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西方對俄制裁促使俄中兩國走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0 12:39
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5月20日電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盧賈寧向俄新社表示,西方進一步加強制裁將促使俄羅斯和中國走近。 歐盟多次因烏克蘭局勢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目前,歐洲人處于所謂第二輪制裁階段,對他們認為在烏克蘭時局不穩中負有責任的個人和企業採取單獨限制性措施。西方還在考慮在能源領域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的可能性,目前還沒有做出對俄轉而實施經濟制裁的決定。 俄羅斯和中國走近 盧賈寧認為,“當然,在制裁加強的條件下,俄羅斯向中國的轉向將進一步發生,這是完全顯而易見的事情。無疑,西方對俄制裁和烏克蘭危機將進一步促使俄羅斯和中國在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下走近”。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羅斯-中國”中心副主任謝爾蓋·烏亞納耶夫說,俄中兩國關系在長時間內穩定發展,“並可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他指出:“在我看來,在俄羅斯東西方對外政治方向均具有自身價值和自足的情況下,國家政治將更富效率。也就是說,俄羅斯政治將立足于東西方兩個方向。我認為,犧牲一個方向發展另一個方向不合理。” 中國投資克里米亞 盧賈寧說,“在投資方面開展協作"在俄中合作中將得到加強。他指出:“我甚至不排除克里米亞合資項目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鋪設跨刻赤海峽大橋和建設‘塔曼’深水港等。” 俄羅斯當局目前正在考慮發展橫跨刻赤海峽的交通通道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建設設計通行能力在6600萬噸的 塔曼 大型幹運港口的可能性。俄羅斯與烏克蘭多年來一直在討論橫跨刻赤海峽的交通通道項目。通道建設協議于2013年12月在簽署多份雙邊合作文件框架下簽署。通道可將烏克蘭赫爾松到新羅西斯克的路程縮短450公里。 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同盟 盧佳寧還表達了俄中可能成立軍事政治同盟的意見。他認為,兩國關系中現行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規格將得到升級。他說:“這將不是正式的法律上的軍事政治同盟,但從各種方面來看,這將是非常緊密的戰略協作方案。” 從另一方面來說,俄外交部外交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盧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結成軍事同盟是不可能的,因為俄羅斯和中國都不需要軍事同盟”。 他認為:“我們兩國關系的正式提法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但不是軍事同盟。軍事同盟意味著軍事防御義務,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兩方都沒有這方面的意願。” 烏亞納耶夫還指出,目前“還談不上中國和俄羅斯任何軍事同盟的可能性”。上述文章內容由俄新網提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