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還能忍多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1 08:45
中國會不會付出持續的努力,以分化美國與其亞洲盟友的關係從而最終將美國勢力趕出該地區。
美國奧巴馬政府在中東部分最棘手的安全問題上取得外交進展,同時希望美國外交政策在亞洲地區扮演更大角色,而恰恰是這個地區,問題堆積得愈來愈多,美國難以招架。
雖然美國努力要加深與中國的聯繫,使東亞成為一個更穩定的地區,但當北京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后,日本跳腳。而美國對此作出反應,在26日的訓練活動期間讓“B-52”轟炸機飛越該識別區,而沒有事先知會中國。
美國《外交政策》撰文稱,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將是未來數十年內全球關注的一大熱點,其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是否會繼續容忍美國在東亞地區廣泛而強大的軍事存在,或者說,中國會不會付出持續的努力,以分化美國與其亞洲盟友的關係從而最終將美國勢力趕出該地區。
文章表示,很明顯,當前亞洲的局勢非同尋常。一個大國在另一個大國周邊“拉幫結派”並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同時又沒有相應的勢力與之形成制衡,從歷史經驗來看,這略顯不正常。
一個崛起中的中國可能很想將美國勢力驅逐出亞洲地區。因為沒有哪一個大國愿意眼睜睜地看著周邊國家和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保持親密的安全伙伴關係而無動於衷,特別是該對手還在其周邊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存在。
美國不會允許歐洲在西半球存在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因為美國領導人知道只有美國在西半球一強獨存,其安全利益才能最大化。同樣,北京看待亞洲問題也是如此。
文章稱,如果中國最終能夠將美國勢力趕出亞洲,那么中國就可以取代美國成為該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中國甚至可以和西半球國家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包括安全關係),這無疑會削弱美國的勢力。
但是,如果美國能夠維持亞洲現狀並束縛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那么中國將受困於地區事務,其在世界其它地區形成政治影響力的能力也會被削弱。這就是“北京還會容忍美國待在亞洲多久”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之所在。
文章認為,在過去的5到10年中,中國正通過一種漸進式的、低強度的手段改變亞洲現狀,並促使其它國家接受這種改變。比如,中國的關注對象通常只是一座暗礁或者一些小島,其采取的措施經常表現為對爭議海域宣示主權。
最近,中國又宣布在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這些措施都加強了中國對特定領土的主權宣示,也使中國逐漸建立起地區大國地位。
文章最後指出,事實上,歷史上所有大國均通過這種手段獲得其現在享有的大國地位。美國正是通過其“大棒加胡蘿卜”政策、以短期利益換取長期利益,並逐漸消耗對手的規則從而最終建立起現在的強國地位。
畢竟,戰爭不是最佳選擇。歷史上德國、日本都試圖通過戰爭謀求霸權,但它們的企圖都最終被全世界人民所粉碎。
另據香港《信報》報導,不少分析認為,主導世局已久的美國霸權正隨著中國快速崛起而褪色,現存的地緣政治秩序將逐漸打破。
但從軍、政、經綜合國力來看,美國在2030年以前仍能保持其霸主地位,在世界不同角落,包括東北亞地區,扮演舉足輕重或平衡者的角色,維持基本秩序及穩定。
因此,中國固然該向美國表明不急於改變當前東北亞地緣政治秩序,美國也該以行動說明它的角色是防止秩序失控,而不是要協助某些國家抗衡中國,也不是要實行什么圍堵中國戰略。(BWCHINESE中文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