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關注製造、MRO 與航空開發領域的成長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加坡, 2014年2月28日 /美通社-PR Newswire/ -- 亞太地區到2032年將以高達12820架的飛機訂單量成為最大的新型商用飛機市場。這一訂單量分別遠遠高於歐洲和北美這兩個通常表現良好且趨於飽和的市場的訂單量。
弗若斯特沙利文 (Frost & Sullivan) 亞太航太航空與國防實踐業務總監 Subhranshu Sekhar Das 表示:「該地區經濟型短途旅行的普及是這種強勁發展勢頭的主要原因。近期新加坡航空展 (Singapore Airshow) 取得的成果就是對此的進一步證明,其成交量達320億美元,大部分源於亞洲新興的廉價運營商希望滿足這種需求。」
飛機製造
航空製造業預計將從中獲得發展動力。在未來20年中,隨著新項目和參與者進入該市場,窄體和寬體飛機市場預計將達50億美元。該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將是由於資格認證引起的供應鏈准入問題。
該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龐巴迪 (Bombadier)、Embraer 和 Sukhoi 等大型公司,以及 Regio Aviasi Industri (Indonesia)、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 和 Hindustan Aeronautics (HAL) 等新興公司。
維護、修理和運轉 (MRO)
亞洲繁榮發展的航空市場還為 MRO 市場創造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因為更多的飛機需要維護服務。然而,這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尤其在供應鏈和庫存管理領域。為解決這種問題,SAP 公司將需要開發面向 MRO 業務的獨特模式,其次是 MRO 市場主要趨勢的發展。
他表示:「這兩大主要趨勢是傳統的 MRO 和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以整合商的角色採用全新業務模式,從而提供售後服務。這種變化得益於 OEM 參與度日益加大和技術日新月異。」
機場發展
亞太區將成為航空的中心。早在2009年,亞太已經超越北美,以6.47億人次的客流量成為最大的航空旅行市場
在這種積極的發展形勢下,機場發展也迅猛發展。然而,亞太區主要的基礎面臨容量限制,這種問題在新加坡和曼谷等數個主要亞洲城市的機場擴容與建設中得以改善。該舉措還將使消費者受益,因為機場在滿足容量需求和提升客戶體驗的目標之間尋求平衡發展。
Frost & Sullivan 亞太諮詢實踐業務全球副總裁 Chris de Lavigne 對這種發展持樂觀態度。
他則表示:「機場以對非航空創收管道的投資來加大對客戶至上的關注,例如停車場租賃、F&B 專賣店、零售店和其它娛樂乘客的方式。」
機場還尋求對各種領域開展投資,以幫助其克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這包括基礎設施開發、資訊技術和非航空營收。
訊息來源 弗若斯特沙利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