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偉:低收入者不適合買房 政府應降低樓市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12 16:04
和訊網訊息 首屆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於5月10日至12日舉行,主題為“改革:發展新征程”,和訊網對此全程報導。瑞士信貸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張佳偉在論壇上表示,低收入者不適合買房子,房子應該作為消費產品,而不是投資產品。你要看得遠一點,這個房子從父親傳到兒子傳到孫子,大家退休都要住到老年公寓去,要賣掉,大家賣房子房價要跌。政府應該要幫助老百姓,要轉化房價的風險,能不能不買100%的房子,只買80%的房子,也容易租房子,這樣風險稍微小一點。
以下為文字實錄:
張佳偉:謝謝曹院長和劉教授的邀請,很榮幸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在華爾街做了15年,最近15年也是美國房地產金融和資產證券化整個周期的發展,05、06年到頂峰,08年是受到很多創傷。我們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多,很多產品都是我們公司發明的。在這方面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在這方面,有哪些教訓可以供我們吸取。
美國的房地產金融有兩點。第一點,自有房屋的占有率,在美國大家都覺得好,但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政府決策也應該考慮到。美國政府不光是左的政府,包括小布什,他是比較右的政府,他比較宣傳所有權問題。你有房子,就比較關注社區發展,政治介入,防止犯罪,減低污染,增加公民在制度方面的投入。這確實是真的。但是有個壞處呢,我這里有一張圖,上面有兩條線,一條線是說美國有多少家庭是自己有房子的,從90年代的初的64%到68%,現在又跌回到64%,還有一條線,比這個紅線要低一點,為什么要低呢,把那些壞帳給去掉。這些房子名義上歸你,但是因為壞帳了,所以這些房子不歸你,是歸銀行。這4%從哪里來的呢,美國政府鼓勵買房子,特別是低收入的人,克林頓總統要把這個信用民主化,窮人也要能貸款。經過10年的努力窮人貸款買房子了,但是買在最壞的時候,買了房子房價就跌了。窮人的收入比較低,收入不穩定,沒有資產,杠桿效用不能夠體現出來。所以窮人不要買房子,而是租房子。還有一點是在底特律,工業不發達,你可以搬到亞特蘭大去,那里有奔馳的車廠,到那里找工作去。不能被房子給栓住了,還影響勞動的流動性。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買房子的,這是美國的經驗。
對中產階級,買房子也不是特別好的選項,美國政府鼓勵買房,這是很實在的政策,我這里列了美國政府的財政預算,從管理食品安全的部門到房屋政府的補貼,政府補貼一年將近有三千億美元,國防稅也就是550億美元的樣子,美國人在房屋的投入很高,美國的房屋大小要比亞洲的房屋大兩到三倍,在住房里面花錢太多了,這個是不是很好投資呢,最近有一本書,挺有意思的,美國從1890年到最近的房價,有數據顯示,房價從1890年,如果說你通過通貨膨脹的比例來看,基本上沒有漲。為什么人口漲了將近10倍,從19世紀末,人口是3000萬,現在是3.5億,房價卻沒有什么變化,平均來說房地產在美國不是很好的投資。有的時間漲的很快,有的時間跌的很快。就算你買了房子,平均來說,投資方面也不受益,是什么受到影響呢。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到現在,一直沒有解決掉。其中的一點對教育的投資比較少。美國30%花在住房上面。相對來說,亞洲方面,在教育上花的錢比較多。
所以我就說兩點,第一點是低收入者不適合買房子,還有一點,就是房子應該作為消費產品,而不是投資產品。你要看得遠一點,這個房子從父親傳到兒子傳到孫子,大家退休都要住到老年公寓去,要賣掉,大家賣房子房價要跌。政府應該要幫助老百姓,要轉化房價的風險,能不能不買100%的房子,只買80%的房子,也容易租房子,這樣風險稍微小一點,學術界和政府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只有政府能做。這是我想說的地產金融方面的兩點。
另外一個,證券化。這個東西技術性很高。
證券化的好處大家都知道,最近美國討論一個問題就是說,到底資金的利率應該是多少,到底應該把多少資產賣掉,如果全部賣掉,你就不會在乎資產壞帳不壞帳,這個錢能不能收上來,你到底應該把多少資產作為保證你承擔壞賬的責任。有很多細節的東西,qm、qrm,在美國討論也比較多。
我想講兩點,美國的證券化做得很大,在固定收益的資產里,美國的證券化占了30%,歐洲的話占10%,亞洲的話10%不到。在證券化的資產里面,房地產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主要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兩房”做的證券化,還有一部分是銀行里面的證券化,高盛、瑞士信貸、瑞銀,這些華爾街銀行的證券化市場。
總結下來我覺得,中國要發展證券化,還是用“兩房”這樣比較集中的方式。集中的市場有政府支援,老百姓買房子,要貸款,如果停了,是要影響國際民生的事情。“兩房”的證券化市場,比銀行的證券化市場穩定很多。還有讓美聯儲宏觀調控的功能。集中的市場可以有辦法讓你提共更多的宏觀調控的機會。監管要預料到最壞的事情,降低風險,還可以救市。
- 如何低成本實現子女留學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