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萬科簽約中信出版開書店 社區商業平臺再裝“插件”

鉅亨網新聞中心


 商業模式

和訊房產訊息 從房地產開發商發展為城市配套服務運營商,這是進入而立之年的萬科給自己設定的一個新征程,並已經不遺余力的將之付諸行動。

3月31日,萬科和中信出版社簽訂合作協議,宣布將在萬科的大、中、小三級商業中全部引進中信書店,以豐富萬科商業的形態,並為萬科品牌帶來文化方面的新價值。這是繼第五食堂、菜市場、銀行、洗衣店、托老所、咖啡廳之后,萬科在社區平臺上琢磨出的新玩意。


套用時下媒體對其的一個描述,受到互聯網思維沖擊的萬科,正在忙於安裝“插件”。

很顯然,如何通過住宅進行經營產品的結構調整和版面,社區比小區提供了更好的可能性。在王石看來,“社區運營”遠比傳統的商業配套運營要高遠,這也是萬科近幾年來頻繁提到“社區”概念的本意。

“萬科現在從過去的小區建設現在轉成社區建設,小區和社區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差別很大,從院內到院外,從萬科品牌的小區過渡到鄰居,這個‘鄰居’甚至可能是附近原來作為對手的競爭小區。這樣的轉化這是萬科本身經營體系沒有的,你會和社會有更緊密的聯系,這個轉變實際上就是城市發展當中萬科扮演的角色。”

以下是現場精彩實錄:

q:萬科跟中信合作了之后,要做的是些什么事情?比如說想在社區里面做書店,那有沒有計劃?

毛大慶(樓盤):今天簽約書店看起來是個不大的事,因為我們在商業板塊上有很多規則伙伴,但是在商業合作伙伴的份量里面,我們非常希望引入一些帶有文化色彩的合作伙伴,這是一個大的背景。

現在我們的商業定位本身可能大家知道的也比較多,我們在萬科初期的商業定位里面,基本上都是圍繞社區的。大家看到的我們的形態可能不一樣,有社區的大型的綜合商業,還有社區的中大型的生活中心,還有社區的商業街或者社區的鄰里中心式的社區配套服務,就是我們所謂的“五菜一湯”,包括萬科的“鄰里家”模式。這三個模式我們都希望有一些文化色彩貫穿在里面。

這無論怎么講都是一個生意,也是一個商業模式,並不是說會變成一個公益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個里面有很多空間可以做,我們跟中信出版社和中信書店在談,希望他們把書店引入到我們的三種類別的商業里面,這三種類別我們都會引入他們的書店,但是引入之后可能形態會不一樣。

引入社區線上服務

q:萬科在推行社區服務的時候,會不會把它引入社區的線上服務?

毛大慶:我接著董事長的話說。我們給自己第四個十年,我們給自己原來在“綠色、卓越、領跑”這個定義上又加了一個定義,就是“城市配套服務商”。就是跟居民、跟社區、跟社會有關的,跟大家服務更密切的那些點,我們在找更多的點。從這三種商業、三級配套來講,我們現在最熱衷的恐怕真不是你們想的那種大盒子和大的購物中心,我們最熱衷的是兩類東西,一類是生活中心類的產品。

現在我們很熱心在搞的就是我們的社區商業,今年像北京(樓盤)、上海(樓盤)、深圳(樓盤)、杭州(樓盤)都會出現一批很有意思的社區型的商業,這就是直接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這里頭事實上我們說這是最可以用到移動互聯網思維的地方,跟客戶的黏性、接駁點是最近的。我們已經跟阿里巴巴的的淘點點在研究在社區里邊、在線上的如何跟我們的商業街里邊的所有服務,可以通過手機、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獲取它的服務,包括資訊。事實上我們是在社區內做一個閉環的線上的服務,難度並不大。現在我們更需要的是更好的把這個服務平臺先搭起來,有足夠的內容。這是一個要說的。

q:雙方的合作模式能否具體說一下?比如在三種商業里面怎么去分工,股權比例大概是什么樣的?

王石:大慶剛才提的一個概念對萬科來講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從小區到社區,不是說我們過去就沒有商業,但是有很大的差別,過去就是賣光了。現在從小區到社區很重要一點,我們把賣出去的租回來,我們賠著錢也要開。

現在我們到社區建設之后,基本我們這些商業都不賣了,就是來進行經營。萬科有主動權了,我規劃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也有這個問題,比如中信書店建了,開了就虧本,那我寧可不要,因為租金很便宜。很多地方其實比較小,很難盈利,甚至可以說我免租,我免租三年行不行,你先開起來。你三年之后,還很緊張,我繼續免租。總體是這樣的經營模式。

當然這里不是光一個書店這么簡單,比如說我們有這種專門提供鄰里服務的ngo組織,成為非常有活力的社區新型的、友好的鄰里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形成這樣的氛圍。有這樣的品牌,盈利能力是變弱了還是變強了呢?很簡單,一定會變強。

作為一個行業的領跑者,萬科對品牌的營造和對行業的示范,就是這樣。按照這樣的發展的前景,大家都希望房地產降價,我們看,可能嗎?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再一個資源分配大城市和小城市非常不均衡的情況下,怎么辦,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房子進一步的小型化。

當然了,不能最後成為蜂巢,更多的就是提供公共配套空間,使消費者在這樣一個高房價,大都市的情況下,能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給他們彌補在家里就是最基本的休息、居住,生活起居的功能,更多的提供公共空間,公共圖書館、交流室,公共娛樂室,這樣的形態應該說在北歐,日本一些城市嘗試在做,應該說前景很好。所以這種社區服務將來進駐的形態會發生變化,這是萬科未來的一個社區。

q:毛總以前講過要做四點半學習,剛才您也談到對教育比較多,是不是萬科會涉足教育?

王石:萬科不會涉足教育,教育會成為萬科涉及服務和其他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再解釋一下,萬科大學設計學院,大學來講,主要還是對精英的需求,你說你管一個圖書館就達到了知識的層面,是不夠的,顯然是互相,相得益彰,互為依托,這樣往前發展。比如說建立一個書店、圖書館,顯然只是社區的又一個支援。但是這個圖書館和我剛才說的萬科的圖書館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是完全分開的,那是進行普及啟蒙教育的,但是重點的是做中年以上可持續教育的。

萬科強調的社區學院,更多我們不是承擔基礎教育的,更多的是工作之后的,如何可持續的再教育。萬科的理念,我們的設計團隊給了另外一個概念,年齡沒有變,但是我們說的是中年的延長。顯然萬科的概念就是中年的延長,對社會還要做貢獻。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年輕人大學畢業以后,七八年以后再培訓都跟不上時代了,更何況60歲的時候。顯然萬科這種社區的培育,在理念上就是培育你對社會起作用,給社會做貢獻。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