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鐵礦石組)】鐵礦石維持弱勢 但有反彈可能
鉅亨網新聞中心
鐵礦石期貨8月份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下跌月份,在這樣的月份中,連續下挫,期間少有陽線。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低,而且還在加速下探。而現貨市場,也再次重回90美元/噸下方。未來的走勢如何,我們還要看造成下跌的成因是否會有改變,以此邏輯決定進一步的投資規則。
造成下跌的最主要因素是因為市場供需結構轉換,處於供大於求的市場中。這種因素,決定了市場所面臨的長期空頭趨勢。而階段性的供求關係也會引起市場的短期走勢變化。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成本成為市場下行趨勢中的支撐位,而成本因素分析中,要考慮的是構成鐵礦石供給的供應商的結構層次,不同供應商主體的成本構成了價格的梯度支撐。以上兩大因素構成了分析鐵礦石價格走勢的基本邏輯框架。
一、供需結構轉換,供大於求明顯
1、供給量持續放大,供給壓力明顯
在供給層面的分析中,需要考慮國外及國內礦山的產量及發貨,以及港口庫存情況。從國外的情況看,四大礦山的產量除淡水河谷以外,都在創新高。后期仍將繼續釋放。
2013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國際四大礦商鐵礦石產量分別為2.66億噸、 1.86億噸、3.08億噸、1.27億噸,合計8.86億噸;銷量分別為2.59億噸、1.86億噸、3.06億噸、0.95億噸,合計8.46億噸。 全球鐵礦石貿易量12.2億噸,四大礦商銷量占到近七成。
2014年上半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四大國際礦商合計鐵礦石產量4.69億噸,同比增長12.9%,進而推動全球鐵礦石供給大增。同期,我國進口鐵礦石4.57億噸,同比增長19.1%,即使國內礦山加大減產力度,也難以緩解鐵礦石供求矛盾。
其中,力拓公司2季度鐵礦石產量再創新高,同比增11%至7310萬噸,環比增10%,鐵礦石發貨量同比增23%至7570萬噸,環比增13%,上半年,力拓鐵礦石產量為1.395億噸(按股份計1.099億噸),同比增長9.78%,發貨量為1.424億噸,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fmg公司2季度鐵礦石產量為4380萬噸,同比增28%,環比增48%,處理鐵礦石4110萬噸,同比增82%,環比增32%,總發貨量同比增55%至3870萬噸,環比增23%,2014年上半年fmg鐵礦石產量0.73億噸,同比增長23.15%。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1.06 億噸,同比增長20.51%;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1.51億噸,同比增長6.93%
四大礦山現階段鐵礦石的產量以及15年的繼續擴產計劃,使得鐵礦石供應量仍會繼續放大。對市場的影響還會持續。2013年9月力拓完成將基礎設施年處理能力提至2.9億噸的擴建項目,預計2015年上半年末還將提至3.6億噸。2013/14財年,fmg投資92 億美元的年產1.55億噸擴建項目完成,2014年6月年化產能達到1.6億噸。由於jimblebar礦年產能擴至5500萬噸及黑德蘭港生產率提升, 必和必拓預計2014/15財年西澳鐵礦石產量約2.45億噸,且致力於將鐵礦石年產能提升至2.6-2.7億噸。淡水河谷正積極提升卡拉加斯礦區產量,待serrasul項目和serranorte項目建成后,到2017年鐵礦石年產能有望達到4.6億噸。
2、季度性供給規律:三季度或達供給尖峰,但增速下降
從四大礦山季度生產規律來看,大概率出現二、三季度產量增速為正,二季度產量迅速放大,三季度增速有所將放緩,四季度產量增速進一步下降,甚至季度環比下降的情況。所以根據歷史規律看,市場在三季度供應增速的下降,或使得供給壓力有所減弱。
從這個角度考慮,市場在三季度雖有供應壓力,但是壓力在逐漸減弱。
3、鐵礦石港口庫存仍然位於1億噸以上的高位
2013年年底,隨著海外礦發貨量的增加,港口礦石庫存逐漸走高,2014年上半年港口庫存延續上漲態勢,春節過后再次突破1億噸。截至至8月22日進口礦港口庫存量達到1.108億噸。礦石去庫存壓力仍大,進而將壓制礦石價格。 鐵礦石港口庫存高企的原因:1 下游需求低迷,鋼廠低庫存;2 發貨量增加,到貨量大;3 融資需求催生。港口庫存的高企,加大了企業的壓力,出於資金的考慮,不排除企業會出現降價拋貨的可能,而且高企的庫存也使得鋼廠方面行業話語權低位更高,更具有主動權。
二、需求維持平穩,但鋼廠低庫存規則對需求形成壓制
1、粗鋼供給量維持高位
需求角度來說,粗鋼供給量維持高位,對原材料有需求。今年前7月,國內粗鋼日產均在220萬噸以上,按此水平計算,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達到8.3億噸。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1-7月,全國生鐵產量4.22億噸,同比增長0.4%;粗鋼產量4.81億噸,同比增長2.7%。鐵、鋼產量同比小幅增長,增速同比放緩。1-7月,粗鋼平均日產226.77萬噸,其中各月日產水平均在220萬噸以上,產量繼續維持高位。6月粗鋼日產高達230.97萬噸,首次突破230萬噸。與此同時,國內消費出現萎縮。今年1-7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4.38億噸,同比減少96萬噸,降低0.2%。鋼鐵出口大幅增加,1-7月份,全國鋼材出口490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6.9%。探究產量何時拐頭關注焦點要集中在鋼廠盈虧上。在有盈利或者盈虧平衡的情況下,鋼廠難有大規模減產動力。但是8月份市場或有階段性的檢修,或對產量形成一定影響。
2、鋼廠低庫存規則對需求形成抑制
與礦山的高利潤相比,近兩年國內鋼鐵企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雖然維持著高產量,但是由於資金問題,原材料庫存有所降低,使得鋼材的跌價能夠較快速地傳導到上游,使得鐵礦石價格易漲難跌的局面改變。 鋼廠采取的是低庫存規則,抑制了價格的變化幅度,而鋼廠的庫存來說,整體較前期有所下降。
三、鐵礦石供需結構轉換
礦山處於擴產周期,鐵礦石的供給壓力將長期壓制價格。從2009年開始市場逐步進入供需結構轉換時期,進入2013年以后,市場基本上都運行在供大於求的狀況。進口鐵礦石數量:上半年進口鐵礦石數量4.57億噸。7月我國進口鐵礦石825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38萬噸,同比增幅12.83%;比今年6月份增長795萬噸,環比增幅10.66%。1-7月份鐵礦石進口總量為5396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277萬噸,同比增幅18.12%。7月當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92.3美元/噸,比6月份大幅下跌10.2美元/噸。2014年6月我國生鐵產量6001萬噸,同比增長2.3%;1-6月我國生鐵產量36202萬噸,同比增長0.5%。需求量5.79億噸。
造成鐵礦石供需結構轉換的因素有很多,第一,礦山的企業經營戰略,主要是指礦山為搶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產能,壓低價格,擠壓其他生產商的份額。第二,作為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表現,鐵礦石產能增加,港口發貨量增加。第三,需求層面,生鐵供給量增速放緩,終端需求增速放緩導致鋼企的生產節奏增速下降。供需的不同表現,決定了供需結構的變化。
四、鐵礦石生產成本構成價格下行梯度
從全球礦山成本分布來看,主流四大礦山現金成本僅有40-60美元/噸,而國內礦成本在80美元/噸-120美元/噸左右。從礦山成本角度分析,市場在整體下跌趨勢中,但在價格逼近各主體成本的時候形成梯度支撐。從普氏指數價格運行規律看,價格在100-120美元/噸受到多次支撐,表明國產礦的高成本是鐵礦石價格下跌趨勢的第一支撐位,而市場現在運行在100美元/噸下方,市場的支撐主要是高品位國外礦的成本支撐。
五、鐵礦石近期市場走勢分析及投資規則
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7月中旬以來快速下跌,鐵礦石市場供給面四大礦山產量持續放大,三季度或達到年內供給尖峰,需求層面粗鋼增速下降,鋼廠維持低庫存,導致供應增速大於需求增速,鐵礦石市場處於供大於求的結構中,市場或將持續弱勢。短期來看,港口庫存仍維持在1億噸上方,鋼廠鐵礦石處於底部偏高區域,補庫意愿低,導致鐵礦石普氏指數再次下探至90美元下方。從資金層面,前期空頭主力席位有減倉跡象。市場短期有止跌可能。從鋼廠需求層面看,盈利背景下,粗鋼產量仍將維持高位,年底市場或有補庫需求,但鋼廠受制於資金壓力維持低庫存規則,對市場支撐有限。市場短期有反彈可能,但規模恐有限,關注一下9、10月份終端市場的需求情況。市場的反彈或仍需等待10、11月份的補庫需求。短期未有明顯因素支撐規模較大級別反彈。
投資規則:操作上前期空單逐步減持,輕倉嘗試反彈操作。上方關注650、662壓力。止損在640附近。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