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谷歌氣球vsFacebook無人機:來自天上的互聯網混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3月10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本周早些時候有訊息稱,Facebook可能收購TITAN航空航天公司,這是一家生產太陽能無人飛機的初創公司。這些飛機能依靠太陽能在空中停留數年的時間,可以攜帶250磅的有效載荷。為什么社交網絡公司要收購航天科技(行情,問診)公司?據報導,主要原因是Facebook希望利用無人機把互聯網接入部署到那些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

  這是一個崇高的使命,但更有趣的是此舉意味著Facebook現在將與谷歌的熱氣球互聯接入項目Loon進行直接競爭。谷歌Loon熱氣球項目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進行beta測試,使用在平流層飛行的巡航氣象氣球將網絡信號中轉給地面上的特殊接收器。那么哪種方法更好:熱氣球還是無人機?


  其實來自天上的網絡服務擁有悠久的歷史,只不過全部都失敗了。從90年代至少有五個項目,包括銥星計劃和Globalstar,但是這兩者目的是提供手機信號的全球覆蓋。他們實際上已經建成,只不過入不敷出已經破產。另一項目Teledesic,由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和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勒資助,這一項目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但還沒發射一顆衛星就被束之高閣。而且這些項目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地面上的接收設備體積大,而且只有客製手機才能接收到信號。但目前價格便宜、功能強大的智慧手機的迅速普及意味著這不再是一個主要障礙。

  Skycatch的CEO克里斯·桑斯認為,“當涉及到遠距離飛行時,固定翼無人機更可靠,因其消耗的電池電量低。”, 熱氣球停留在空中所面臨的風險更大,移動比較慢。不過另一方面,氣球對於地面上的人們則更加安全。 “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危險就是這些無人機落入人口稠密區。”165英尺寬、350磅重的無人機從天上掉下來可以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谷歌氣球vsFacebook無人機:來自天上的互聯網混戰

谷歌氣球vsFacebook無人機:來自天上的互聯網混戰

  將飛機器保持在合適的區域仍然是棘手的問題。曾任職於谷歌無人機項目的航空航天工程師伊恩表示,“世界71%的面積由水組成,剩下土地面積的98%並不是讓人感興趣或人口稠密的地區。無人機更容易保持位置,但他們和氣球一樣會收到平流層的風的影響,風速可以高達每小時100英里。”

  免費寬帶上網聽起來很棒,但幾十架甚至上百架飛機在一個主權國家飛來飛去肯定會造成很多問題。伊恩笑著說,“無論任何無人機進入某些國家的領空都要落到地上。” 所以谷歌氣球更為無害,它們可以加入70000個氣象氣球的軌道行列。鑒於美國的歷史與無人機使用情況,許多國家可能會對其領空的無人機感到非常緊張。即使Facebook有自己的承諾,也不會有國家讓無人機隨意出入。

  但在耐用性方面,熱氣球面臨著一些挑戰。“谷歌正在使用的氣象探測氣球非常薄,磨損很快。你不能預測何時會發生發生什么,很多氣球最終掉落在海洋中。在這方面,無人機更容易維護,當需要進行維修或更新軟件,只要讓其飛回就可以了。”

  不過,從成本來說熱氣球就要低的多了。“實際的熱氣球比無人機更便宜,當然每個氣球上的電子儀器仍然相當昂貴。”目前,事情都還處於實驗階段,對於谷歌來說這種氣象氣球即使丟了,成本也就幾百美元,而不像無人機一樣成本幾萬美元。“無人機為超長途飛行所進行優化的成本,正是他們的弱點。”

  那么,為什么兩家公司要承擔所有這些風險?迄今合理的解釋是,這種將互聯網帶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即所謂的“下一個加入互聯網的10億人”將是最後一塊互聯網戰場。“這項技術希望為移動設備提供可靠的互聯網接入,對於成本回報方面,只是提供這種服務給非洲和亞洲農村地區的人們沒有任何意義。”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在為商業無人機在美國的天空飛行鋪平道路。谷歌的Loon和Facebook的無人機很可能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用來幫助在美國農村提供寬帶接入,那里的寬帶接入並不穩定還十分昂貴。“現在的平流層是開放的 ,這是一塊還未開發的黃金地點,大的互聯網公司認為其在未來幾十年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