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比特幣留下了寶貴的貨幣改革思想遺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程實

總部位於東京的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本周二忽然停止運營,網上交易頁面無法登陸,主頁變成了一片空白,官方Twitter賬號的所有內容也都不翼而飛。Mt.Gox的壽終正寢,標志著比特幣走向了窮途末路。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比特幣的貨幣夢想和投資愿景已被粉碎,但對於經濟金融研究而言,紅極一時的“比特幣現象”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它對貨幣屬性轉換、貨幣職能演變、虛擬貨幣進化和貨幣體系改革的思想震撼和思想啟迪值得我們長久品味和細細考量。

“思想是塊泥土,隨著時日的變遷它被揉捏成不同的形狀”(《西線無戰事》)。時代,就是對思想最大的束縛,而打破思想的桎梏,就需要掙脫歷史的束縛,走出經典的局限,閱讀時代的變遷。對於什么是貨幣,經濟學家的認識也是不斷在變化。應該說,每個時代,經濟學家對貨幣的定義和理解都是有理有據的,但畢竟還超脫不了他們所處的時代。馬克思提出了“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金銀天然就是貨幣”的妙論,但他既沒看到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霸權地位崛起,更不會想象到由電腦里P2P軟件算出的比特幣會掀起一股熱潮。所以,理解比特幣留下的思想遺產,必須理解貨幣,而理解貨幣,則需要忘記傳統理論的表述形式,穿過時代觸摸理論的精神實質。

在筆者看來,貨幣有普及性、穩定性和清償性三大本質屬性。人們在接受一種貨幣之前,首先會考慮能不能用出去,而這個問題取決於有多少人已接受了這種貨幣,以及這種貨幣在多大程度上被應用於經濟活動之中,這就是普及性。人們在接受一種貨幣之后,還會考慮,這種貨幣的購買力能不能保障,如果購買力大幅下降,就會放棄這種貨幣,如果購買力大幅上升,則會窖藏這種貨幣,這兩種情況下貨幣的普及性都會受到普遍打擊,只有購買力變化不慍不火,保持長期穩定,人們才能安心持有、頻繁使用,這就是穩定性。此外,人們在準備由短期接受轉為長期使用一種貨幣之前,還要考慮,這是否包含一種長期承諾,無論未來發生什么不可預料的事情,持有貨幣就能得到相應的對價清償,這就是清償性。


貨幣的出現和消亡,都與這“三性”的變化息息相關,每一代貨幣進化的過程,就是這些特征先滿足、再破壞“貨幣三性”的過程。金銀的本質特征是“商品”,本身就有價值,而金銀作為貴金屬的價值就是支援其成為貨幣的底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底氣滿足了貨幣三性。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金銀作為商品的優點又變成了抑制其發揮貨幣職能的缺點。作為商品,金銀的物理分割是有極限的,全球經濟規模迅猛擴張引致了貨幣需求的急速膨脹,金銀作為實物的分割和供給遠遠不能滿足貨幣需求,貨幣普及性受到破壞。而各國借由國際貿易吸引金銀內流並窖藏金銀的趨勢,則進一步導致貨幣穩定性受到破壞。三性中有兩性受到打擊,金銀只好退出貨幣體系,回歸商品本位。

紙幣的本質特征是“信用”,國家用權力實現了紙幣的普及,並用主權信用保障了紙幣的穩定和清償。不過,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紙幣的使用受到局限,雖然“幣”不會滅亡,但以“紙”為媒的局限卻日益凸顯,紙幣的普及性受到沖擊。而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跨國界經濟活動漸趨頻繁,但以國家信用為背書的紙幣卻不是超主權的,受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貨幣匯率波動劇烈且頻繁,貨幣穩定性因主權的差異性而受到挑戰。此外,在次貸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背景下,全球貨幣政策在2008年至2013年經歷了三輪全域性寬鬆浪潮,貨幣的普遍、連續超發,也引發了世人對紙幣清償性的擔憂。

在紙幣的貨幣三性受到沖擊的背景下,比特幣的出現讓人振奮。比特幣最大的特征是“虛擬”,它不與任何現實有天然的關聯,這使其具有屏蔽諸多現實煩惱的優勢。它不與任何國家關聯,因此具有超主權性,這讓人們看到了完全規避紙幣匯率無謂波動的希望;它不與任何發行方關聯,且具有2100萬單位的天然發行上限,增量發行也有成本遞增的特點,這讓人們看到了完全規避紙幣超發風險的希望;它不與任何監管權威關聯,這讓一些人對其蘊藏的貨幣自由充滿了向往。不過,從貨幣三性出發,比特幣不僅現在不是貨幣,未來進化為貨幣的可能性也由於當下的炒作而受到致命打擊。就普及性而言,絕大多數人連比特幣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論普及了,而比特幣價格被炒得越高,其未來普及就越困難;就穩定性而言,缺乏必要的監管,缺乏對炒作的抑制手段,比特幣價格高起高落,完全不具備價值表征和財富儲藏的作用;就清償性而言,比特幣雖然是虛擬商品,但不像金銀那樣有內在價值,也不像紙幣有國家信用做背書,因此清償可能性幾近於無。

由此可見,比特幣不具有貨幣的本質屬性,比特幣被熱炒,只是世人對紙幣失望的另類表現。信用貨幣體系的確需要加強貨幣節操和內在約束,但由此對比特幣的貨幣進化寄予厚望,未免有些不切實際。比特幣突然出現和快速崛起的真正意義,並不是取代美元,更不是大賺美元,而是讓人們在危機混亂中看清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方向:加強貨幣發行的內在約束、削弱霸權貨幣的體系影響、尊重微觀群體的貨幣權力、滿足資訊時代的貨幣需求、體現平等多元的貨幣精神。也正是因為如此,比特幣就像一個從未來穿越到現在的精靈,它本身無力取代現在的貨幣,但它帶來的思想光明有助於世人走出信用貨幣體系的混亂和黑暗。(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