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財經】亞洲各交易所密切關註滬港通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的交易所正在緊張地關註著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場的壹項新互聯互通機制,同時在考慮如何讓自身保持競爭力,因為它們擔心這壹新機制將吸走大量全球基金經理管理的資金。
在亞洲股市成交量低迷之際,亞洲交易所的管理人士擔心,若滬港通取得成功,而其他亞洲交易所自身又不采取跟進措施的話,投資到這些交易所的資金將會減少。該試點項目將在10月份啟動,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數據顯示,該項目將締造5.5萬億美元的總市值。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4月份宣布了滬港通試點項目。這項新機制將允許中國大陸的投資者買賣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同時海外投資者也可以經由香港更加容易地投資於在上海上市的股票。目前,海外投資者中只有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投資額度的機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中國國內股市。
壹直和香港爭奪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加坡試圖搭上滬港通的順風車,新加坡已開設了壹間辦公室,能直接連接到香港交易所為高頻衍生品交易而設的新數據中心。
新加坡交易所銷售及客戶部主管周士達稱,該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直接連接可以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如果“滬港通”試點取得成功,那?新加坡交易所也將從中受益。
周士達表示,“滬港通”試點的關鍵之處在於實施細節,同時還有許多規則和限制,目前還不能肯定實施起來會怎樣,但新加坡交易所非常希望該試點能夠取得成功,如果試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的跨境資金流動,那?新加坡交易所將從中受益。
隨著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加劇,各地交易所合並的交易正在增多。在這壹背景下,日本政府呼籲建立壹個綜合性交易所,從事從股票、利率產品到大宗商品等壹系列產品的交易。
日本交易所集團正在考慮為這樣壹個綜合性交易所提供技術,日本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東京商品交易所的交易系統使用的就是這種技術。日本交易所集團還在考慮替換現有的交易系統。如果這樣的綜合性交易所得以建立,日本投資者的投資活動將簡化,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東京商品交易所將朝壹體化邁進壹步。
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對“滬港通”試點的實施持警惕態度,擔心該交易所吸引的資本流將會因此下降。如果“滬港通”成功實施,中國大陸A股將被納入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該指數追蹤大約4.1萬億美元的股票走勢。
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負責股市監管的團隊主管Kim Ki-kyung說,若果真如此,韓國股票在該指數中的權重就要被削弱,從15.9%下降到14.2%。他說,這1.7個百分點的下滑雖然不甚嚴重,但對於韓國而言是壹種倒退。
今年7月,韓國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都與中國銀行簽訂了協議,尋求共同在離岸人民幣計價金融工具領域開拓市場,並促進人民幣計劃產品的清算和結算。
但即便在香港,也有人擔心大陸的發展會令香港相形見絀。香港官員壹直在尋求淡化有關“滬港通”的擔憂。有些香港人害怕該計劃將使香港被邊緣化,並令正在發展自貿區的上海成為主要受益者。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上周在壹篇博客中寫道,相信“滬港通”將把香港的資本市場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提高到新的高度。他駁斥了所謂的上海和香港正在打爭奪戰、只有勝者可以存活的觀點。
陳德霖還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滬港通”從現實角度證明了香港和上海之間可以緊密合作,這種合作進而將為中國的改革和自由化做出巨大貢獻。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
X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