求意大利政府允許當地舉行獨立公投。
30年前創立的北方聯盟,一直爭取北部獨立,並成立新國家「帕達尼亞」。貝老下台後,北方聯盟大不如前,但在當地富裕地區仍具一定勢力。它鼓吹反移民立場,並承諾保護北部財富和經濟成果免被意國南部「盜取」。
薩爾維尼稱,蘇獨公投對歐洲分離運動帶來正面效果,並揚言會利用蘇獨作為談判籌碼,向現任總理倫齊施壓,要求讓北部舉行公投。
意大利反恐小組今年4月突擊搜查威尼托地區一座小屋,發現一架搭載小型炮台的土製裝甲車,並拘捕多人。薩爾維尼認為他們沒傷害任何人,並非外界口中的「極端分子」,又稱:「如果說我們的極端分子做錯甚麼,那就是他們太溫和、太和平。」
法國:拿破崙出生地 科西嘉伺機行事
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西南部巴斯克地區及東南部科西嘉島,在語言及文化上皆與法國有異,它們希望脫離巴黎政府。不過由於法國是高度集權國家,三地基本上不可能談判獨立。其中,拿破崙出生地科西嘉島的分離組織多年來以暴力手段爭取獨立,但未有成果,分離分子均希望蘇獨公投或為當地帶來契機。
1976年成立的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FLNC),多年來在當地發動逾萬宗暴力襲擊,到今年6月宣布無條件停火。獨派組織「自由科西嘉」領袖塔拉莫尼稱,一直與蘇格蘭及加泰羅尼亞獨立派接觸,認為兩地獨立運動能激勵科西嘉島民。另一名成員波焦利表示,蘇獨公投標誌著由沒國家身份的小國組成大國的時代結束。
科西嘉島位於地中海,距離意大利比法國更近,自1769年起由法國統治至今。當地憲法以意大利文寫成,但同時擁有科西嘉語。
波黑:塞族共和國爭獨立 血腥衝突恐重臨
今年3月克里米亞通過公投「脫烏入俄」,加上蘇格蘭獨立公投舉行在即,為波黑塞族共和國的獨立運動帶來動力。波黑塞族共和國總統多迪克揚言,將從蘇格蘭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局勢發展汲取經驗。外界擔心,塞族共和國爭取獨立,可能再次掀起巴爾幹半島血腥種族衝突。
根據1995年簽署的《代頓和平協定》,波黑主要分為塞族共和國及穆克聯盟兩個擁有高度自治權的政治實體,由一個處理外交、財政和國防的中央政府連繫在一起。有專家指出,很多塞族人不接受這安排,更傾向獨立,又稱塞族共和國當前擁有的權力,其實已相當於一個主權國家。
波黑將於下月12日舉行大選,多迪克已把爭取獨立列入競選政綱,並以此拉票。波黑中央政府強調,塞族共和國獨立違憲,稱波黑主權及領土完整受到《代頓和平協定》及國際法保障。
分析認為,塞族政客現時只是想利用獨立議題拉票,但不排除若獨立呼聲愈趨高漲,可能會演變成實質行動,屆時恐令波黑再陷入血腥衝突。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