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不識陸兆禧 阿里依然處于馬云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02 11:48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阿里巴巴的ceo時,普哥硬是沒想起陸兆禧這個名字。作為電商分析師出身,普哥很慚愧,很多時候總是記不住陸兆禧這個名字;而普哥很多對互聯網有些了解的朋友甚至完全不知道陸兆禧,他們一直認為現在阿里巴巴的ceo就是馬云。

  普哥在2013年5月9日曾做過一個題為《誰在消費馬云》的簡單調查,在業界引起不小的討論;過去十年,馬云利用媒體的手法高超,而媒體消費馬云的熱情也一直高漲。自2013年5月10日馬云正式辭去阿里集團的ceo職位,至今大半年已經過去了,新ceo陸兆禧是否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普哥統計和更新了相關數據,殘酷的數據顯示不當ceo的馬云受到的關注反倒比以前更高,而作為新ceo的陸兆禧相比則星光暗淡。


  馬云依然是媒體寵兒,陸兆禧星光暗淡

  中國知網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知識庫,具有一定權威性;在中國知網文獻下選擇“篇名”檢索“馬云”和“陸兆禧”可得出兩者的相關數據。考慮到有重名的因素,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而不同時間段搜尋的結果也有差異,但大致能反映兩者受媒體的關注度。

  數據顯示,馬云常年以來一直是媒體的寵兒,歷年都有上百篇以他名字為篇名的文章被發表;而相對應的是陸兆禧較少被報導,直到2013年確認陸兆禧將接任阿里集團ceo后他才開始受到一定關注,截至2013年底,以陸兆禧為篇名的文章有34篇,但和馬云349篇的數量相比依然有極大的差距。馬云雖然辭去了ceo職位,但在阿里重大事件上依然發揮主導作用,其媒體關注度在2013年達到了歷史新高。

 

  具體到各家媒體發布的以“馬云”和“陸兆禧”為篇名的文章,《it時代周刊》、《第一財經日報》和《21世紀經濟報導》三家媒體歷年積累發布的文章位列前三,《證券日報》、《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中國企業家》和《北京商報》也都排名靠前。相對應的,與陸兆禧有關的文章大多是在2013年以后,《中國經營報》和《北京商報》排名靠前,數量上和馬云的文章相比相差很遠。

 

  陸兆禧沒能擺脫馬云的影子

  從上面的數據和我們日常的感覺可以得出,很顯然辭去ceo的馬云依然影響力巨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陸兆禧只是名義上擔任ceo。菜鳥網絡、和港交所較量、雙十一站臺、推來往斗微信,一系列的大事件都主要是馬云代表阿里集團在發揮影響力。至於陸兆禧,2013年確實沒讓人聯想出多少大事,阿里依然處於馬云時代。

  從人格魅力上看,不管外界是批評還是褒獎,馬云無論從形象還是談吐都令人印象深刻,經常爆出他的一些內部信和管理思維往往成為各方關注焦點;而長期作為馬云小弟的陸兆禧則顯得無趣很多,演講能力和言語形態都平平淡淡。對於外界的媒體和普通大眾來說,一個無趣的ceo確實難以被描寫和記住;對於阿里內部來說,一個在精神上能激烈員工的領導會更得人心。馬云的高調對陸兆禧的沉悶,無論外部還是內部都留下的是馬云的影子。

  從中國不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制度看,馬云作為阿里的創始人,享有的地位和聲譽在有生之年估計很難被人取代。陸兆禧不是創始人,甚至不是“十八羅漢“之一;按照阿里的合伙人制度,陸兆禧雖然屬於合伙人之一,但其更像是職業經理人,按老板(馬云)的意思做事也就成為第一準則。而且,相比彭蕾、蔡崇信、張勇等強勢大佬,陸兆禧並沒有樹立權威,必須借馬云才能進行管理,這樣決定了其擺脫不了馬云的影子。

  當然,阿里這家高調的企業,如果總是由董事長站臺,未必是一種健康的形態。馬云性格突出,辭去ceo職位的一個考量是減少他本人和外界的直接衝突,但之后他並沒有刻意保持低調。而且,馬云曾因為支付寶股權事件備受美國資本市場批評,辭去ceo后又因王林事件、南華早報事件、及與港交所博弈事件而受到不少批評。按著名自媒體葛甲老師的話說,馬云已經信譽破產,阿里巴巴下一步應該與馬云進行切割。

  目前,尚未看出陸兆禧會做出違背馬云意愿的決策,唯一有些變化的是,傳言公關驅動的阿里集團在馬云卸任ceo后,砍掉了近一半的公關預算;媒體現在批評馬云的行為不會像以前那樣會受到阿里強大的公關壓力。不管怎樣,這算是陸兆禧時代的一點小變化。

  聲明:請尊重原創,轉載文章,請務必注明一下資訊:“本文作者黃淵普,o2o第一自媒體,億歐網聯合創始人;私人微信號yuanpuhuang,歡迎添加關注,添加時請注明 [姓名+公司+職位] 方便備注,十分感謝!”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