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彭博社:從阿里巴巴招股書看亞馬遜營收弱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彭博社今天發表評論文章《阿里巴巴招股書凸顯的亞馬遜營收弱點》(Amazon’s Profit Weakness Highlighted by Alibaba Filing),文章稱,阿里巴巴提交的招股書凸顯了中美兩家電子商務巨頭之間的巨大差異,亞馬遜的利潤率一直遠低於阿里巴巴。

以下為評論全文:


阿里巴巴,常被稱為中國的亞馬遜。然而這個亞洲國家剛剛提交的招股書,卻凸顯了兩個電子商務巨頭之間的巨大差異。

阿里巴巴向美國SEC提交的招股書中顯示,2013年的4-12月,阿里巴巴的收入為65億美元,利潤為28億美元。而亞馬遜在其20年的歷史中,從未達到過這麼高的凈收益,2013年亞馬遜從商品交易額744.5億美金中收益2.74億美金。換句話:亞馬遜從1美元收入中只盈利1美分,而阿里巴巴從1美元收入中盈利43美分。

萊斯大學戰略管理學教授張燕(音譯)“大家在對比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資負債表時,一定會很驚訝。但是如果他們了解兩家公司不同的業務模式,他們就明白了。”張燕一直在關注阿里巴巴。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的經營戰略是把錢重新投入業務及不斷加壓於已經很微薄的利潤;阿里巴巴賺錢的能力則展示了,亞馬遜的這種方式並不是成為世界最大電子商務公司的唯一方式。今年,在Bezos增加了對物流中心和遞送運營的費用時,亞馬遜的股價下跌了25%,這可能會引起投資者近期對亞馬遜的不滿。

投資者的選擇

“如果阿里巴巴的股票在美國掛牌,就給了全球投資者一個除了亞馬遜之外的選擇”BMO資本的分析師Edward Williams。“隨兩家公司在不斷努力觸及對方的大本營,投資者所要面對的投資選擇就更加艱巨了。亞馬遜正努力提高在中國的銷量,而阿里巴巴則踏步進入美國”。

Williams,“當他們都進入了對方專長的市場,威脅加劇,競爭變得更激烈。”

來自亞馬遜西雅圖分部的發言人和阿里巴巴的發言人,都沒有就此接受我們的採訪。

[NT:PAGE=$]

混合模式

阿里巴巴三個主要平台—淘寶,天貓和聚劃算作為聯繫買家與賣家的中間媒介/中間橋樑。在這種ebay和谷歌的混搭模式中,阿里巴巴從某些銷售額中抽取一定費用或針對那些想要讓顧客搜索品時排位靠前的商家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用。

在招股書中,阿里巴巴提到他的業務模式呈結構化,為了不直接售賣品給消費者而對平台上的商家造成競爭

阿里巴巴提到:“這種業務模式讓我們盈利並且讓我們能夠有強勁的現金流,為我們更進一步完善平台提供了靈活性,拓寬了我們的生態體系,讓我們能夠更有力的對人員,技術,創新品以及戰略性重要資進行投資。”

然而,亞馬遜構建了大量的配送中心和配送選項基礎設施。這家公司第一季度的費用支出上漲了23%,其中分發配送成本攀升了29%,技術和內容成本上漲了44%。

更激烈的競爭

ChannelAdvisor公司(其電子軟件被2000多家互聯網商戶使用)的聯合創始人和CEO Scot Wingo表示:阿里巴巴可能會利用IPO所得收入將其業務模式推進到美國市場,這會對亞馬遜商業生長期威脅。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兼CEO馬雲已經通過購買或投資美國的小型企業為更好的在美國市場發力進行鋪路了。2010年,阿里巴巴同意購買互聯網平台公司Vendio 服務公司和Auctiva公司。最近,該公司也投資了配送服務公司shoprunner,移動應用搜索引擎Quixey以及通訊應用TangoMe公司。阿里巴巴同時也成立了一個美國網站叫11Main。

國際化理想

在提交的招股書中,阿里巴巴對其在美國的雄心壯志輕描淡寫,相反重強調其在中國的增長潛力,中國的互聯網使用及網上購物仍然落后於比如美國,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國家。

公司在招股書中道:“我們的業務從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中受益”。

阿里巴巴會將IPO所得收入用於增加在中國的投資,這使得亞馬遜更難打入中國市場了。為福布斯特研究公司研究中國零售市場的Kelland Willis表示:“為了提高配送速度,阿里巴巴已經開始在中國投入分發配送中心。”

但是,Wingo表示,在美國上市傳遞阿里巴巴想要走出國門尋求增長的信號。

Wingo在採訪中表示:“他們怎樣花掉融資獲得的200億美金將成為一個大問題,這高度暗示他們將更加走向全球化,並且可能會給亞馬遜和ebay帶來嚴重威脅。”

萊斯大學的張表示:“阿里巴巴在美國的任何進展不會即刻發生,他所面臨的挑戰就像亞馬遜滲透進中國市場的挑戰一樣,阿里巴巴進入美國市場也會面臨挑戰。”(無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