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史中的投資之道(一):操盤的戰略與戰術
鉅亨網新聞中心
魏軍 中國金融資訊網外匯頻道專欄分析師
編者語:世間事物有諸多相通之處,做金融投資和打一場戰役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投資市場可謂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想在這片戰場上求勝,那么既要有合理的戰略,也要有合理的戰術,兩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昨天晚上的黃金白銀走勢可謂狂暴,這種情況也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大討論,操盤當中一旦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行情已經走起來以后又該怎么辦。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通過遼沈戰役中的幾個二級戰役來講一下個人的理解。
我們把目光拉回66年前的東北地區,當時正是1948年國共激戰正酣的時刻。對於東野的主攻方向,中央軍委和東野司令員林彪有過明顯的分歧。中央軍委、毛主席力主攻打錦州,封閉國民黨軍隊退往關內的大門,造成關門打狗的態勢。而林彪則傾向於攻打長春,吸引廖耀湘第九兵團出沈陽北援,形成圍點打援的態勢。中央軍委一致認為,林彪提出的打法是揪尾巴的戰術,而打錦州是卡脖子的戰術,一下子就打到了國軍的要害之處。后續,東野攻打長春進展不順,林彪下令停止攻擊,並令部隊主力向南運動,向錦州方向躍進,由此拉開了遼沈戰役的序幕。事實也證明了中央軍委、毛主席對於東北戰局的洞察力,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將帥也充分發揮了在戰役組織上的特長。從錦州戰役中,我們可以看出,我軍在分工上是極為明確的,中央軍委、毛主席定戰略、定主攻大方向,林羅劉負責戰役組織、兵力版面,而各縱隊、師及以下軍官負責具體戰斗的安排。主攻方向確定以后,便是具體組織的問題了。
反觀國軍方面,廖耀湘第九兵團的命運是較為典型的。作為東北“剿總”衛立煌旗下為數不多的機動兵力,在具體的攻擊方向上,蔣介石、衛立煌、廖耀湘之間爭論了長達三個月之久,在此期間,我軍完成了對錦州的合圍。盡管廖兵團一度攻占彰武、這個我軍后勤補給的重要樞紐,但對於大局基本上已無大的影響。在得知我軍攻占錦州后,國軍統帥部指令廖兵團重新打通錦州至沈陽一線。第九兵團在黑山、大虎山一線遭遇我軍強力阻擊。為避免被合圍的命運,廖兵團決定向營口方向撤退。然而就在短短幾天之后,廖耀湘又決定向沈陽撤退,我軍各部隊大膽穿插,對第九兵團予以分割殲滅,國軍五大主力的新一軍、新六軍也在戰役中被全殲。從國軍的部署安排來看,最高統帥部直接干預戰場指揮,東北地區最高司令官無法指揮下屬兵團。在廖耀湘兵團進攻與撤退的過程中,部隊行進方向出現過數次反復,令下屬部隊難以適從,就在這循環往復的瞎折騰中部隊戰斗力消耗殆盡,第九兵團遭遇了被全殲的結果。
我們從兩場戰役中應該可以發現,我軍勝利的首要條件就是戰略大方向的明晰,其次才是林羅劉的具體部署指揮。之於投資來說,中央軍委就是定方向的,這是戰略;東野司令部就是選點位、看指標的,這是戰術。
所以,在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我們在外匯、金銀的操盤中想要達到較為合理的風險收益比,必須先明確行情運行的大方向,具體品種是處於上行、下行還是震盪趨勢中。明確了以后,再去選擇具體的操作點位。我也並不否認短線頻繁操作沒辦法賺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消耗的精力成本也是相當巨大。有些朋友在黃金連續兩個大波段中都沒有賺到錢,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如果一招不慎,極有可能令賬戶面臨滅頂之災。
以隔夜金銀行情為例,國際金價自1268.00一線拉升至1300.00關口附近,白銀自19.00關口一線走高至19.87。但從日線級別來看,這兩個品種的反彈尚未能夠打破關鍵趨勢線的壓力,金價依然受到1391.70以來下降趨勢線、1184.20以來上升趨勢線的壓制,銀價受到18.64以來趨勢線的反壓。多頭什么時候把這幾道阻力拿下,才算能夠扭轉當前不利的局面。因此,從圖形上我們可以看出,黃金和白銀的大方向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操作規則上仍然是以逢高做空較為合理。如果價格突破相應阻力,再轉頭做多是更為穩健的一種選擇。
國際銀價
投資中,我們不可能百戰百勝。但是只要有正確的戰略方向,配上合理的戰術手段,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多勝少負的,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作者系FX168財經集團高級金融分析師)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