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地位如海南島 俄羅斯為它不惜一切代價而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09 09:17
蘇聯/俄羅斯唯一面向溫暖海洋的港口,只有黑海沿岸港口。而克里米亞正是控制黑海的關鍵點。
圖片來源:大公網
2月28日,隨著克里米亞居民愈演愈烈的獨立風潮,俄羅斯軍隊全面開進克里米亞半島,揭開了本次克里米亞危機的大幕。歷史上,克里米亞半島曾幾易其手,然而從葉卡捷琳娜二世到今日的普京,俄國決策者在數百年間從未失去占據克里米亞的興趣,這其中的緣由究竟又是為何?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翻開世界地圖,看看俄羅斯的位置,再疊加上海冰範圍便不難發現,這個雄踞「世界島」核心地區的巨大國家面臨嚴重的「海洋困境」。其面向北冰洋的漫長開放海岸線終年被海冰所包圍,只有西北的波羅的海有如聖彼得堡這樣的少數港口可以使用;太平洋方向只有東南的海參崴有一定價值;而領土上唯一直接面向溫暖海洋的港口,只有黑海沿岸。
黑海是一個封閉海域,出口是狹窄的土耳其海峽。而克里米亞半島處於黑海北面的中央。這裏距離俄羅斯的核心莫斯科僅有1000公里遠,與剛剛舉辦了冬奧會的索契相隔不到500公里。克里米亞之於黑海,就像海南島之於南海 -- 它甚至比海南島重要得多,因為南海並非黑海這樣的封閉海域。或許我們可以想象在中業島的位置上出現一個海南島,這個島控制在誰的手裏,南海就是誰的了。
如果看得更遠,不難發現黑海的價值。俄國可以從此進入地中海,進而進入印度洋、大西洋的開放水域。
有這樣的概念,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意義也就不再費解。這是俄羅斯的「海洋之窗」。回顧俄羅斯歷史,從誕生在北方極寒之地,沒有海岸線的莫斯科大公國開始,這個國家就一直為追尋大海而不惜流血。
俄羅斯彼得大帝的名言說明瞭一切:「俄國需要的是水域。」為了這句簡單的話,他的帝國被動員起來,為了波羅的海東端那個小小的出海口 -- 彼得堡與北方勁敵瑞典連年血戰。而彼得大帝的父親阿列克賽則在他之前,從波蘭手中奪去了半個烏克蘭。葉卡捷琳娜女王登上歷史舞台後,她的目光繼續向南,看到了克里米亞,與寒冷的彼得堡相比,塞瓦斯托波爾的溫水海洋顯然更具吸引力。
克里米亞在歷史上並非籍籍無名。蒙古東征留下的一系列「汗國」中,國祚最長的一個就在這裏。它甚至曾經是莫斯科公國的噩夢之一,這個強悍的穆斯林韃靼人國家曾攻佔莫斯科,屠殺了那裏的15萬居民,以至於俄羅斯在幾十年時間裏不得不在其南部駐紮數萬大軍,準備與克里米亞汗國進行生死決戰。
17世紀後克里米亞失去了威脅俄羅斯生存的能力,成為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爭奪的目標。葉卡捷琳娜女王在整整9次俄土戰爭後,終於獲得了這令人目眩的獎賞。在她回顧自己成就的時曾說:「我兩手空空,來到俄國,現在我終於給俄國帶來了我的嫁妝,就是克里米亞和波蘭。」
俄羅斯獲得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後,來自西方的入侵者向莫斯科進軍的路上被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草原上的血戰不斷消耗,處於烏克蘭南方的塞瓦斯托波爾則使入侵者無法沿著黑海岸邊一路深入高加索。在19世紀初的拿破侖戰爭中,這個戰略佈局就發揮了作用。此後,俄國進一步勉力向南開疆拓土,而正在衰落的土耳其已經無法阻止俄羅斯進一步南下奪取黑海最後的鎖匙 -- 土耳其海峽。俄國看起來馬上就要取得百年來的夙願 -- 自由自在地在地中海中航行。(接下頁)
[NT:PAGE=$]
為了阻止俄國,百年宿敵的英法兩國最終聯合起來向俄國開戰。這就是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法國對陣沙俄。在付出了數十萬人傷亡和總司令雙雙死亡的代價後,英法聯軍終於打下了塞瓦斯托波爾,但這場戰爭仍未能從俄國手中奪走克里米亞。因為俄國仍然決心為了這塊領土送更多的「灰色牲口」上前線,而英法已經很難再繼續打下去了。為了保住克里米亞,俄羅斯甚至賤賣了阿拉斯加。可見克里米亞在俄國決策者心目中的地位。
一戰後,沙俄倒台,蘇俄建立,迫切渴望退出世界大戰的列寧同德國簽訂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合約》,允許烏克蘭獨立,卻不願放棄克里米亞。盡管克里米亞一度為德國占領,但旋即在德國戰敗後被蘇維埃力量占領。戰爭中塞瓦斯托波爾的黑海艦隊上演了悲壯的一幕,為了防止艦隊落入德軍手裏,支援革命的艦隊集體自沈。烏克蘭隨後成了內戰的主要戰場,彼得留拉在這裏建立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繼續與布爾什維克交戰。直到被號稱紅色拿破侖的圖哈切夫斯基徹底消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半島再次陷入血海。1941年,德軍在基輔大勝後取得了戰爭的完全主動權,盡管總參謀部把德軍集中到北方,進攻莫斯科。但仍派出名將曼施坦因率領的11集團軍和數百門重型攻城炮對仍在困守的克里米亞的蘇軍發起進攻。從戰略上說,迅速占領克里米亞後,土耳其很可能加入軸心國,從而德軍可以進一步進攻當時占蘇聯石油產量6成的巴庫油田。蘇軍的抵抗也分外頑強,盡管空權喪失,海陸幾乎被封鎖,但那個曾讓英法聯軍圍困一年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再次顯出了堅強不屈的本色。德軍最終用了250天才打下堅固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這緩慢的動作讓德國人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因為他們馬上就要跳入南線的真正火坑 -- 史達林格勒了。
俄國為克里米亞流的血已經足以把這片土地染紅,他們絕對不會不經流血就放棄這塊土地。
冷戰時期,克里米亞對於蘇聯仍然有著巨大的價值。蘇聯60%的對外貿易通過黑海沿岸的一系列港口進行,作為重要的外彙來源和經濟支柱,這一帶的高加索油田石油出口對於蘇聯來說極為重要。冷戰時期,憑借強大的國力,蘇聯開始考慮從黑海向外進攻。作為進攻的出發陣地,克里米亞的意義更加非凡。
雖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是蘇聯的衛星國。脆弱的土耳其是唯一阻擋蘇軍進入地中海的屏障,這個幾乎被蘇聯盟友包圍的對手實在沒有多少抵抗蘇軍的實際能力。因此,黑海在蘇聯眼中成為了同地中海一體的水域。
蘇聯冷戰期間在歐洲南線的主要任務,一是奪取地中海制海權,甚至在義大利、法國南部登陸,擊破北約的右翼。二是進一步向南,衝入西方世界的「油庫」 -- 中東地區。
冷戰期間,黑海艦隊不斷在地中海海域「刷存在感」。在1973年的地中海危機中,蘇聯黑海艦隊派出了相當數量水面艦艇直接加入地中海分艦隊,大批蘇聯援助物資和裝備就是從克里米亞的港口、機場起運,送往埃及和敘利亞的阿以戰場前線。隨著黑海艦隊和地中海分艦隊實力的不斷膨脹,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在黑海的霸業變得貌似空前鞏固,蘇聯的兩大戰略任務看來隨時可以實現。美國在80年代曾經制定過在沙特、伊拉克境內與蘇軍進行地面決戰的方案,後來的海灣戰爭運用的部分作戰方案就來自於這一設定。
1954年,為慶祝標誌著俄羅斯與烏克蘭「統一」的《佩裏亞斯拉夫條約》簽訂300周年紀念,感情充沛的赫魯曉夫一時興起將原來歸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牢不可破的友誼象徵」贈送給烏克蘭。這檔子事兒在當時看來也就是個左口袋進右口袋出的遊戲,畢竟俄羅斯與烏克蘭同屬蘇聯。但赫魯曉夫當時絕對想不到,30多年後蘇聯這個牢不可破的聯盟會分裂成15個國家。
但這一天還是到來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波蘭等東歐衛星國,獨聯體這一勢力範圍都無法得到保證,烏克蘭、格魯吉亞(喬治亞)等與北約、歐盟的地緣緩衝區紛紛爆發「顔色革命」,甚至鐵杆盟友白俄羅斯也一度表達了對莫斯科的不滿。南下中東或者西進義大利的作戰方案完全失去了意義。俄國必須再次把防禦作為首要的任務。
從長遠看,進一步歐化仍是烏克蘭未來政治走向的較大概率事件。一旦俄羅斯的勢力被親西方的烏克蘭清除出克里米亞半島。北約部隊就可能進駐塞瓦斯托波爾、刻赤等港口。在沒有緩衝區的情況下,那裏的北約駐軍就會如同一把利刃頂在俄羅斯的軟下腹。這樣的場面一旦發生,俄羅斯南北交通將受到直接威脅,俄也將面對自二戰以來最為嚴峻的地緣政治局面。
前面提到,高加索的石油早在冷戰時期就成為蘇聯的重要經濟支柱,今天這個支柱變得更加重要。而俄國一旦失去了克里米亞,這個支柱就會失去掩護,隨時可能被切斷,這是俄國絕不可能允許的事情。
在俄羅斯的精英眼裏,克里米亞半島絕不僅僅是個度假療養勝地,也不止於半島上數以百萬計的俄羅斯族同胞和以契訶夫、普希金為代表的俄羅斯文化積澱。慣於地緣緩衝區戰略的俄羅斯決策層非常清楚克里米亞的地緣政治意義,以至於克里姆林宮願意以出兵的方式來保衛這個面積與海南島相仿的半島,不讓其成為西方國家反俄的最前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