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樂見余額寶發揮“鯰魚效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26 09:38
◎郭田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余額寶的“鯰魚效應”逐漸顯露出來,持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國內銀行存款中,除了協議存款利率是放開的,其他利率都是被管制的。協議存款利率是完全市場化的,是各機構之間互相議價得到的市場化的價格。余額寶對接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目前能有6%這麼高的收益,也是銀行在議價過程中願意給出這麼高的協議存款利率,因為銀行願意要這個錢。余額寶的收益與市場利率不是因果關係,余額寶推高市場利率從而轉嫁到老百姓貸款利率上是有失偏頗的。
銀行為什麼願意要這個錢?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去年底和今年初,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一度比較緊,確實需要資金;第二,銀行有更高收益的渠道向外放貸款,銀行是不會虧錢的,銀行願意要,必定有人願意接,付出更高利率的融資成本,比如有些房地企業,融資成本比這個要高很多,有人願意要。
銀行融資成本升高了,但事情的起源不能怪余額寶,在制度上,管制利率和協議存款利率之間存在無風險套利空間。可能利率本來就應該這麼高,只不過現在是在利率管制,沒有放開的情況下,所以利率才那麼低,如果充分市場化,老百姓本來就應該得到更高的利率。只是現在用余額寶這種方式,使老百姓得到了本來就應該得到的東西。
現在看來,余額寶不但使銀行急,央行也要進行反思,利率市場化了這麼久了,一直不見成效。余額寶對利率市場化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對整個金融業的創新發展,起到了很強的倒逼作用。余額寶實現了去年馬雲所講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現在看來,余額寶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鯰魚效應”,改變不合理的融資制度效果正在初顯。對於公,余額寶使公得到了本來就應該得到的東西,如果銀行利率市場化,余額寶的套利空間也就消失了。
銀行自己或許是沒有動力做余額寶的,銀行如果做的話,就等於自己抬高自己的經營成本,但自己不做又不讓別人做,這是不對的。余額寶給我們兩個重要提示:第一,要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第二,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也要提高自己品的創新能力,利用互聯網手段,做一些類余額寶的創新品。
余額寶的意義從社會層面來看,讓百姓福利得到了提升;從金融變革層面來看,使金融業的競爭更加劇烈。一方面,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要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制度建設和風險控制能力要加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