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鼎
專家觀點
新台幣短短一個月內,從 33.2 強勢升值至 31.06 元,特別是上週五(5/2),升值幅度進一步擴大,令眾多台灣投資人與出口商措手不及,紛紛拋售美元、換回新台幣,加劇匯價波動。當日新台幣一度從 32.1 元升至 30.77 元,單日升值超過 1 元,創下近 20 年罕見紀錄。
專家觀點
近期網路盛傳「6 月有 6.5 兆美元美債到期,恐引發違約與美元、債市、股市三殺」,引發市場恐慌。但實際查證後發現並不正確。根據美國財政部與 SIFMA 資料,2025 年全年約有 9.2 兆美元美債需再融資,其中約 70% 集中在上半年,約為 6.4 兆美元。
專家觀點
市場經歷數週川普關稅干擾後,利空逐漸鈍化,上週五(4/25)在 Alphabet 公布亮眼財報帶動下,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漲。科技股領漲,輝達漲 4.8%,特斯拉大漲 9.8%,道瓊收復 40000 點,技術面出現止跌回穩訊號。本週將公布美國 4 月 PCE、非農就業及失業率數據,若符合預期,預料美股將續強,台股同步受惠。
專家觀點
當前台積電法說表現優異,但股價未能上漲,主因是川普高關稅政策帶來市場不確定性,壓抑投資信心。川普雖試圖重建美國製造,但產線轉移需時,高關稅反而讓美國缺料、缺產品,推高物價、拖累經濟,民調也持續下滑。預期美中最快 3 至 4 週內可望達成初步協議,首波關稅可能下修至 20~30%。
專家觀點
川普混亂的關稅政策,持續引發全球股市動盪,市場普遍寄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能釋出救市或降息的訊號。然而,昨日(4/17)鮑爾僅表示「關稅讓 FED 在就業與物價雙重目標間陷入兩難」,導致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黑。但我認為,「兩難」的表態,代表聯準會正在評估應對措施。
專家觀點
2025 年 4 月 11 日,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公告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涵蓋電腦、螢幕、伺服器、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積體電路、手機等 20 項高科技產品,自 4 月 5 日起回溯免徵關稅,雖川普喊出「美國優先」,但在科技業壓力及歐美反彈聲浪下,政策大幅轉向,對中國高達 145% 的關稅實則「選擇性執行」,顯示政策反轉已現端倪,美股四大指數周五已經全面回穩,道瓊指數重回 40000 點整數關卡,多頭格局再次確認。
專家觀點
清明連假期間,川普拋出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的政策,最低 10% 起跳,中國被課徵 34%,台灣亦被列入 32% 的清單,引爆全球市場恐慌。道瓊、標普、亞股同步大跌,台股開盤恐面臨 1,800 點以上的劇烈修正,所有類股恐難倖免。
專家觀點
川普突然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汽車課徵 25% 關稅,震驚全球市場,投資人擔心他即將在 4 月 2 日正式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將再度引爆市場震盪。另一方面,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指標——2 月 PCE 年增率達 2.8%,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7%,使得聯準會的降息時程恐將延後,種種利空因素導致美股四大指數全面重挫。
專家觀點
川普無預警宣布對全球汽車課徵 25% 關稅,引發歐盟、加拿大與日本領袖強烈譴責,並考慮對美國祭出報復性關稅。美國法拉利也表示將調漲售價 10%。市場擔憂貿易戰升溫,恐導致通膨上升、甚至演變為停滯性通膨,投資信心受挫,美股持續下修,但道瓊指數仍守住 42,000 點整數關卡,但短線震盪風險仍高。
專家觀點
上週五(3/21)四巫日結算,美股普遍上漲,道瓊指數(DJI)小幅上升 32 點並守穩前低,技術面底部逐漸成形。市場焦點在 4 月 2 日可能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前總統川普表示關稅將具彈性,並積極與中國溝通,以降低貿易摩擦影響。若政策力度低於市場預期,可能形成「利空出盡」,進一步推動股市反彈。
專家觀點
美國 FED 最新的利率會議,如同預期維持原利率 4.25-4.5% 間不變,預計今年仍會降息 2 次、經濟可能放緩,鮑爾也強調關稅可能會對「通膨」造成不確定性。不過重點是,從 4 月開始,聯準會(FED)將會放緩縮表的速度,從 250 億減至 50 億,也就是說,原本每個月從市場收 250 億 回到 FED,現在只收回 50 億,等於變相寬鬆了 200 億 資金在市場上。
專家觀點
美國政府通過臨時支出法案,避免關門風險,市場回穩。輝達 大漲 5.2%,帶動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揚,道瓊 大漲 674 點,台股同步 上漲 238 點。本週三 (3/19) 台指期結算、週五 (3/21) 美國「四巫日」結算,市場短線波動加劇。
專家觀點
川普上任後,投資人期待的降稅與金融鬆綁未落實,反而不斷加碼關稅,導致科技股大跌,蘋果、輝達、META、Google、特斯拉股價重挫,其中特斯拉因馬斯克力挺川普,成為全球抵制對象,跌幅逾 50%。美股四大指數探底,道瓊回測年線,短線有機會技術性反彈。
專家觀點
★總經環境影響台股表現★美國 2 月非農新增就業 15.1 萬,低於預期 16 萬,失業率升至 4.1%,經濟數據不佳。聯準會主席鮑爾暫不急於降息,加上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美股維持低檔震盪,拖累台股測試 22000 點支撐,不過台灣 2 月出口 413.1 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顯示基本面穩健。
專家觀點
一、總體市場概況輝達財報公布後,毛利率、營收成長率不如市場預期,投資人過度恐慌,造成 AI 股出現大震盪,經過一天沉澱後,猶豫不覺得投資人出場後,籌碼越來越穩定,周五輝上漲 3.97%,領軍科技類股普遍上漲,帶動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紅,道瓊指數大漲 601 點,準備再次突破 44000 點整數關卡,KD 指標已經出現黃金交叉,技術面多頭格局沒有改變。
專家觀點
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 2 月進一步惡化,從 71.1 降至 64.7,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川普持續發動關稅戰,影響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從 1 月前值 3.3% 躍升至 4.3%,創 2023 年 11 月來最高,導致美股四大指數全面重挫,道瓊瓊下跌 748 點,跌破三角盤整區間,短線技術面陷入震盪修正,然而 AI 相關類股輝達、台積電 ADR 跌幅有限,AI 需求依舊強勁,台灣主要權值股台積電、廣達、鴻海、聯發科、緯創等都是 AI 股,本周四周四盤前,輝達將要公佈財報,美國四大雲端廠商,持續擴大資本資出,預期輝達財報表現將繼續超越市場預期。
專家觀點
週末市場又傳出,川普希望台積電買下 INTEL 晶圓代工部門,對台積電來說,當然是迎合川普、避免關稅衝擊最小的代價,因此台積電 ADR 周五上漲 1%,但是無論是合資公司、併購 INTEL、還是不給補助,川普都還沒有給『台積電』一個確定的方案,短期台積電將繼續受到消息面的影響,上上下下、沒有一個方向性,台積電震盪,大盤當然很難再創新高,預計將繼續在 23000-23500 間區間震盪。
專家觀點
川普揚言最快本周一或周二要對多國課徵關稅,然而根據世貿組織 (WTO) 資料顯示,美國對外國加權平均稅率為 2.2%,相較於印度 12%、巴西 6.7%、越南 5.1%來的低很多,加徵關稅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從技術面來看,美國已經對中國加徵關稅 10%,陸股、港股反而逆勢上漲,關稅對股市的影響越來越小,本周一、周二川普如期課徵關稅,造成股價下跌,反而幫大家創造全新的進場機會。
專家觀點
本周美國要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加拿大也馬上反擊美國,對美國課徵 25%關稅,眼看關稅戰就要開打,川普竟然打電話給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喬一喬後,結果政策大轉彎,暫停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一個月,可見川普根本不想課徵關稅,關稅只是川普的手段,談判達成美國要的利益,才是川普的目標。
專家觀點
農曆過年期間,三大國際重大財經事件:1. 中國 AI 模型 Deepseek,低成本、高效益震撼全球。2.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 2/1 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 25%關稅,中國多增 10%關稅3. 美國 FED 利率會議維持原利率 4.25-4.5%不變首先,中國 AI 模型 Deepseek 只用 ChatGPT 訓練成本的 10%,就達到 80%的效能,讓市場認為未來科技大廠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投資 AI 晶片,就可以達到效果,造成輝達、台積電 ADR 等晶片大廠單日一度大跌超過 10%,大家一定非常擔心,這會對台灣 AI 科技類股有毀滅性的影響!?據瞭解,Deepseek 成本會如此低,主要是應用『蒸餾技術』,原理為直接把問題拿去詢問現有的 AI 模型,因此可以大幅減少 AI 訓練成本,但現有的 AI 模型還是需要大量的 AI 晶片去學習、訓練,才能成就 Deepseek,如果沒有上層訓練好的 AI 模型,Deepseek 如何降低成本?就算 Deepseek 是真的是技術上的創新,非靠『蒸餾技術』,主要科技公司微軟、輝達等,也都將其納入訓練模型中,增加 AI 訓練的效益,也都將增加整體 AI 晶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