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仔替換上下犬齒 準備強化撕咬能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08 12:14
第二次過中秋節的大貓熊「圓仔」,體重已經41.2公斤,被分類學家視為食肉目動物重要形態特徵之一的上、下顎犬齒,也正從乳齒轉換為恆齒中,顯示「圓仔」快要能夠挑戰比竹筍、紅蘿蔔或蘋果更堅硬的食物「竹桿」。
(潘千詩報導)
保育員八月底幫「圓仔」測量形質時,發現牠二顆下犬齒的乳齒都已經掉了。「圓仔」下犬齒的位置,最近開始冒出牙尖,而上犬齒也掉了一顆,這表示「圓仔」的撕咬能力,將隨著上、下顎犬齒的恆齒成長逐步增強。由於硬梆梆的竹桿,需要更細膩技巧與更強撕咬力量才能處理,所以「圓仔」暫時還沒辦法像「圓圓」那麼游刃有餘,頂多只能將竹桿的兩端咬得纖維散開,其實整根竹桿根本就還是完好如初。
「圓仔」還沒抓到集中竹葉的要領,總是在成堆的竹葉中,用前掌隨意翻撥竹枝,抓起其中一枝就囫圇塞進嘴巴,經常一張開嘴竹枝就彈開。這樣邊吃、邊玩、邊學習,剝筍殼的技術就有進步,只是速度太慢,常常撥到一半就進了媽媽的五臟廟。「圓仔」只能重新再撥一支,但或許這就是「圓圓」訓練「圓仔」的妙方。
大貓熊的偽拇指像人類一樣,能穩穩地抓握竹枝,強而有力的上、下顎及扁平的臼齒,能撕裂、咬斷和磨碎竹子堅韌的纖維。但大貓熊不像草食動物有「纖維消化細菌」幫助消化和吸收植物中的纖維和養分,因此每天要吃15到20公斤的竹子大餐,才能攝取到足夠營養。「圓仔」目前還需要補充母乳,但從牙齒的變化和吃東西的方式,牠正努力地長大。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