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兩市接近平開 創業板低開0.01%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股票訊息 滬深兩市早盤接近平開,截至開盤,滬指平開,報2039.20點,深成指高開0.01%,報7365.61點,創業板低開0.01%,報1317.99點。行業板塊方面,食品加工、電子制造、醫療器械、計算機設備、貿易等板塊漲幅靠前,酒店餐飲、種植業與林業、視聽器材、計算機應用、造紙等板塊跌幅靠前。
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一度回落,但最終有驚無險,全天大盤基本上以平盤報收,中小板和創業板錄得上漲。節日期間公布了5月份中采制造業pmi指數,數據相比上月回升0.4至50.8%,這已經是中采制造業pmi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從分項指數來看,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上行,這表明需求改善,同時生產指數也上行,表明需求拉動生產回暖,二季度經濟企穩是大概率事件。當前經濟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房地產,中指院近日發布的百城房價連漲2年后環比首次出現下跌,但管理層在樓市調控尊重市場規律不刺激不打壓的當前舉措之下,也做好了應對方案,我們認為房地產崩盤的概念較小。另外房地產行業不景氣雖然對經濟造成了拖累,但是經濟的“微刺激”力度也將加大,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出了擴大定向降準范圍和加大再貸款力度的信號,我們對經濟不悲觀,我們認為二季度經濟將企穩。對應到a股市場而言,短線有望繼續反彈,但大的格局還將是震盪。
相關閱讀
部分企業ipo方案已調整完畢
證監會最新首發審核企業基本資訊情況表顯示,上周無企業通過發審會審核,截至目前,過會企業總數仍是42家。此前證監會曾要求過會的十余家企業保薦人就新股發行方案調整、路演推介等事項進行溝通,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十余家企業中的大多數已按照要求調整了發行方案,進行了補充封卷,並遞交了方案,有投行人士預計,一些企業6月初有望拿到批文。
按照新股發行審核工作流程,申報企業從準備申報材料到上市,共分為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后事項、核准發行等10個主要環節。上述十余家企業此前已經過了封卷環節,本次調整被市場人士解讀為履行會后事項,距離核准發行只有一步之遙。
據了解,5月底,滬深交易所分別組織券商和詢價機構參加首次公開募股(ipo)網下發行測試,與此同時,由證券業協會主導的網下投資者備案工作也於5月26日完成。
證監會曾表態從6月到今年年底,計劃發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6月是新股發行啟動的時間視窗。同時,ipo配套措施已經悉數到位,拿到批文只是時間問題,當前需要在路演推介材料下功夫,確保不存在違規情況。
陜西將深入推進“氣化陜西”工程 本地3股值得關注
近日,在西洽會舉辦期間,在向“媒體絲路行”采訪團介紹陜西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時,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專門提出要深入推進“氣化陜西”工程。
據了解,隨著陜西省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作為一種清潔、高效能源,天然氣的利用也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援。
本地企業中,重點關注陜天然氣(002267,股吧),此外,通源石油(300164,股吧)、陜西煤業值得注意。
制造業pmi升至高點 貨幣政策定向傾斜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較上月升0.4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也是今年以來最高水平。
專家指出,pmi連續上升顯示中國政府4月以來出臺的一系列經濟“微刺激”方案初見成效,經濟下滑趨勢出現了一定的緩解。政府通過小規模的定向刺激政策,不僅穩定了經濟增長,也為結構性改革贏得更多時間。
在5月份制造業pmi指數中,升幅達到1.1個百分點的新訂單指數上升被專家視為最具含金量的“上升”。此外,采購量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上升較為明顯,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pmi指數繼續回升表明經濟回穩態勢已經較為明顯,各類訂單指數全面回升,支援制造業企業開工率回穩、增長率回穩這一判斷。
此前出爐的匯豐pmi數據也為經濟向好提供依據。數據顯示,匯豐中國5月pmi初值數據升至49.7,創5個月最高位,且是連續第二個月上升。
舉牌並購案例頻現 產業資本護航公司業績
今年上半年,產業資本舉牌並購的案例明顯增多,如生命人壽入主金地集團(600383,股吧)、安邦保險(放心保)舉牌金融街(000402,股吧);多家傳統行業上市公司跨界並購影視、遊戲公司等。業內人士認為,從產業資本的角度來講,不管是舉牌還是跨界並購,客觀上都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形成利好。一方面可以從標的公司與自身業務的整合上推動公司轉型,實現跨界發展,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通過舉牌或並購可以進一步影響公司的管理,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業績水平。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粗略統計,2014年以來有8家上市公司被產業資本舉牌,包括新黃浦(600638,股吧)、華夏銀行(600015,股吧)、金地集團 、力合股份(000532,股吧)、西藏藥業(600211,股吧)、青松建化(600425,股吧)、中百集團(000759,股吧)、金融街 等,涉及行業包括商業貿易、房地產、金融、醫藥生物、建筑建材等行業。
以在資本市場表現最為“兇猛”的生命人壽為例,今年以來,生命人壽相繼舉牌金地集團、農產品(000061,股吧)、中煤能源等公司,加之以前的舉牌動作,動用資金規模達百億之巨。其中,從2014年年初至4月底,生命人壽相繼四次增持金地集團股份,累計動用資金40多億元人民幣。加上2013年增持的股份數,截至4月26日,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11.1億股,合計占金地集團總股本的24.8186%,成為其控股股東。
此外,生命人壽亦在今年動用資金10.59億元四次增持農產品 ,加之2013年所增持的股份數,目前生命人壽持有農產品的股權比例已經超過20%。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