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鼎
專家觀點
近期市場焦點再度回到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強硬言論上。他公開表示對歐盟「不尋求協議」、關稅直接上看 50%,並針對蘋果海外製造產品提出 25% 額外關稅,引發歐美政界與企業普遍反彈。歐盟多國領袖表達「極度失望」,並明確表示將採取對等報復。這場貿易衝突是否會重演美中貿易戰的老劇本,成為市場擔憂的焦點。
台股新聞
本週國際金融市場再傳重大變化,美股持續走穩,道瓊、標普雙雙收紅,顯示資金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信心回穩,而歐洲的德國 DAX 指數更是一舉突破歷史新高,強勢刷新市場對全球經濟走勢的看法。從技術面來看,美股三大指數多頭格局已確立,資金持續回流股市,後續將帶動更多風險性資產的上漲。
專家觀點
川普上週中東行,不僅強化了美國與中東國家的經濟與戰略聯繫,更為輝達(NVIDIA)、超微(AMD)等 AI 科技巨頭成功爭取到新一波高額訂單。根據外電報導,此次 AI 相關交易總金額估計高達 200 億美元,涵蓋晶片供應、雲端基礎建設與 AI 運算服務,成為美股續創新高的重要推手。
專家觀點
輝達拿下中東千億大單!這些受惠股準備起飛!美國商務部於週二 (5/14) 正式撤銷拜登時代的「AI 擴散規則」,解除 AI 晶片銷售至中東的禁令。輝達 (NVIDIA) 隨即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新成立的人工智慧 (AI) 公司 Humain 提供先進半導體晶片,並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 100 億美元部署 AI 基礎設施。
專家觀點
美中首輪談判預計不會有太多實質成果,然而雙邊經濟高度互賴:美國仰賴中國提供低成本商品與稀土資源,中國則需依賴美國龐大的消費市場。2024 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 2,950 億美元,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在短期內不可能由其他國家或美國本土製造全面取代。
專家觀點
4/2 川普對全球發起大規模「對等關稅」後,近期市場傳出,可能還將公布半導體關稅與藥品關稅,其中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影響最為顯著,外傳課徵幅度可能落在 20% 至 100%。原則上,不課徵當然對台灣產業最為有利;但如果真的要課,我反而認為——乾脆一次課到最高,對股市可能是最好的!為什麼?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川普 20%、30%、50% 地逐步加碼,不如一次性課到最高,讓美國市場立刻、深刻感受到高關稅帶來的衝擊,迫使美國內部強烈反彈、抗議川普政策,推動川普民調進一步下滑,進而讓美國政府更快放寬關稅限制。
專家觀點
新台幣短短一個月內,從 33.2 強勢升值至 31.06 元,特別是上週五(5/2),升值幅度進一步擴大,令眾多台灣投資人與出口商措手不及,紛紛拋售美元、換回新台幣,加劇匯價波動。當日新台幣一度從 32.1 元升至 30.77 元,單日升值超過 1 元,創下近 20 年罕見紀錄。
專家觀點
近期網路盛傳「6 月有 6.5 兆美元美債到期,恐引發違約與美元、債市、股市三殺」,引發市場恐慌。但實際查證後發現並不正確。根據美國財政部與 SIFMA 資料,2025 年全年約有 9.2 兆美元美債需再融資,其中約 70% 集中在上半年,約為 6.4 兆美元。
專家觀點
市場經歷數週川普關稅干擾後,利空逐漸鈍化,上週五(4/25)在 Alphabet 公布亮眼財報帶動下,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漲。科技股領漲,輝達漲 4.8%,特斯拉大漲 9.8%,道瓊收復 40000 點,技術面出現止跌回穩訊號。本週將公布美國 4 月 PCE、非農就業及失業率數據,若符合預期,預料美股將續強,台股同步受惠。
專家觀點
當前台積電法說表現優異,但股價未能上漲,主因是川普高關稅政策帶來市場不確定性,壓抑投資信心。川普雖試圖重建美國製造,但產線轉移需時,高關稅反而讓美國缺料、缺產品,推高物價、拖累經濟,民調也持續下滑。預期美中最快 3 至 4 週內可望達成初步協議,首波關稅可能下修至 20~30%。
專家觀點
川普混亂的關稅政策,持續引發全球股市動盪,市場普遍寄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能釋出救市或降息的訊號。然而,昨日(4/17)鮑爾僅表示「關稅讓 FED 在就業與物價雙重目標間陷入兩難」,導致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黑。但我認為,「兩難」的表態,代表聯準會正在評估應對措施。
專家觀點
2025 年 4 月 11 日,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公告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涵蓋電腦、螢幕、伺服器、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積體電路、手機等 20 項高科技產品,自 4 月 5 日起回溯免徵關稅,雖川普喊出「美國優先」,但在科技業壓力及歐美反彈聲浪下,政策大幅轉向,對中國高達 145% 的關稅實則「選擇性執行」,顯示政策反轉已現端倪,美股四大指數周五已經全面回穩,道瓊指數重回 40000 點整數關卡,多頭格局再次確認。
專家觀點
清明連假期間,川普拋出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的政策,最低 10% 起跳,中國被課徵 34%,台灣亦被列入 32% 的清單,引爆全球市場恐慌。道瓊、標普、亞股同步大跌,台股開盤恐面臨 1,800 點以上的劇烈修正,所有類股恐難倖免。
專家觀點
川普突然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汽車課徵 25% 關稅,震驚全球市場,投資人擔心他即將在 4 月 2 日正式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將再度引爆市場震盪。另一方面,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指標——2 月 PCE 年增率達 2.8%,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7%,使得聯準會的降息時程恐將延後,種種利空因素導致美股四大指數全面重挫。
專家觀點
川普無預警宣布對全球汽車課徵 25% 關稅,引發歐盟、加拿大與日本領袖強烈譴責,並考慮對美國祭出報復性關稅。美國法拉利也表示將調漲售價 10%。市場擔憂貿易戰升溫,恐導致通膨上升、甚至演變為停滯性通膨,投資信心受挫,美股持續下修,但道瓊指數仍守住 42,000 點整數關卡,但短線震盪風險仍高。
專家觀點
上週五(3/21)四巫日結算,美股普遍上漲,道瓊指數(DJI)小幅上升 32 點並守穩前低,技術面底部逐漸成形。市場焦點在 4 月 2 日可能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前總統川普表示關稅將具彈性,並積極與中國溝通,以降低貿易摩擦影響。若政策力度低於市場預期,可能形成「利空出盡」,進一步推動股市反彈。
專家觀點
美國 FED 最新的利率會議,如同預期維持原利率 4.25-4.5% 間不變,預計今年仍會降息 2 次、經濟可能放緩,鮑爾也強調關稅可能會對「通膨」造成不確定性。不過重點是,從 4 月開始,聯準會(FED)將會放緩縮表的速度,從 250 億減至 50 億,也就是說,原本每個月從市場收 250 億 回到 FED,現在只收回 50 億,等於變相寬鬆了 200 億 資金在市場上。
專家觀點
美國政府通過臨時支出法案,避免關門風險,市場回穩。輝達 大漲 5.2%,帶動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揚,道瓊 大漲 674 點,台股同步 上漲 238 點。本週三 (3/19) 台指期結算、週五 (3/21) 美國「四巫日」結算,市場短線波動加劇。
專家觀點
川普上任後,投資人期待的降稅與金融鬆綁未落實,反而不斷加碼關稅,導致科技股大跌,蘋果、輝達、META、Google、特斯拉股價重挫,其中特斯拉因馬斯克力挺川普,成為全球抵制對象,跌幅逾 50%。美股四大指數探底,道瓊回測年線,短線有機會技術性反彈。
專家觀點
★總經環境影響台股表現★美國 2 月非農新增就業 15.1 萬,低於預期 16 萬,失業率升至 4.1%,經濟數據不佳。聯準會主席鮑爾暫不急於降息,加上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美股維持低檔震盪,拖累台股測試 22000 點支撐,不過台灣 2 月出口 413.1 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顯示基本面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