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航太





    2025-05-22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 20 日在白宮宣布建造「金穹」(Golden Dome) 導彈防禦系統的計畫。這項系統的目標是應對針對美國的「新一代」空中威脅,包括彈道飛彈、巡航飛彈、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可從太空投送彈頭的「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白宮認為空中攻擊仍是美國面臨的「最具毀滅性威脅」。






  • 台股新聞

    台鋼集團旗下合金鋼廠精剛 (1584-TW) 今日召開股東會,公司表示,隨著歐洲地區軍備需求升溫,以及美系客戶產品認證逐步完成,帶動公司在國防與航太領域的營收動能持續增溫。精剛表示,過去以聚焦歐洲市場為主,目前正積極拓展美國及其他區域市場,強化全球佈局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並將持續關注供應鏈調整、轉單效益以及關稅變化對營運的影響。






  • 2025-05-19
  • 台股新聞

    長榮航太 (2645-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會表示,美國祭出的關稅措施目前並未對出貨和營收造成影響,不過,新台幣升值會有負面干擾,新台幣兌美元升值 1%,約影響稅前盈餘減少 4100 萬元。長榮航太說明,維修和製造業務來自美國客戶分別占 22%、95%,經評估業務合約和交易特性後,確認現階段出貨和營收不受影響,波音待消化的訂單需求仍持續增加中,短期內對製造廠的出貨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 2025-05-17
  • 台股新聞

    航太扣件廠豐達科 (3004-TW) 法說釋出展望正向,加上波音 (BA-US) 取得卡達航空簽署 960 億美元的採購合約,豐達科可望同步受惠,周五股價跳空奔漲停 121 元,創逾 13 個月新高、挑戰歷史新高,周漲幅 19%。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中東期間,卡達航空宣布與波音簽訂總價值高達 960 億美元的巨額寬體客機採購合約,成為波音歷來最大廣體機交易,交易內容包括 130 架波音 787 與 30 架尚在開發中的 777X,另加 50 架選購權。






  • 2025-05-15
  • 台股新聞

    美國川普政府對全球貿易對立的姿態放緩,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穩度提高,但台北股市今 (15) 日在解套賣壓湧現的壓力之下,包括集中市場、OTC 都以下跌作收,集中市場收盤報 21730.25 點,下跌 52.62 點或 0.24%,成交值 3408.35 億元。






  • 2025-05-12
  • 台股新聞

    長榮航太 (2645-TW) 於今 (12)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以自地委建方式由公司關係人長友營造承攬興建製造廠二期廠房,工程金額近 4.84 億元,預計 2026 年第三季完成,最快投產時間為 2027 年第一季。長榮航太新建廠房廠址位於桃園市觀音工業區段三小段 188 地號土地 (現長榮航太觀音製造廠工廠北側位置),基地面積為 4060 平方公尺,規劃興建地上三層 (長 78 公尺,寬 50 公尺,高 16 公尺) 鋼骨構造建物,總樓地板面積 11710 平方公尺。






  • 2025-05-09
  • 台股新聞

    生產 TPU 機能性產品的八貫 (1342-TW) 今 (9) 日公告 4 月營收為 2.41 億元、月減 14.14%、年增 34.83%;累計前 4 月營收營收達 10.2 億元,年增率 27.65%,創八貫歷史同期新高。八貫表示,客戶在美國對等關稅的 90 天緩衝期宣布前,戶外類產品有因短期觀望而暫停出貨,惟隨後啟動全力拉貨,但因出口商也都在搶著出貨,使部分貨物延至 5 月上旬才有艙位,但戶外與醫療產品在 4 月的業績仍較 3 月成長。






  • 台股新聞

    長榮航太 (2645-TW) 今 (9) 日宣布,與歐洲空中巴士完成合作合約簽署,成為其在機體組件的一階供應商,長榮航太表示,此展現長榮航太在世界的主要飛機製造商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地位,並為台灣航太工業發展,創下新里程碑。長榮航太總經理謝新文表示,這項合作不僅是對實力的肯定,也期許能帶動台灣航太工業的合作與發展,將加強投資,推動台灣在全球航太市場上的影響力。






  • 2025-05-07
  • 台股新聞

    jpp-KY(5284-TW)(經寶精密) 公布 4 月合併營收達 2.55 億元,雖較 3 月歷史新高略減 8.52%,但仍維持在歷史相對高檔,接近今年 1 月的高水準,年增幅也達 54.26%,並未受關稅戰影響,展望後市,jpp 表示,匯率波動影響有限,訂單穩健推進中,全年展望持續樂觀。






  • 2025-04-23
  • 台股新聞

    大亞 (1609-TW) 今 (23) 日參與 AMPA 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暨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旗下漆包線事業群、電力通信事業群、大恒電線電纜及協同能源聯合參展,展示集團整合能源鏈的實力,聚焦新能源與無人機應用。 大亞集團於 AMPA 展示從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的全方位能源鏈技術與產品,聚焦新能源載具與無人機市場。






  • 2025-04-15
  • 台股新聞

    航太扣件廠豐達科 (3004-TW) 今 (15) 日宣布,馬來西亞新廠正式啟用,將專注於航太與汽車相關產品之製造,未來也將陸續展開擴廠與設備增購計畫,總投資額預估將超過 4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 億元)。為強化航太及汽車產業的全球生產布局,豐達科於 2023 年 10 月正式決議投資設廠於馬來西亞,新廠座落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市,目前工廠土地面積約 20,000 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 3500 平方公尺。






  • 2025-04-14
  • 台股新聞

    jpp-KY (5284-TW)(經寶精密) 受惠於機櫃類產品的訂單能見度高,3 月營收、第一季營收均寫下新高紀錄;經寶透露,開始供應特定客戶 BBU 和儲能櫃機構件,隨著各國推動新能源政策,且 AI 基礎建設對能源的需求上升,蓄勢待發成下一波營運新動能。






  • 2025-04-11
  • ETF

    川普暫停關稅,美股戲劇性反彈,帶動海外股票型 ETF 全面反攻,包括元大航太防衛科技 (00965-TW)、復華日本龍頭 (00949-TW)、元大歐洲 50(00660-TW) 10 日皆有 8~10% 的漲幅,其中,00965 受惠川普核准 1 兆美元軍備預算、鼓勵採購美國軍備對沖關稅等利多,漲幅最為亮眼,今年以來績效雙位數,榮登最會漲 ETF 寶座。






  • 2025-04-10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1608.27 點,收在 19000.03 點,成交量 1974.94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56.7 億元,投信買超 25.71 億元,自營商賣超 38.2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69.18 億元,其中,投信由賣轉買,而自營商連續九日賣超,外資則連續三日賣超。






  • 2025-04-09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低,終場下跌 1068.19 點,收在 17391.76 點,成交量 5666.08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357.76 億元,投信買超 1.24 億元,自營商賣超 103.1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459.71 億元,其中,投信由賣轉買,而自營商連續八日賣超,外資則連續兩日賣超。






  • 2025-04-08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低,終場下跌 772.40 點,收在 18459.95 點,成交量 5489.52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341.83 億元,投信買超 1.13 億元,自營商賣超 126.72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467.42 億元,其中,投信由賣轉買,而自營商連續七日賣超,外資則由買轉賣。






  • 2025-04-07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低,終場下跌 2065.87 點,收在 19232.35 點,成交量 1472.95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68.21 億元,投信賣超 2.36 億元,自營商賣超 9.04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56.81 億元,其中,投信終止連續九日買超,由買轉賣,而自營商連續六日賣超,外資則終止連續六日賣超,由賣轉買。






  • 2025-04-05
  • 台股新聞

    TPU 廠八貫 (1342-TW)3 月受惠於四大產品線較去年同期出貨成長,除了醫療及軍工業績翻倍,再加上戶外、航太救生也有年月雙增的好表現,累計 1-3 月營收 7.79 億元,年增 25.57%創單季新高。法人看好八貫,隨著經濟回暖及新產能釋出,未來業績可望持續增長。






  • 2025-04-02
  • 台股新聞

    漢翔 (2634-TW) 高雄岡山廠區今 (2) 日正式啟用鍛造廠,代表生產能量已達到「熱鍛」領域,邁入更高階且高附加價值的「恆溫鍛造」。漢翔說明,在航空發動機的分工體系中,鍛造材料最難獲得,相關技術目前仍由少數國際大廠掌握。漢翔透過與豐達公司、高雄科技大學和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進行產學合作,投入關鍵技術,從通用、進階到高階,開發不同的鍛件製程,經過資源整合、設備籌組,成功完成技術研發。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後震盪,終場上漲 18.05 點,收在 21298.22 點,成交量 2328.49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10.49 億元,投信買超 20.27 億元,自營商賣超 39.6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9.86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九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362.38 億,自營商連續五日賣超,而外資則連續六日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