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稱要在山西投資造電動汽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不再專注於電子業,富士康跨界打算造汽車。日前,有消息稱,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第二屆晉商大會”上透露,將加大在山西省投資,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打造循環經濟,將能源轉化為科技品,發展電動車業。這也是繼今年6月之后,鴻海集團再次傳出進軍汽車業的消息。
郭台銘作為台灣企業家,祖籍是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郭氏為明洪武年間洪洞大槐樹遷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是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去年在全球富豪排行榜,郭台銘以51億美元,排名台灣第3。目前,富士康在國內多個城市設立工廠。
而在其祖籍山西,鴻海集團已發展了10多年,分別在太原和晉城投資了兩個廠區,累計投資金額200億元。今年富士康在山西的值將會超過600億,員工人數達10萬人。
然而,長期專注於電子業的郭台銘,正在尋求未來的新轉變。據台灣《聯合報》的報導,郭台銘認為山西作為國內主要的能源輸出省份,過於單一的結構不利於整體經濟的發展,要利用能源實現經濟的可循環發展。山西未來要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有效的轉化,從能源轉變為科技類品,甚至可以打造電動車業。
這是郭台銘再次傳出要佈局電動車,今年在鴻海集團的股東會上,郭台銘便透露出,選定台中作為電動車的生基地,把台灣當成實驗戰場,引進最好的科技與模式,全力進軍電動車業。
其實,早在2009年,郭台銘旗下正崴集團和美國知名電池製造商Boston-Power合作,涉足電動車核心部件的製造。在2011年,富士康斥資超過10億美元分別在遼寧瀋陽和營口設立新工廠,涉及精密數控機床、納米銅鎂合金汽車零部件項目等。值得一提的是,鴻海集團已經為美國特斯拉供應了5年的零部件。
為何要進軍電動車業?分析指出,一方面電動車作為汽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政策利好頻出,發展空間極大。更為重要的是,電動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如今並非僅有傳統汽車生商擁有生資質,實力雄厚的零部件企業也能涉足,萬向集團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鴻海集團在電動車零部件擁有一定的優勢,比如電池、電機等領域。郭小戈
- 技術分析變簡單了!化繁為簡實戰學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