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從一帶一路看新疆發展新機遇 混合所有制望破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8 12:54
2013年9月,習主席在訪問中亞各國期間提出要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隨后,又提出與東盟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成為我國未來向西開放、向內陸發展的重要戰略。
新疆成為國際協同的橋頭堡
新疆經濟體量、資源稟賦、發展速度和地緣特征在西北五省區中具有顯著優勢,即將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規劃出臺賦予新疆直接的政策紅利。未來,雖然面臨種種挑戰,但是必須看到,新疆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新疆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政治地位最為重要。除西藏外,全國第二個由國家領導人就地區發展專門召開會議就是新疆。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直接反映當屆領導人的治疆思路。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於2010年5月中旬召開,時任國家領導悉數參加。
本屆政府即將召開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在新形勢下對新疆發展進行重新定位與版面,決定新疆未來幾年發展路徑,對於新疆、西北五省以及國家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新疆在西北五省區中優勢顯著
新疆當前經濟體量、資源稟賦、地緣優勢以及發展速度均位於西北五省前列。我們重點比較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以及新疆五個省區。
新疆地緣優勢突出。新疆行政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06%,擁有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占中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與周邊8個國家接壤;擁有國家口岸15個,省級口岸12個,具有東進西出、全方位開放的地緣優勢。
其次,新疆經濟體量大。新疆2013年GDP僅次於陜西省,達到8360.24億元,其對外貿易總額更是占了西北五省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
相比西北其他四省,新疆能源優勢明顯。煤炭資源儲量全國第一,石油儲量居全國第二,天然氣儲量位居全國首位,此外,新型能源太陽能位居全國第二,風力資源也是全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收入增速均大幅下滑,新疆財政收入增速明顯高於其他四省,躍居首位。
西北五省的產業結構和能源優勢
陜西
煤、石油、天然氣三種支柱性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在全國位次分別為:煤全國第三;石油全國第七;天然氣全國第二。
新疆
煤炭資源預測儲量位居全國首位。石油儲量居全國第二,天然氣探明資源量居全國首位。太陽能,居全國第二。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甘肅
風能資源豐富,風力資源居全國第5位;中國太陽能最為豐富的三個區域之一
寧夏
煤炭資源量大質優,儲量居全國第5位。煤、水(能)、油、氣齊全。
青海
水能儲量在國內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光能豐富。化石能源豐富。石油資源量達12億多噸,天然氣資源量是全國四大氣區之一。
優勢明顯決定了新疆的清晰定位。新疆在西北五省中最明確提出要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五個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
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政府啟動了一帶一路建設,但是必須認識到,國際環境復雜多變、范圍廣泛且分散、缺乏有效抓手、短期效益回報不顯著。尤其要注意到,第一,大國博弈長期存在。從國際范圍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是為了應對美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為我國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承擔大國責任、打造新的國際版圖。大國博弈長期存在且動態變化,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也會應時調整。第二,協同發展需要協調各方利益。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的主要省區之間如何優化協同,我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如何實現合作共贏,如何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發展,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建立共用機制,非一方所能決定。
混合所有制有望破題
加快新疆國企改革改善利益分配機制,油氣改革是突破點。對於新疆來說,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意義更為重要。第一,優化整合央企和地方之間的利益分配,推動地方建設;第二,通過企業之間的資本紐帶加強新疆與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地區的互動;第三,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開發,提高資本運作效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