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企業競相逃稅?卡特彼勒遭參議員點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4-04-01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31日報導,根據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Carl Levin發布的報告,卡特彼勒透過瑞士關係企業轉移85%的零件利潤(80億美元)、藉此規避24億美元的美國稅金。報告指出,卡特彼勒在與瑞士政府取得協商後獲得4-6%的企業優惠稅率。Levin指出,從卡特彼勒的舉動就可以知道,避稅並非美國科技企業的獨門招數。他說,卡特彼勒不但是美國成功故事、同時也是企業轉移獲利以規避美國稅金俱樂部的成員。Levin的報告提到,卡特彼勒高層讚許自家公司的美國稅金減少。
報導指出,1999年以來卡特彼勒支付超過5,500萬美元請PwC開發一套報稅規則、用以將盈餘轉移至瑞士。過去14年卡特彼勒的整體稅率呈現下滑,而其境外公司盈餘則是從2010年的110億美元升至2013年的170億美元。卡特彼勒金融服務副總Julie Lagacy透過書面證詞表示,公司的實質稅率為29%、高於美國企業平均稅率(26%);過去3年公司總計支付18億美元的聯邦所得稅。她說,卡特彼勒的作法與跨國企業結構沒有兩樣、完全符合美國稅法精神。參議院報告顯示,卡特彼勒多數的零件業務都還是在美國進行,但公司則是反駁表示、其瑞士關係企業CSARL並非空殼公司,在日內瓦雇用了數百名員工。
marketwatch.com報導,Levin 31日對媒體表示,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尚未就卡特彼勒是否涉及違法作出結論,但美國國會、國家稅務局(IRS)必須針對企業避稅行為採取強力反制措施。報導指出,CSARL負責美國以外市場的零件更新業務。調查小組已經花了9個月的時間調查卡特彼勒避稅事證。
Levin去年5月曾指控愛爾蘭當局給蘋果(Apple Inc.)特別優惠,使其稅率自12.5%降至2%以下。愛爾蘭企業部長Richard Bruton坦承的確會有企業會利用不同國家稅碼的差異/漏洞位自身謀取最大利益,都柏林當局支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機構帶頭導正企業的避稅行為。
Thomson Reuters報導,美國參議院去年5月公佈的40頁報告顯示,蘋果設立在愛爾蘭的分支幾乎沒有繳交任何稅金給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單位。報告顯示,蘋果在愛爾蘭設立的控股公司(負責處理歐洲零售商店業務)過去五年沒有繳交任何企業所得稅。
谷歌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去年5月在英國「衛報」發表專文時指出,每個政府都以為現有稅制修改後自己會是受惠者,但事實上只有在全球企業稅率大幅調高的情況下每個國家才可能都成為贏家,且到時候企業創新能力、經濟成長以及就業也可能會隨之縮減。相關討論詳見《揭秘!美系跨國企業靠「三低」打遍天下》以及《猴賽雷!蘋果海外盈餘實際稅率不到2%》。
繼去年7月提出「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行動計畫之後,OECD 3月24日又發表名為「解決數位經濟稅務挑戰(BEPS Action 1:Address The Tax Challenges of The Digital Economy)」的草擬方案,目的是要圍堵那些大型網路公司誇張的逃稅行為。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