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中國房價下半年或還要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14 08:23


知名評論人徽湖撰文:很多人說2014年房價崩盤,但筆者的預測是下半年,房價還要飛。

2014年的樓市,有兩種人正在付出代價:一種是激進的房企,在市場好的時候,不顧成本瘋狂拿地,不顧自身企業實力,全國各地盲目擴張。


如果市場保持高速發展,這種企業也需可以一夜之間發展壯大,成為一頭牛。但市場稍有波動,企業就會出現資金問題,項目開發停滯,按期交不了房,轟然倒下也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還有一種人是部門城市的“地方政府”,他們和房企一樣,喜歡“大躍進”,新城建設一圈就是幾十平方公里。幾十萬人口的城市,可以一兩年內出讓巨量土地,蓋成幾百萬、上千萬面積的樓房。

這種城市沒有主導產業,最多有一兩個大型企業,產業聚集度不高,人口吸納能力不強。一年新增人口不到10萬。快速擴張,追求速度導致新城成鬼城。

中國房價下半年或還要飛

但理性分析,全國有數萬家房企,出現資金問題畢竟是少數,占百分比僅為個位數,絕大部分依然穩步前進。同樣全國數千個城市里,出現鬼城、房地產大量直銷的也屈指可數。所以樓市並未像很多媒體所說,出現大面積的降價,甚至崩盤。

在最新統計數據中,全國70余個大中城市,房價下跌的城市僅為6個,其他城市房價反而出現微漲,並未輿論所稱的“危機四伏”。

這段時間,關於房地產“救市”的訊息層出不窮。從最早的南寧救市、到天津濱海新區,然后是寧波限購松動,再到安徽銅陵。面對地方政府樓市政策的調整,很多人大呼地方政府“救市”不應該。

但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這種行政調控對於樓市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任何調整政策的結果,都是對市場經濟的一種傷害。調控降房價,成為一種美麗的意淫,最終調控的成果都和百姓的愿望南轅北撤。如今放松限購、或者調整房貸政策也好,絕不是救市,而是對於過往政策的一種糾偏,把樓市的發展方向重新調整到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去行政化走市場化道路上。

當然地方紛紛對既往政策糾偏,也是不希望房價下降。因為道理很簡單:地方政府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於土地,當房價下跌時,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自然會惡化。這可能會導致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出現問題。一旦房地產預期逆轉,一旦房價整體下降,無論是銀行,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可能要為房價的下降而陪葬。

樓市沒有問題,即使真出現問題,其實地方政府也無能為力。真到那個時候,即使取消限購,也未必就能讓樓市一夜之間復甦。限購是高房價的貞潔牌坊,限購政策越緊的城市政府房產的價值越高。如果真的沒有限購了,房子就不是稀缺品了,就失去了投資價值,房子反而無人顧問了。真正能夠帶動樓市發展,加速房價上漲的是貨幣,開閘放水才能起死回生。我們不妨看看4月份央行的有關數據:

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747億,M2同比增長13.2%,廣義貨幣(M2)余額116.8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狹義貨幣(M1)余額32.45萬億元,同比增長5.5%。

在樓市還未出現問題時,央行其實已經出手了。筆者在去年底曾預測大約到2019年M2達到200萬億,按照目前的速度看來不用了,2018年M2很可能有望沖擊200萬億!

所以很多人說2014年房價崩盤,筆者的預測是下半年,房價還要飛。(BWCHINESE中文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