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博鰲風向:投資者關系遭遇高管漠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1 08:40


博鰲風向告訴您,資本精英的關注點在哪兒

金融界網站海南博鰲訊 投資者關係是資本市場里一個“玄妙”的話題,通常的詞匯標配是:監管部門反復強調,上市公司一直努力,投資者始終不滿意。


媒體作為連接監管層、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橋梁,也在不斷通過蛛絲馬跡揣摩上市公司有關投資者保護的潛臺詞。

4月8日-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召開,在這場參會人數達到3000人的盛宴中,企業家占比高達55%。金融界編輯從論壇秘書處發給媒體的資料中,探索到部分上市公司對於投資者的態度。這是一本厚度將近500頁的會議代表手冊,既有萬億元規模的國企掌舵人,也有身家數億的資本新貴。

我們按照企業性質將參會嘉賓分為國企和民企兩大陣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份量十足的國企掌舵人僅有少數會參加開放式論壇,更多的是參加閉門會議。而民企陣營則要活躍的多,大佬們收放自如,從柳傳志的“柳桃”到潘石屹的“潘蘋果”,可謂“處處留情”談笑風生;年輕的資本市場新貴們錦衣潛行,尋找商機。

除此之外,代表手冊里的聯系方式也暴露了一大玄機。國企留的大都是辦公室座機,金融界編輯不抱希望的隨機撥打了幾個電話,果然大都是前臺總機。不僅感慨,果然夠“簡”,這不是簡便的簡,而是簡陋的簡。雖然媒體自有其溝通渠道,但一無所知的投資者呢?聯想起近年來曝光的數家上市公司董秘電話形同虛設,我們不禁為投資者嘆氣。

話說回來,落到實處的市值提振和分紅回饋才是實在的利益,是給投資者最好的回報。金融界編輯期待上市公司高管能夠重視投資者關係的改善,這不僅僅是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以保護中小投資為主旨“新國九條”的響應與落實,同時也是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切入點。

要知道,企業上市並不僅僅只是一錘子買賣,在成功登陸A股市場之后,還有一系列的再融資斥求,一個良好的甚至過硬的投資者關係,顯然更容易獲得讓自己的股東,接受企業再融資投向的理解與支援,否則在冷冰冰的態度與僵化的關係面前,市場選擇“用腳投票”否決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方案也並非沒有先例。再加上,一個和睦友善、積極主動的上市公司,在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有這樣的渠道與信任做起“危機公關”來更稱得上是事半功倍。

另外,在現在的中國股市中,投資者往往具有股東與客戶的雙重身份,主動做好投資者關係的功課,不僅僅是為創富股東提供便利,也是在持續孵化與培育客戶的品牌忠實度。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