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動化展
熱門關鍵字
台股新聞
台達電 (2308-TW) 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佳容今 (20) 日表示,隨著下游客戶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美國關稅確定下來,明年工業自動化 (IA) 業務可望重返成長,另外,他也看好,美國製造趨勢也會帶動自動化需求浮現。劉佳容表示,工業自動化景氣循環大概 2-3 年為一個週期,以台達電而言,2020 至 2022 年市況不錯,2022 年下半年開始修正,至今也經過 3 年,加上企業資本支出是長期的,因此,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看到市況復甦。
台股新聞
華碩 (2357-TW) 智慧物聯網(ASUS IoT)於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以「AI 無所不在・智創工業新局」為主題,展示橫跨智慧製造、智慧城市及智慧零售等多元 AI 應用方案。華碩透過軟硬體整合能力,從邊緣運算到雲端服務,展現其在 AI 驅動工業轉型領域的領導地位。
台股新聞
上銀科技 (2049-TW) 攜手大銀微系統 (4576-TW) 於 2025 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參展,今年共有四大亮點技術。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與半導體客戶合作開發的方形晶圓移載機器人系統正在驗證中,上半年機器人相關營收占比已提升至 9%,預期將持續攀升突破 1 成。
台股新聞
板卡廠麗臺 (2465-TW) 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展示其在 AI 領域的三大核心應用,包含自動化 AI 視覺辨識、地端 AI Agent 智慧管理,以及數位孿生模擬訓練。麗臺結合自家開發的 AIDMS AI 開發管理平台與輝達 (NVDA-US)RTX Blackwell 系列 GPU,全面展現 AI 如何深度融入製造業的實際成果。
台股新聞
上銀科技 (2049-TW) 攜手大銀微系統 (4576-TW) 於 2025 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TAIROS & Automation Taipei) 參展,共同推出全系列智慧製造技術。上銀董事長卓文恒今 (20) 日受訪時透露,疊加關稅主要由上銀與美國子公司共同承擔,美國客戶負擔少部分,但銷美占比不到 5%,預期影響有限;目前訂單能見度約 2 至 2.5 個月,還是需要加班去化,並無規劃做四休三,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再成長,獲利則受匯損干擾,預期明年全球景氣優於今年。
台股新聞
PC 品牌微星 (2377-TW) 積極布局人工智慧與自動化領域,參展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展出多款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 及邊緣 AI 運算解決方案,微星透露,機器人業務最快將於明年正式對集團獲利產生貢獻;而本次展出的輝達 AI 超級電腦 EdgeXpert MS-C931,將延期至第四季出貨。
台股新聞
工業通訊設備大廠四零四科技在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以「強韌聯網 賦能綠色智造」為主題,展出工業網路解決方案及多項 AI 應用。公司攜手來自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印度等地合作夥伴,展示從智慧倉儲、預知保養到節能管理等完整應用場景,並首度亮相與全球最大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共同開發的整合式智能控制器。
台股新聞
在 AI 技術驅動下,台灣智慧機器人應用正全面落地!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中鋼機械、臺大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打造三大應用亮點,包括全台首創「AI 內視鏡機器人」已於台大臨床驗證、醫療運送與器械整備機器人獲彰基導入、超高精度「數位雙生焊接機器人」則獲中鋼導入,皆於本屆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TAIROS) 展出,展現台灣 AI + 機器人技術在醫療與製造兩大產業的重大突破。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廠新漢 (8234-TW) 布局人形機器人逐步開花結果,子公司創博目前已打進美國機器人新創公司,隨著客戶明年下半年發表新一代產品,公司預估,明年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出貨量可望成長 10 倍以上。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表示,目前集團在人形機器人布局可以算領先業界,除了運算的大腦外,也整合小腦運動控制、安全模組,以及整合合作夥伴的關節、視覺辨識,可以提供完整且經過驗證的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
台股新聞
東元 (1504-TW) 今 (20) 日參與台北國際自動化展,除展示智慧製造與低碳工廠的應用場景,也動態展演的多足機器人關節模組、無人機馬達,以及半導體產業專用的空中無人搬運車 (OHT),其中,機器人關節模組小批量產出貨。 東元指出,機器人在工業巡檢、智慧物流至消防救援等應用,成為智慧製造場域中的關鍵配備。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 (2395-TW) 將於 2025 年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 (Taipei Automation 2025) 以「智聯未來,共創邊緣 AI 無限可能」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智慧機械」與「智慧工廠」三大領域,展示多元彈性的 AI 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