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左右為難的烏克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26 08:37


左右為難的烏克蘭(葉柏毅報導)

烏克蘭最近的情勢發展,急轉直下,原本才與反對派簽了協議的亞努科維奇,一夕之間竟然被國會罷黜,霎時從一國之尊的總統,成了東躲西藏的喪家之犬。這樣的發展,終於讓亞努科維奇背後的影武者「俄羅斯」明白表態了。「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就說,俄羅斯官員承認,烏克蘭的政局演變到現在,對莫斯科方面來說,無疑是一場「大挫敗」,而且可能讓未來烏克蘭的新政府,更加親近西方。這段話明白點出了,烏克蘭問題其實不只是經濟問題,還有更深層的歷史與國際政治角力問題。那麼,我們要如何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烏克蘭問題呢?


如果因為最近由於烏克蘭問題延燒,而開始對烏克蘭稍有瞭解的人們,或許會知道烏克蘭的首都叫「基輔」。事實上,烏克蘭以「基輔」與「聶伯河」為界,可以分成「東烏克蘭」以及「西烏克蘭」。東烏克蘭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衰落之後,被俄羅斯帝國給奪了下來,從那時開始,俄羅斯帝國就一直把東烏克蘭劃歸為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如果從歷史與宗教的角度來看,東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認同是比較深的。而西烏克蘭則是與波蘭、奧匈帝國的關係較近。一九二二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而那個時候,「西烏克蘭」還是波蘭的一部分。之後,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次大戰爆發,波蘭遭到分割佔領,蘇聯趁機奪下西烏克蘭,再東烏克蘭合併,蘇聯旗下的「烏克蘭共和國」,就此成立。簡單來講也就是說:現在的烏克蘭,原本是東西兩塊地方,之所以會合在一起,完全是前蘇聯給造出來的。

在瞭解到這一點之後,再想進一步認識這次烏克蘭內部衝突的深層因素,就比較容易了。因為簡單來講,東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認同比較深,而西烏克蘭卻是比較嚮往西方世界的。所以,可以說,從以前到現在,烏克蘭問題,一直就是東西兩方的拉扯。一方面,俄羅斯從頭到尾就把烏克蘭認為是自己的禁臠,他們從來就不認為烏克蘭是個獨立的國家;再加上現在是大俄羅斯主義的普丁當政,普丁對烏克蘭可說下了重手。因為從現實上來說,烏克蘭在經濟上,對俄羅斯的依賴極深。烏克蘭的出口市場,三分之一在俄羅斯,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口,也佔了百分之二十,雙方的經貿往來,極為密切。對烏克蘭來說,更要命的是,烏克蘭百分之八十的天然氣,都要靠俄羅斯供應,只要俄羅斯稍微耍個脾氣,天寒地凍的烏克蘭就開始叫苦連天,事實上類似的消息,過去幾年來時有所聞,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經濟關連,就是這麼密切。

然而,年輕一代的烏克蘭人,已經厭倦了這一點,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他們已經膩煩了烏克蘭總是被看成是俄羅斯的小弟,完全沒有自主性。加入歐盟,對烏克蘭的未來會不會更好,年輕的烏克蘭人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的是,他們更討厭俄羅斯動不動就要對他們下指導棋,告訴他們該怎麼走,該怎樣做;他們要的,是要當一個真正獨立自由的國家。這就是為什麼,傳遍全球的「I am a Ukranian」影片中,少女尤莉雅在裡面大喊說:「現在已經不是蘇聯時代了。」這句話道出了年輕一代烏克蘭人,有多麼厭惡動不動就對烏克蘭頤指氣使的俄羅斯。為什麼這次烏克蘭會開始暴動?就是因為出身東烏克蘭的亞努科維奇,當初為了搶得總統大位,先答應民眾,他上台之後,烏克蘭會與歐盟有更密切的連繫。可是,不管是因為亞努科維奇出身東烏克蘭也好,或是他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強大壓力,總是令人沒想到,他一當上總統之後,竟然可以無視自己先前曾經信誓旦旦答應選民們的政見,怎麼不會讓對融入西方世界抱持高度期待的烏克蘭民眾們大失所望,乃至走上街頭,連續抗爭長達三、四個月,除了經濟之外,恐怕這才是主要原因吧。

在烏克蘭危機發生之後,烏克蘭當權派與俄羅斯氣急敗地說,這都是美國、歐盟與西方世界的陰謀。如果說歐美國家沒有介入,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太重要,烏克蘭算是俄羅斯抵禦歐美的重要屏障,而對西方國家來說,如果能夠影響烏克蘭,就可以阻絕俄羅斯再起的可能性。不過,對這一代的烏克蘭人來說,他們所要的,其實很單純,就是想要有一個真正能夠獨立自主的烏克蘭。但是在歐美與俄羅斯的相互拉扯之下,這一點又註定難以達成。對現在的烏克蘭來說,它的處境簡單來講,就叫「左右為難」。他們不想做俄羅斯的小弟,但難道未來就不會再被歐美所挾持嗎?而且以普丁的作風,烏克蘭就算選出一個新政府,恐怕普丁還是不會善罷干休。烏克蘭的境遇,正完全說明了什麼叫「兩大之間難為小」,這也只能說是歷史與地理,所造成的宿命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