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火星或存冬眠微生物:發現后有望蘇醒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08 11:29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和荷蘭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火星阿倫混沌隕坑內曾出現一個湖泊,湖水隨火星溫度下降凍結,表面被一層岩石覆蓋。這意味這個液態湖中的任何微生物可能隨湖水的凍結冬眠。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發現這些微生物,科學家能夠讓它們從冬眠中蘇醒。
科學家指出火星阿倫混沌隕坑內曾出現一個湖泊,湖水隨火星溫度下降凍結,表面被一層岩石覆蓋。在數千年的歲月變遷中,地熱導致沉積層發生斷裂,冰層融化,水流到地表。這意味這個液態湖中的任何微生物可能隨湖水的凍結冬眠。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發現這些微生物,科學家能夠讓它們從冬眠中蘇醒。
根據科學家發現的證據,火星曾在數百萬年前發生一場大洪水,當時一個巨大的冰封湖決口。火星的極地冰冠主要由水冰構成,中緯度地下深處也存在凍結水。研究發現火星也曾是一個水世界,在火星深溝和撞擊坑內發現的一些大型水道痕跡的歷史可追溯到這顆紅色星球剛剛開始朝當前的冰冷沙漠演化的時期。
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維克托-貝克和烏得勒支大學的曼紐爾-羅達最近撰寫了一篇詳細的研究論文,闡述對一個名為“阿倫混沌”的火星隕坑進行的研究。阿倫混沌隕坑直徑6.2英裏(約合10公里),深1.2英裏(約合2公里),流水穿過這個隕坑需要一個月,所需水量接近320萬立方英尺(約合9萬立方米)。
《新科學家》雜誌的麗莎-格羅斯曼報導稱,研究人員認為在火星氣候仍比較溫和的時期,這個隕坑內存在一個湖泊,湖水隨火星溫度下降凍結,表面被一層岩石覆蓋。在同一時期,地熱加熱下方的冰層,形成一個液態層。在數千年的歲月變遷中,地熱導致沉積層發生斷裂,水流到地表。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這個液態湖中的任何微生物可能隨湖水的凍結冬眠。
貝克在接受《新科學家》雜誌採訪時表示:“這些水道可能就是冬眠微生物的棲身地。它們可能一度蘇醒,而后再次進入冬眠狀態。這些微生物正等我們鑽洞和提取冰樣本,讓它們重新蘇醒過來。”
在地球上,至少有兩種微生物生活在冰川下方,所處環境的溫度與火星類似。根據201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金黃桿菌屬和馬闊裏類芽孢桿菌屬能夠在設計上盡可能接近北極和南極冰川底部溫度和營養量的冰層中呼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微生物能夠在零下33攝氏度到零下4.4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生存。(孝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