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緊迫的宏觀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指出,增長放緩的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在未來數個季度內最切實的宏觀風險所在。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今年扭轉了困局,政府的限制舉措成功地控制了市場泡沫。而分析師表示,“未來數個季度內,房市調整或許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宏觀風險,主要體現在房地產投資放緩和土地銷售收入減少方面。”
CNBC報導援引摩根大通提供的數據稱,從價值方面來看,今年前四個月房屋銷售下跌9.9%,去年同期為上漲26.6%。中國十大城市的房屋庫存時長從年初的10個月增長至4月的17.7個月。此外,4月份出現價格下跌的城市數量增至45個,3月份為37個,為2012年6月份以來最多(參與調查的總共有100個城市)。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研究報告也顯示,2013年,滬深及大陸在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4.54%、33.27%,同比下降1.63和3.46個百分點。
但分析師們認為,如果房地產投資再下滑5%,中國已經走下坡路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會再減少0.6%。
不過其他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房市放慢是純粹周期性的。澳新銀行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雖然所有的指標似乎都指向中國房市的放慢,但是我們並不認為它們預示著中國房市即將崩潰。”
他說,“中國房市正在經歷一種周期性的放慢,這是正常的,在過去的經濟周期中曾重復出現。”他補充說,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將繼續助燃需求。
摩根大通指出,中國房市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和2012年上半年所面臨的相似——過度的供過於求。不過,這次的經濟影響可能會更劇烈。
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某些城市供過於求的局面更廣泛、更嚴重,同時經濟適用房建造處於較長期的下行軌跡,不太可能扭轉私人房市的疲軟。
摩根大通預計,今年中國房市活動將下滑2%,創有紀錄以來首個價格下滑年。
不同城市的房市前景也有不同。在一線城市,房價將會上漲5%;在供應較少的二線城市,房價應該會保持平穩,在供過於求較為嚴重的二線城市,房價可能會下跌10%;在三線城市,價格將會出現5%的下跌。
摩根大通並不太擔憂會出現和房市放緩相關的金融風險。該行認為,在避開或消除這些風險的問題上,宏觀渠道將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分析師們指出,“中國金融體系在房市的風險敞口並沒有市場普遍認為的那么大。”
分析師們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金融產品相對簡單。如果房價崩潰,最多可能只會拖累經濟增長,而非引發嚴重的金融體系危難。
另外,根據巴克萊銀行的研究報告,國內大型地產商的凈利潤率大概在14%左右,如果全國范圍內房價跌落10%-15%,將給一些大型地產商帶來沉重壓力。
“基於此,我們認為政府最多能容忍全國范圍內房價下滑10%左右,否則就會出臺更多支援性舉措。”報告稱。(BWCHINESE中文網)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