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呂后一生最大的敗筆:沒管好呂家的姑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0 08:51

呂后畫像

當太后、治理國家,是呂后的工作;當媒婆、撮合新人,是呂后的業余愛好。除了劉章跟呂姑娘之外,她還給很多人做過媒。當然了,但凡是她操辦的婚姻,男方基本姓劉,女方基本姓呂——畢竟呂后是個政治家,做媒也要做成政治婚姻嘛。

干媒婆這一行的,有成功的時候,也會有失敗的時候。不過,這里說的“失敗”,並不是不成眷屬——太后金口玉言,誰敢說個“不”字,誰敢不成眷屬?事實上,所謂的“失敗”,是指兩個人雖然成婚了,但並不相愛。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公不愛她。

不是所有的政治婚姻,都像劉章和呂姑娘一樣幸福美滿;不是所有的呂氏女子,都像呂姑娘一樣天真單純。

下面我將要介紹一對夫妻。男的是趙王,叫做劉友;女的是趙王后,叫什么不知道,我們姑且稱她為呂毒舌。

劉友有個深愛的姑娘,他和她是彼此的初戀,早已海誓山盟,私定終身,結果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呂阿婆,把呂毒舌許配給他當了老婆。

在婚宴上,劉友喝了個酩酊大醉,借著酒勁,他長嘆了一句:“天意弄人,有情人不成眷屬!”

這個時候,呂毒舌正坐在床上,等著劉友掀起她的蓋頭來,和她春宵一刻呢。沒想到,她左等不見人,右等不見人,等得好心焦,忍不住把紅蓋頭甩到地上,氣呼呼地說:“什么鳥人嘛,姑奶奶都等這么久了,還不見他來!”

她正生著氣,忽然聽見了一陣腳步聲。她不由得心中一喜,馬上把紅蓋頭撿了起來,重新戴到了頭上。

門被打開了。

腳步聲越來越近。

呂毒舌的心跳加速到了兩百八。

劉友倒在了床上,鼾聲如雷。

呂毒舌生了一夜的悶氣。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劉友沒有辦法娶他的初戀為妻,干脆就把她納為妾,整天偷偷摸摸跑去她的房間里睡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和呂毒舌同床的日子不超過五天。

呂毒舌每天晚上獨守空房,覺得饑渴難耐,欲火焚身,但又不能霸王硬上弓,硬是叫劉友幫她解決問題。結果一來二去,欲火就變成了怒火。

於是,在一個獨守空房的夜晚,趁著月黑風高,呂毒舌悄悄離開了趙國,帶著一票人馬,連夜趕往首都長安,找呂后告密去了。

請注意,是告密,不是訴苦。

進了皇宮之后,呂毒舌把嘴巴一張,舌頭一伸,對呂后說:“太后,經過我日夜觀察,我發現趙王這人很有問題。他好像跟我們呂氏家族有仇似的,整天說什么 呂氏家族憑什么稱王啊?我們姓劉的才有資格當王!等太后歸西之后,我一定帶兵把呂氏男女全都給干掉’之類的話,雖然他是我老公,但我也不能護著他呀,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我決定大義滅親,向您匯報這個重要訊息!”

“很好,你果然很有正義感,我以前真是沒白疼你!”呂后拍了拍呂毒舌的肩膀,說:“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處!”

“謝太后。”呂毒舌畢恭畢敬地退下了。

劉友,你給我去死吧!

這一刻,呂后和呂毒舌心中冒出了同樣的想法。

很快,劉友就接到了聖旨,說太后想請他進宮匯報工作,順便喝喝茶聊聊天什么的,即刻起程,不得有誤,欽此。

可憐劉友當時還有一口飯含在嘴里沒吃完,就被生拉硬拽地押上了車。

劉友不知道,這將會是他這輩子所吃到的最後一口飯。

到了長安之后,劉友沒有進宮,而是被送進了一處官邸。里面沒有茶,所以想喝茶的話就算了;里面沒有人,所以想聊天的話也算了。

確切地說,里面什么都沒有,無論你想做什么,都還是算了吧。

外面倒是有人,而且還很多。他們兇神惡煞,全副武裝,把官邸圍得水泄不通,連蒼蠅都飛不進去,更別說人了。曾經有幾個朝廷官員不信邪,拎著幾盒飯菜想要給趙王吃,對守衛說哥們兒其實我是當官的,算是自己人,你們就放我進去把。結果守衛說:好,我們就放你進去,進牢里去!

這下倒好,送飯送進牢里去了。本來還有其他人想要送飯,結果他們一個個也都被嚇得不敢動了。

趙王劉友,看樣子是活不長了。

整天喂別人喝三兔也不是辦法,就算別人不煩,呂后也覺得煩了。這一次,她決定做個實驗,內容是如果一個人不吃不喝,他到底能撐多久。

一天,兩天,三天……

丫挺能撐的嘛!

四天,五天,六天……

丫還沒死啊?

七天,八天,九天……

丫有完沒完啊?

終於,在某天夜里,劉友實在餓得不行了。他平時很喜歡吟風詠月,可是今晚,他仰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只覺得很像燒餅。

最後,他吟了一首詩:“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脅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與直!吁嗟不可悔兮寧早自戕,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這首詩比較通俗易懂,所以我不打算全部翻譯,而是簡單說說其中幾句話的意思。“自決中野兮蒼天與直!於嗟不可悔兮寧早自戕”,是指趙王后悔當初不自絕於趙國的田野之中,給自己一個痛快,搞得自己現在居然要被活活餓死,實在是太窩囊了。

“直”通“值”,意思是自殺而死還算死得值;“戕”就是“害”的意思,所謂“自戕”,意即自殺。

吟完詩之后,劉友眼前一黑,就栽倒在了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趙王劉友死后,呂后連他作為死者的尊嚴也剝奪了,“以民禮葬之長安”。

唉,被呂后害死的人那么多,劉友只是其中一個。

劉友死后不久,有一天,突然出現了異常的天象:日全食。

要是擱到現在,日全食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但是古人比較迷信,他們會覺得,這種異象是“天怒”或者“天譴”,是不祥之兆,有人會因此遭殃的。

比如相國曹參死去的那年,冬天出現了晴天霹靂,桃李開花,棗樹結果;夏天大旱,有些河道都干涸了。第二年,齊王劉肥和大漢第一智囊張良也死了;第三年,惠帝劉盈駕崩,而在那一年的春天和夏天,連續出現了兩次日偏食。

人是很容易聯想的動物,當人們遇到一些稀奇古怪沒辦法用常理解釋的現象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釋。

這一次,出現日全食的時候,天變得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呂后心中忽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我兒子是皇帝,天狗吞了兩次太陽,雖然每次只有一半,但加起來也是一整個了,結果我兒子死了。我雖然名為太后,但實際上卻是皇帝,這次天狗一下子就吞下整個太陽,那么,我的死期會不會臨近了?

呂后感到不寒而栗。

“天上那顆被吞掉的太陽,難道不就是我嗎?”呂后對自己身邊的人說。

確實,呂后活不長了。

呂后殺死劉友之后,趙王這個位子就空出來了。於是,她就改封梁王劉恢為趙王,把劉恢打發到趙國去了。同時,她將呂王呂產改封為梁王,但她卻沒有把呂產送到梁國去,而是讓他留在長安,擔任皇帝太傅一職。

當初呂后把右丞相王陵遷為太傅,卻是個毫無權力的虛銜;王陵一氣之下,干脆就稱病不干了。現在輪到呂產當太傅,呂后為了培植自己在宮中的勢力,給了呂產很大的權力。可見,同樣的位子,由不同的屁股坐上去,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下面說一說這位趙王劉恢。

劉恢本來當梁王當得好好的,在梁國過得挺逍遙自在,沒想到呂后一紙調令,他就得把家搬到人生地不熟的趙國去了,這實在讓他很郁悶。

令他更郁悶的是,呂后還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那女的叫啥不知道,我們姑且稱她為呂毒蛇。

呂毒蛇是呂產的女兒,估計是呂后的關門弟子,小小年紀就已經盡得呂后真傳,練就一副蛇蝎心腸,是個十足的暴力虐待狂。

新婚之夜,呂毒蛇全副武裝,坐在床上等著劉恢進來跟她洞房。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之后,劉恢推門進來了。他剛想關門,呂毒蛇已經搶先一步把門關上了,然后她一下子推倒了劉恢,三下五除二把劉恢的衣服都給扒光了,一腳踩在劉恢身上,接著變戲法似的掏出一根手臂粗的蠟燭,點燃了就慢慢地滴了下去。

“啊!”劉恢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

呂毒蛇又拿出一根鞭子,狠狠往劉恢身上抽去:“我抽得你爽不爽?爽不爽?快啊,快叫我女王啊!”

“女……女王,饒命啊……”

“饒命?還早著呢!”呂毒蛇冷笑一聲,接著就整個人撲了上去,做起了俯臥撐。

“救命啊,非禮啊,強奸啊……”

劉恢大聲呼救,聲音漸漸微弱……

女子嫁人當然要有嫁妝,呂毒蛇也不例外。不過,她帶的嫁妝不是東西,而是人,一幫姓呂的人。

這幫姓呂的人都挺牛,他們到了趙國之后,就把權力瓜分得一干二凈。可憐劉恢堂堂趙王,到頭來成了空頭司令,手下連一個聽話的人都沒有。

有一天,劉恢心血來潮,忽然想吃大白兔,結果一摸口袋,空空如也。於是他就去財務處取錢,沒想到財務處的人說:“這事兒得要王后批準才行。”

“買個大白兔還要經過王后批準?”劉恢震驚了。

結果當然是沒買成。

劉恢整天被呂毒蛇虐待,深受家庭暴力毒害,又訴苦無門,就想在另一個女人身上尋求慰藉。那個女人雖然不算很漂亮,但是很溫柔、很善良。她有著一頭烏黑的長發,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

她的似水柔情,讓劉恢體會到了做男人的感覺。

可是劉恢忘了,在他背后,一直籠罩著一個巨大的陰影。

這天一大早,劉恢興沖沖地跑去找他的女人喝早茶。結果推開門一看,他的女人已經倒在地上,七竅流血而死了。

在她旁邊那張桌子上,有一杯早茶——三兔早茶。

呂毒蛇真不愧是呂后的關門弟子,連殺人的手法都一模一樣,果然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呀!

“天哪,這什么世道!買個大白兔不行,喜歡一個女人也不行,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啊我?”

劉恢一時想不開,結果就拿私房錢到地攤上買了一瓶三兔,往喉嚨里一灌,死了。

訊息傳到呂后耳朵里,她冷笑一聲,說:“為了一個女人,就這樣自殺了,連祖宗家法都不要了,你還有什么資格當王啊?”

本來劉恢的兒子應該能繼承他的王位的,結果就因為呂后這一句話,他的兒子就再也沒有繼承王位的權利了。

呂后啊呂后,你知道什么叫做愛嗎?

朱虛侯劉章,男,二十歲,身高一米八零,體重八十公斤,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劉章是個憤怒青年,脾氣非常火暴。他對黑暗的社會感到極度不滿,常常恨不得一把火燒掉舊世界,再造一個新世界。自然,在他心中,呂氏家族是舊世界的代表,劉氏家族是新世界的象征。

一般來說,憤怒青年常常會打著愛國的旗號,以道德捍衛者自居,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高姿態,譴責某些令他看不順眼的社會現象,整天滿嘴噴糞亂罵人過嘴癮,實際上一點行動都沒有。因此憤怒青年也被稱為“糞坑青年”,簡稱“糞青”。

但是劉章不同。劉章是真正的憤青,而不是虛偽的糞青。固然,他也喜歡過嘴癮,但是他更喜歡用行動來捍衛自己心中的道義。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位憤怒青年的行動。

有一天,呂后在宮里大宴群臣,劉章也在其中。當時,呂后大概是腦殘腦抽腦短路了,竟然對劉章說:“小劉啊,趁著今晚這么熱鬧,不如你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主持一下這場宴會吧!”

劉章說:“既然太后開口,我當然不會拒絕。不過,我是將門虎子,所以,等一下喝酒的時候,我希望能以軍法來行酒。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呂后答得很干脆:“沒問題!”

“那就多謝太后了。”

劉章彎腰行禮,嘴角浮上一絲冷笑:老妖婆,等一下我會讓你哭的。

眾人喝了一陣,劉章一時性起,就脫掉上衣,露出胸肌,走到舞池里,說:“大家晚上好!我是朱虛侯劉章,現在,請讓我為各位秀一段勁歌熱舞!”

“好好好!”眾人紛紛鼓掌。

劉章秀完歌舞之后,對呂后說:“太后,我想為您說一下耕田之事。”

聽到這句話,有人笑了:“你老爸生於農家,當然知道怎么耕田,可是你生下來就是王子,你懂什么叫耕田啊?依我看,你連稻子長什么樣都不知道吧!”

一提到自己的老爸劉肥,劉章就無名火起三千丈:當初他老爸進京匯報工作,結果差點被呂后整死,這深仇大恨他可是一直銘記於心!

於是劉章就大聲說:“誰說我不懂?我很懂很明白!”

“既然你懂,那你就不妨說一下吧。”呂后微笑著說。

呂后不知道,待會兒她就笑不出來了。

劉章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地說:“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這下子,原本有說有笑的人們,頓時全都靜下來了。他們瞪大著眼睛,像看怪物似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到了劉章身上:丫難道不想活了?

呂后也驚呆了。前一秒,她的臉上還掛著笑,可是這一秒,她的笑容卻忽然凝固了。她眼神有些茫然,呆呆地看著劉章。她本想故作輕松地說幾句緩和氣氛的話,可是腦子里卻一片空白,最後,竟然什么話也沒說出來。

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這八個字,仿若千斤重錘,狠狠地敲在呂后心上。這些年來,她篡奪劉氏江山,大肆殘害劉氏子孫,這八個字難道不正是她這種行為的真實寫照嗎?

全場一片靜默。

不久之后,氣氛有所緩和,於是大家暫時忘記了剛才的事,接著喝了起來。

喝著喝著,有個人就不行了。於是,他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就悄悄地溜了。而這一切,都被劉章看在眼里。

逃跑不是他的錯,錯就錯在他姓呂。

那人前腳剛走,劉章后腳就跟了上去,然后抬手一劍,把他的腦袋給砍下來了。

劉章殺完人之后,拿著還在滴血的劍,回到了原來的地方,說:“太后,有一人醉酒逃跑。依照軍法,我已經將此人斬首了!”

呂后大驚失色,諸呂大驚失色,眾人亦大驚失色!

劉章,你不僅罵了太后,而且還殺了太后的人,真是膽大包天啊!

可是呂后不能生氣。之前劉章說要以軍法行酒,是她自己答應的;軍法如山,她又是當朝太后,怎能出爾反爾?

最後,宴席不歡而散。

要是在過去,以呂后睚眥必報的性格,劉章絕對是在劫難逃。但是這一次,呂后卻沒有拿劉章怎么樣。

軍法如山,不能出爾反爾,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呂后累了,倦了,或者說是怕了。

這些年來,呂后都生活在暗流洶涌的宮廷斗爭中。雖然大部分時候她都是贏家,但與此同時,她也失去了許多東西。就算是鐵人,也會有疲倦的時候,更何況呂后不是鐵人,她已經老了,不再是當初那個脾氣暴躁精力旺盛的呂后了。她需要休息,而不是永無休止的斗爭。

固然,“與人斗,其樂無窮”,但呂后對上天依舊心存敬畏,她還沒有膽大到“與天斗,其樂無窮”的地步。不久之前,她殺了劉友,結果異象陡生,天狗食日,這不能不說是對她的一種警示:做人不能太絕,壞事做多了,遲早會遭到報應的。

天上那顆被吞掉的太陽,難道不就是我嗎?

呂后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她已經感到害怕了。她把日食當做是自己即將遭到天譴的征兆,就不能不在心理上有所反思,繼而在行動上有所收斂。

因此,一個累了、倦了、怕了的呂后,是不會有什么心思去跟一個意氣風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劉章展開斗爭的。

這一次,呂后選擇了忍。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世界,隨你們怎么鬧吧。我老了,累了,需要休息。

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拉開帷幕。

劉章擺明了是跟呂后作對,但呂后卻沒能拿劉章怎么樣,這讓朝廷中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我還以為太后有多牛多強勢呢,原來她也不是無敵的啊!這下子,有好戲看了!

朝廷之中,對呂后感到不滿的人多了去了。以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是因為害怕遭到呂后的報復,但是這次劉章的英勇表現,給他們壯了膽,於是他們很快就聚在了一起,成立了一個以劉章為首的組織。

他們的口號是:振興漢室,反呂復劉!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以前姓劉的總被姓呂的欺負,從現在開始,輪到姓呂的被姓劉的欺負了。

以劉章為首的憤怒青年派,是明著跟呂后作對;暗地里,還有一個中年大叔派,在積極策劃著反呂行動。

這一派的首領,是右丞相陳平。

陳平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或者說,他是一只老狐貍。他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深明為官之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他心里清楚得很。

跟王陵不同,陳平絕不會出言頂撞呂后。他的做法是:表面上裝孫子,暗地里捅刀子。

呂后的妹妹呂須跟陳平有仇,常常在呂后面前詆毀陳平,說他身為丞相,卻不務正業,整天就知道吃喝嫖賭,這種人實在是要不得,應該將他革職查辦,以儆效尤,等等。

這話傳到陳平耳里,他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日日宴飲,夜夜笙歌,越來越像一個貪杯好色的中年大叔了。

呂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陳平這衰人,整天擺出一副衰樣,說明他胸無大志,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呀!

而呂須不明就里,還是整天在呂后面前說陳平的壞話。日子一長,呂后聽得耳朵都生繭了,就把呂須帶到陳平面前,說:“丞相,我這妹妹不懂事,喜歡亂說話,你別往心里去。有一句話叫做 兒婦人,口不可用’,用來形容我妹妹真是再好不過了。丞相,你以后該干啥就干啥,別怕呂須說你壞話,反正不管她說什么,我都不會理她的,你就放心吧!”

陳平恭恭敬敬地說:“多謝太后。”

長舌婦呂須在旁邊看得臉都綠了。

呂后要立諸呂為王,陳平從未反對過,因為他自己心里明白,反對是無效的,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能先保住自己的官職和人頭,等到呂后一命嗚呼那一天,再進行反攻也不遲。

陳平這一招叫做“曲線救國”。王陵那家伙是個直腸子,喜歡“直線救國”,看到什么不順眼的事就會大聲反對。結果反對來反對去,一點屁用都沒有,反而把自己的官職給弄沒了,不值得。

槍桿子里出政權。要想做大事,只會過嘴癮是沒用的,關鍵時刻,還是得憑拳頭說話。陳平要想推翻呂氏政權,手頭上沒有幾個兵是不行的;手頭上要想有兵,不當丞相是不行的;要想坐穩丞相的位子,在呂后面前不裝孫子也是不行的。

陳平裝了多久,他就忍了多久。前陣子,朱虛侯劉章大鬧宴席,讓他似乎嗅到了一股不同以往的氣息:他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要來了。

不止是陳平,還有很多老狐貍都嗅到了這股氣息。他們和陳平一樣,對呂后的專制獨裁感到非常不滿,但又拿她沒辦法,只能暫時明哲保身,隱而不發。現在機會已經來臨,他們這幫老狐貍,也應該開始有所行動了。

於是有一天,一個名叫陸賈的人悄悄鉆進了陳平的家。

陸賈來找陳平,當然不是閑來無事串串門聊聊天的,他們商量的是國家大事,又稱“反呂A計劃”。根據計劃,陳平決定聯合太尉周勃,以便集中力量,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呂氏家族迎頭一擊!

暴風雨即將來臨,一切都顯得那么平靜。

公元前180年3月。

這一天,呂后在外面辦事回來,在經過軹道的時候,忽然看見一條白色的狗,從路邊的草叢里沖了出來。

在這種地方經常會有小動物出沒,呂后本來也沒把它當一回事兒,可那條狗好像有目標似的,徑直朝她奔襲而來。快要到她面前的時候,那條狗突然跳了起來,從她的腋下鉆了過去。

呂后一驚,呆愣了半天,等她回過神來的時候,那條狗已經不見了。

“你們剛才見到那條狗沒有?”呂后問隨從。

“啟稟太后,沒有。”隨從們異口同聲地說。

呂后的額頭上冷汗直冒:難道是鬼?

回到長安之后,呂后馬上把城里最有名的算命先生請進了皇宮,讓他為自己算一卦。算命先生擺弄了很久的鬼畫符,口中念念有詞,最後得出了結論:趙王如意為祟。

如意?戚夫人那狐貍精的兒子劉如意?他被我害死了,如今變成了鬼,來找我報仇了嗎?

呂后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最後身子一軟,癱倒在了地上。

從此以后,呂后就得病了,很重很重的病。

從一年前看到日全食的那一刻開始,呂后就覺得,自己已經活不長了。如今她生了病,更加確信了這種想法。

當一個人失去了生的信念,那么他離死也不遠了。

很快,呂后的病就一天比一天惡化了。她雖然是當朝太后,能夠請最好的醫生,吃最好的藥。但再好的醫生、再好的藥,也治不好一個心死的人。

公元前180年4月。

在呂后奄奄一息、終日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想到了自己的外孫:張偃。

張偃還是一個只有十歲多大的小孩子,而他的父母——魯元公主和張敖已經離他而去了,等到連他的外婆也不在人世的時候,他就徹徹底底變成一個孤兒了,到時候還有誰來疼愛他呢?

外孫啊,就讓外婆來為你做最後一件事吧。

於是呂后在床上掙扎起身,對身邊的侍從說:“你們幫我記一下,我要起草一份詔書。”

“是,太后。”

呂后在床上說,侍從在旁邊記錄,很快,一份詔書就擬好了。內容很簡單:封魯王張偃的兩個異母兄弟——張侈為新都侯,張壽為樂昌侯,以輔佐魯王。

此時此刻,呂后能給的,也只有權力而已了。

封完了張侈和張壽之后,呂后又想到了太監張釋。

這些年來,為了封諸呂為王,我費盡心思,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張釋鞍前馬后也幫我做了不少事,我不該忘了他的功勞。

於是呂后又下了一道詔書,封張釋為建陵侯。

做完這兩件事之后,呂后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么了。

公元前180年6月。

天空,一直陰霾著。

呂后躺在床上已經很久了,很想出去散散步,沐浴一下久違的陽光。可是,當她在侍從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出雕欄玉砌的皇宮時,她沒有看到哪怕是一縷陽光。在她的頭頂上籠罩著的,只有揮之不去的陰云。

天空中忽然響起幾聲雷鳴,一道閃電撕破云層,照亮了呂后蒼白的臉。

“太后,下雨了,我們回去吧。”侍從說。

呂后呆呆地望著天空,過了很久以后,才有氣無力地說:“好。”

多日來連綿不絕的大雨,終於使漢水、長江暴發了罕見的洪水,沿岸數萬民居盡皆被淹沒,死者不可計數,生者流離失所。

天災,又是天災。老天爺啊,你這是在召喚我么?

公元前180年7月。

人總是要死的。呂后知道,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現在,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自己的家族而已了。

於是,呂后就把呂祿和呂產叫到身邊,說:“我讓呂氏稱王,大臣們嘴上雖然不敢說什么,但心里肯定是不服的。等我死了之后,恐怕大臣們會發動兵變。所以,你們一定重兵據守皇宮,絕不能為我發喪,以免受制於人!”

呂祿和呂產叩頭領命。

幾天之后,呂后撒手西去,留下一道遺詔:大赦天下,任命呂王呂產為相國,以趙王呂祿之女為皇后。

呂后,這個政治強人,手上沾滿鮮血的毒婦,終究還是死了。雖然她臨死前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家族,但是呂祿和呂產只不過是兩個庸才,沒有像她一樣強硬的手腕,就算她說一萬遍臨終囑托,也無法讓他們擺脫敗亡的命運。

更何況,在呂氏家族內部,還埋伏著呂后此生最大的敗筆。

那個人就是朱虛侯劉章之妻,以前叫做呂姑娘,現在叫做劉夫人。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了夫家,忘了娘家;天大地大,老公最大。

自從呂姑娘變成劉夫人之后,她就不再是呂氏家族的人了。她深深愛著劉章,在她心中,只有他一人而已。為了他,她可以放棄全世界,區區的家族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不久之后,呂祿和呂產陰謀作亂,意欲誅殺群臣,劉夫人因為是呂祿的女兒,所以,她什么都知道了。

一邊是父親,一邊是夫君,誰比較重要?

劉夫人毅然選擇了后者。

至於后來發生的事,簡單說就是四個字:劉勝呂敗。

曾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經過一場血戰之后,終於走向了繁榮與穩定。接下來,一個偉大的時代、一段輝煌的歷史——“文景之治”,將由兩位皇帝親手譜寫。

兩個多月,六萬四千多字,終於,還是寫到了呂后之死。

現在的時間是2009年4月4日星期六,下午五點整。清明節放假三天,宿舍里八個爺們兒,只剩我一個孤家寡人,坐在電腦前面寫小說。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整理了一下凌亂已久的電腦桌,把《漢書》和《資治通鑒》搬開之后,頓時感覺眼前干凈整潔了不少,人也變得輕松了。呂后這一章,算是寫完了,不過到最後,我還是要嘮叨幾句,總結一下呂后這一生。

呂后,要我如何評價你?

你一定也有過純真的少女時代吧?對愛情,對婚姻,你一定也有過憧憬與期待吧?可是,當年輕的你,被你的父親許配給了年紀大你一倍的劉邦的時候,在你的心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你永遠都不會告訴我。所以,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當時的心情。

但是我知道,最初,你也是想做一個賢妻良母的。生兒育女,做飯洗衣,這些事你都毫無遺漏地做了。你勤勞,賢惠,算得上是個好女人,但是你卻嫁了一個不稱職的丈夫。當你帶著一對兒女在田里勞作的時候,他卻在鄉里四處游蕩、無所事事。

也許,在那個時代,男人基本上都是不操持家務的,所以,你可能並沒有怨過什么。他要起兵造反,你也很好地扮演了賢內助的角色,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但是啊,你為他默默付出,他卻對你不管不顧。當你成了項羽的俘虜,即將被扔進油鍋的時候,你原本以為他會救你,然而你卻聽到了這樣的話:“分我一杯羹。”

那一刻,你終於對他徹底絕望了吧。你以為,你會死在這里了吧。在你的心里,一定是滿懷怨恨的吧。也許你會這樣想:就算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可是啊,上天畢竟沒有讓你做鬼。你從地獄里活著回來了,只不過,你雖然還保留著人的肉身,你的靈魂卻早已賣給了魔鬼。從此以后,你發誓要報復這個世界,絕不放過任何一個仇人,他們所施加在你身上的痛苦,你將會以十倍百倍來償還。

我知道你恨劉邦,你最想報復的人是劉邦。可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你沒有能力報復他。在他面前,你只能低下你的頭顱,任他肆意蹂躪踐踏你的自尊,而不能有絲毫的反抗與怨言。

他花天酒地,你獨守空房;他要讓女兒遠嫁匈奴,你只能以淚勸阻;他要殺女婿,你無能為力;他甚至要廢了太子,另立儲君,剝奪你唯一的希望。你說,你怎么能忍?

你之前的遭遇,我很同情;但是,你之后的所作所為,我卻實在無法認同。

你毒殺劉如意,是因為害怕他長大之后報復你,這我可以理解。可是,你為什么不給戚夫人一個干脆,而是別出心裁地發明了史上第一酷刑,把她折磨得生不如死,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呢?你虐殺戚夫人倒也罷了,可你為什么要讓你兒子劉盈看到那種恐怖的場面,以至於嚇得他臥床不起一年多呢?

我知道,宮廷斗爭是殘酷的。如果當初,不是你兒子登基,而是劉如意上臺的話,那么現在,死的人就不是戚夫人和劉如意,而是你和劉盈了。作為勝利者,你當然有權對失敗者作出懲罰,但是你所用的手段之殘忍,連你的兒子都接受不了,又叫我如何接受呢?

你被記載在史書里的一生,都被我讀完了。我確定我是了解你的,但是,我越了解你,就越為你感到悲哀——我幾乎從未見你笑過。

幾乎每一次,當史書里出現關於你情緒的描寫時,都用了這樣一個字:怒。怒!大怒!呂后怒!太后怒!高后怒!

除了怒還是怒,除了怒之外一無所有。

沒錯,你權傾天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你名義上是太后,實際上是皇帝。沒有人敢違抗你的指令,因為敢於違抗你的人,除了劉章之外,全都遭到了你的報復。所有人都對你畢恭畢敬、曲意逢迎,你說一他們不敢說二,你往東他們不敢往西。可是,你還是不快樂。

對此,我的看法是:權力所能帶給你的,只有物質層面上的滿足,而沒有精神層面上的幸福。

更何況,你的權力基礎並不牢固。因此,你極度缺乏安全感,生怕有一天當你醒來的時候,會有人奪走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你兒子死了,你不哭。你不關心他的生死,你只關心你的權力。你害怕自己會在殘酷的宮廷斗爭中輸得一敗涂地,所以你想先下手為強,把那些假想敵全都消滅。

這種想法真是太恐怖了。難道除了殺人之外,你就想不出別的什么辦法,來樹立你的威信、鞏固你的地位了嗎?難道除了權力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什么東西,能帶給你安全感嗎?

呂后,你真不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你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除此之外,你還生活在無盡的仇恨當中。

你恨劉邦,但是他活著的時候,你沒有能力報復他;他死了以后,你就更加報復不了他了。你覺得很不甘心,你對劉氏子弟有著無比的憎恨,所以你就去報復他的兒子。

父債子還,你一定是這樣想的吧?你殺了劉如意,差點毒死劉肥,逼死劉盈,活活餓死了劉友,間接殺死了劉恢。劉邦生了八個兒子,有一半是死在你手上的,這下子,你滿意了吧。

到最後,我只能懷著復雜的心情,對你的人格作出這樣的評價:呂后,你真變態。

但是,我雖然無法認同你的人格,卻可以認同你的性格。你在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總是能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優良品質。這一點,我非常欣賞。

匈奴的冒頓寫信來侮辱你,你當然有理由動怒,而且你也確確實實動怒了;你完全有理由發動戰爭,而且你也確確實實準備開戰了。可是,當你聽了季布的話,明白了利害關係之后,你的怒火馬上平息了,將一場戰爭消弭於無形之中。

一場戰爭,會死多少人呢?三五萬不算多,十幾萬也正常。你這一次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犧牲了個人利益,卻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項不可否認的功績。

后來,你又廢除了三族罪和妖言令。同樣,這也是一項不可否認的功績。

跟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昏君暴君比起來,你是一個合格的甚至優秀的統治者。在你掌權的時代,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他們是幸福的。

呂后,你是一個不幸的人,同時你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不幸;但是你卻造福了許許多多的百姓,功過相抵,又該讓我如何評價你呢?

你不是一個好人,你是一個變態;你不是一個壞人,你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我想,也只有“復雜”而已了。

要純真,不要復雜——可是在這世上,又有幾人是不復雜的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