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東北林彪為何迅速扭轉守勢:蘇方援助大量武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18 08:39


沈陽的收復是東北國民黨軍軍力崩潰的終曲,而遼沈戰役之前,國共東北的攻防態勢其實早已徹底換位。國民黨部隊從1945年進入東北到1946年連克本溪、四平,占領長春,戰績和士氣一度達到頂點。但誰承想到此后兩年,國民黨在東北的戰爭機器竟如大雪崩般迅捷潰散。

蔣介石的誤判


有軍事學者認為,國民黨在東北的潰敗,轉折點可追溯1946年5月30日。那一天,蔣介石和國防部部長白崇禧抵達剛被國民黨軍隊攻占不久的長春。

"得長春者得東北","得東北者得天下"。民間的讖語到底對國共雙方統帥有多大心理影響不得而知。反正在蘇軍撤離、國民黨接收后不到幾小時,長春這座前偽滿洲國"首都"、東北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就在撤退蘇軍的緊密配合下被民主聯軍攻克。國民黨再次拿下長春后蔣介石親臨此地,可見長春對國共雙方軍事、政治價值之重要。

當天在與杜聿明、鄭洞國、孫立人、廖耀湘、陳明仁等國民黨高級將領會見時,蔣介石問手下將領:共產黨軍隊的戰術和江西時代比,有沒有什么進步?

當時,林彪的精銳部隊沒能抵擋新六軍、新一軍等精銳部隊的正面攻勢,所以對於蔣介石的提問,國民黨將領們回答:無論此前四平之戰還是本溪之戰,共軍並沒表現出多少實力。

此后的歷史證明,這是一句真實的謊言。

其實,經歷8年敵后殘酷抗戰洗禮的共產黨軍隊,其戰斗力早已被美國政府所洞悉。美國人早就意識到,蔣介石如果發動全面內戰,他的政權可能會招致慘敗。當時調停國共談判的馬歇爾因此曾竭力阻止蔣介石用武力解決問題。遺憾的是,當時無論蔣介石還是毛澤東,其實都沒有完全掌握對方的真實戰斗力。

東北最初的交手,應該說,給雙方帶來了與事實正好相反的誤解。在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交火中,林彪手下四縱吳瑞林的主力包圍了廖耀湘新六軍22師一部,猛攻一夜,傷亡數千,竟根本無法撼動對手,只得被迫撤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軍。"復仇的心態,反映的是共產黨部隊吃虧在先。

懷疑共產黨軍隊及其統帥戰斗能力的不僅是國民黨人。林彪很快以戰區統帥身份,親率兩個師圍殲國民黨十三軍一部於秀水河子。但殺雞用牛刀的小勝后,隨之而來的是錦州、本溪、四平和長春等城市的一連串陷落。當時連林彪的老部下也開始懷疑這位在蘇聯養病8年的常勝將軍在一路下令放棄四平、長春,"逃"過松花江后,是不是已經"不會打仗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1946年的5月30日,東北所有戰況和國民黨將領的陳詞,才讓蔣介石做出了一個令他無法回頭的錯誤判斷:共產黨和林彪的部隊不過如此!由此,他最終確定"用武力解決中共"的決心。1946年6月26日,全面內戰爆發,馬歇爾的調停計劃徹底失敗。離開中國之前,這位未來的美國國務卿曾預言,美國納稅人的金錢由此都將徹底浪費。

東北的戰略價值

這是令人驚訝的洞悉力。看看國共雙方調往東北的將領,全都是名震中國的一時之選。共產黨方面日后出了林彪、羅榮桓兩名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則多如過江之鯽。國民黨方的杜聿明、鄭洞國、衛立煌、梁華盛、孫立人、廖耀湘等也都聲名顯赫。共產黨派往東北的部隊,幾乎抽調了華北、山東和新四軍半數的主力,而國民黨則將五大主力中的新一軍和新六軍調往東北,其余的十三軍、七十一軍等全都是蔣介石嫡系精銳。東北戰場,在國共心目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東北的戰略價值,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時就已經向全黨做了戰略性闡述。毛澤東意識到,共產黨人雖然在抗戰中建立了眾多根據地,但這些根據地分散,缺乏工業,基本處於國民黨包圍中,難以穩固。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其實情非得已。而東北作為中國當時唯一實現了工業近代化的地區,擁有巨大的工業和農業經濟潛力,還是國共兩黨實力的真空地帶。"我們要爭取城市,要爭那么一個整塊的地方。如果我們有了一大塊整個的根據地,包括東北在內,就全國范圍來說,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有了基礎,有了鞏固的基礎。""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東北的另一個重要戰略價值就是緊靠蘇聯。南可攻,北可退。

歷代中國沒有一個王朝能北伐成功,這個史實不可否認會對所有人產生某種心理暗示。但毛澤東和蔣介石這樣的政治領袖怎能忘記,正是在蘇聯的軍、政支援下,國民黨人才能夠聯合共產黨人,建立起以黃埔軍校為代表的軍事力量,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同樣如果不是蘇聯紅軍出兵東北,關東軍也不可能在1945年8月9日到31日區區23天內便土崩瓦解。

誰靠近蘇聯,便能夠依靠、或者阻止對方依靠這樣一個強大的力量。從地緣戰略上,從華北到西北的中國北方國境分別為國民黨傅作義集團、青海寧夏的馬步芳集團所控制。過去紅軍曾派遣西路軍西征,試圖打通和蘇聯的聯系,正是為了在西北的苦境中尋求國際支援。一旦國民黨控制東北,將徹底切斷中蘇聯系的可能。此后國民黨不但在擁有美援之余,還能接收東北的日軍物資,更重要的是將進一步強化其中國正統政府的身份,迫使蘇聯逐步停止對中共提供任何方面的援助。毛澤東也不會忘記,抗戰中蘇聯提供的2億多美元的直接軍事援助,基本上都被當時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國民政府所得。

共產黨全國調兵

相比國民黨,共產黨進入東北有兩大優勢。

政治和意識形態上,蘇聯對於共產黨軍隊進入和接收東北提供了相當多的便利,美軍對國民黨的支援讓蘇聯人在交接和撤軍后期強化了這一作為。在地理上,共產黨的優勢則更明顯。日本投降時,國民黨軍隊基本被日軍壓制在西南地區,遠離東北,共產黨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卻遍布華中、華南和華北各地。尤其是晉察冀、冀熱遼和山東等根據地,有的距離東北不過咫尺之遙。

重慶和談次日,劉少奇便按照毛澤東臨行前的部署,電告晉冀魯豫分局和山東分局,以義勇軍和東北軍的名義非正式秘密進軍東北。中央的全盤計劃,是從華中和華北根據地抽調100個團的干部,通過各種渠道和路徑,甚至化裝成勞工進東北。

1945年8月11日,八路軍總部正式發出向東北進軍的指令。冀熱遼軍區抽調超過8個團的兵力共1.3萬人率先挺進東北。9月11日,中共中央調山東4個主力師共12個團近3萬兵力進東北。9月23日,新四軍最精銳的三師七旅,包括其他部隊在內共3.5萬人,也在黃克誠率領下開赴東北。其余包括從陜甘寧、晉綏、晉察冀等多個根據地先后派遣部隊,從陸路和海路,通過蘇軍防區進入東北。所有進入東北的共產黨武裝在當年10月31日統一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在次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共產黨的全國調兵,確切說是一次戰略大轉移。毛澤東的高明之處在於,調兵東北的同時,順勢化解了南方解放區的困境。他利用重慶和談達成的協議,將出關的部隊從華北和山東調入,由此留下的兵力空虛則由江南根據地新四軍部隊北上山東填補。江南根據地孤懸敵后,生存一直非常困難,毛澤東此舉不但在政治上給了國民黨一個讓步,贏得全國輿論的支援和同情,還將處於江南國民黨重兵包圍中的新四軍主力救出死地。這個戰略不但高明,而且隱蔽,所有戰略區兵力和領導的交接都在極度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為此,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甚至打扮成商人前往山東,和山東根據地統帥羅榮桓交接,其目的正是為了避免國民黨判斷出中共一箭雙雕的戰略意圖。

沈陽的收復是東北國民黨軍軍力崩潰的終曲,而遼沈戰役之前,國共東北的攻防態勢其實早已徹底換位。國民黨部隊從1945年進入東北到1946年連克本溪、四平,占領長春,戰績和士氣一度達到頂點。但誰承想到此后兩年,國民黨在東北的戰爭機器竟如大雪崩般迅捷潰散。

從山海關到四平:獨霸東北計劃的放棄

解放軍軍史顯示,1946年1月14日,東北民主聯軍全部實力是319537人。當時擁有各種長短槍134861支、輕機槍3314挺、重機槍697挺、小炮1135門、其他火炮303門。兩相對比,在秀水河子一戰中,包括林彪在內的民主聯軍高級將領才第一次見識到國民黨軍能發射燃燒彈的迫擊炮等先進裝備。秀水河子戰后的繳獲顯示,國民黨主力十三軍一個營擁有的野炮、迫擊炮、火箭筒,以及輕重機槍的配備,超過民主聯軍部隊一個團的火力。而此后通過海運抵達東北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新一軍、新六軍的裝備,則更強於十三軍。

這樣的兵力和實力對比,通過實戰觀察,毛澤東最初試圖獨占東北,把東北變成最大、最穩固解放區的意圖被迅速放棄。此前共產黨部隊雖先於國民黨軍隊前往東北,但當蘇北新四軍部隊歷時兩個月強行軍抵達山海關附近時,國民黨第一批主力嫡系十三軍,已經由美軍海運,提前20多天占領了山海關。在杜聿明的攻勢下,林彪的疲師只能先后撤出興城、葫蘆島和錦州,讓出遼西走廊,致使后來的共產黨部隊只能從喜峰口和冷口繞道進東北。

初戰已經向林彪顯示,通過強行軍抵達的共產黨部隊極度缺乏武器彈藥和被服糧食等物資,其火力根本無法和國民黨精銳部隊正面對抗。這讓杜聿明一度困惑為何找不到共產黨主力決戰。原因其實沒那么復雜林彪意識到他那些缺兵少槍的部隊只要和全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王牌部隊打幾次消耗戰,便將消耗殆盡。隨后,隨著杜聿明打通從華北到沈陽的頻道,毛澤東試圖獨占東北的計劃很快改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準備"背靠蘇聯、朝鮮、外蒙、熱河,創造強大的根據地"。

在東北農村根據地尚未鞏固的情況下,共產黨很快意識到,需要通過有限的戰爭來爭取停戰,贏得喘息的機會。

共產黨避免決戰的另一面則是進行一場特殊而重要的軍事行動:剿匪。從初入東北到1946年3月,為配合土改,民主聯軍部隊東北全境共進行較大的剿匪戰斗212次,共斃傷俘虜土匪78495人,繳獲數千槍支。東北的土改直接動搖了土匪的生存基礎,剿匪不僅得到了給養,而且穩定了土改成果,讓大批農民加入到民主聯軍的行列。

四平之戰,解放軍戰史的數字顯示,民主聯軍共傷亡8000多人,黃克誠、鄧華等多個主力部隊基本喪失戰斗力。而在從四平向松花江以北的撤退中,民主聯軍不但放棄了除"南滿"、遼東等極少數根據地外,松花江和長白山以南所有地區,還在撤退中再次損失和掉隊約5000人。但國民黨之后卻很快發現一個他們無法消除的困惑,那就是,在國民黨精銳部隊戰斗力逐步消耗衰退的同時,共產黨的部隊卻越打越多。戰后官方統計的數字很好地解釋了這背后的奧妙:在1948年11月遼沈戰役結束前3年,全東北參軍人數超過100萬人,這還沒有包括國民黨軍被俘后加入到共產黨部隊的數十萬人。而國民黨部隊在東北人數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剛剛湊滿百萬。

隔江對峙和轉折點

林彪率軍撤到松花江北岸,也是他軍事威望的歷史低點。毛澤東此時一紙電令,反而將東北黨政軍大權進一步集於林彪一身。善於用人,用人不疑是毛澤東最厲害的一點。共產黨在"北滿"和"南滿"的全盤戰局反而可以統一部署,這是"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得以實現的基礎。此時國民黨東北軍事統帥杜聿明卻指揮不動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后者因為和廖耀湘爭功,多次違背杜聿明的作戰指令,讓林彪得以從四平脫身。杜聿明更想不到,日后蔣介石會讓一個無能而自負的陳誠來東北,目的則是接收自己打出來的"成果"。

黃埔一期的杜聿明可以說是國民黨數一數二的戰將,其戰略水準和決斷能力或許不比黃埔四期的師弟林彪遜色多少。他也敢違抗蔣介石指令,越過長春外圍的國共心理停戰線,將林彪一直追到松花江北岸,讓林彪部遭受重大損失。杜聿明其實清楚地意識到,任何情況的休戰對於共產黨來說,都是比國民黨更有利的喘息和重振之機。

進入東北初期,杜聿明率領兩個軍的兵力就從山海關一路向北,幾乎兵不血刃地攻克錦州。半年后,他率領包括新一軍和新六軍在內的7個軍兵力,卻多次攻打本溪失敗。雖然最終在他領導下,廖耀湘指揮新六軍戰術得當,先后攻克本溪和四平,但國民黨軍已是損失慘重。杜聿明意識到,時間的天平更加有利於共產黨一方,而不是自己每一次喘息,共產黨部隊的恢復能力都使他們變得更加難以對付。杜聿明的判斷是準確的,但追擊到松花江畔后,他的部隊也已是強弩之末。隨后15天的協議停戰,4個月的實際停戰,他只能接受這一現實。

1946年10月19日,杜聿明調集8個師共10萬人馬,兵分三路進攻民主聯軍"南滿"根據地。這是共產黨軍隊當時在東北松花江和長白山以南碩果僅存的根據地,其作用是牽制國民黨軍北進。共產黨主力不過第三、第四縱隊,實力僅相當於兩個師,卻在新開嶺丘陵地帶果斷包圍孤軍冒進、號稱"千里駒"的國民黨第二十五師。部隊在韓先楚指揮下,不惜以重大傷亡的代價,換取全殲二十五師這支曾參加過遠征軍的國民黨嫡系主力,創造了在東北戰場第一次全殲國民黨一個整師的戰例。

不過東北戰局並未能如此輕易逆轉。隨著林彪大軍北撤,位於"南滿"的共產黨偏師也被迫撤退到長白山這個地理上的絕境。1946年12月,鄭洞國再次率6個師的兵力進攻"南滿"根據地。部隊為了開辟戰線,派遣"四縱"深入國民黨后方"安東-沈陽"一線作為牽制,林彪的大軍也開始在次年1月趁松花江封凍,主動渡江南下,迫使杜聿明抽調進攻"南滿"的部隊迎戰,才緩解了圍困"南滿"的壓力。

對於國共雙方來說,東北嚴酷的氣候是共同的敵人。共產黨最初的主力多數來自南方,國民黨軍隊甚至來自更遠的滇緬戰場。不過后者裝備更好,相比之下,當"四縱"準備南下安沈路作戰時,陳云和肖勁光甚至要發動留守臨江的"三縱"官兵脫下冬裝,支援挺進敵后的"四縱"官兵。國民黨軍隊無法想象,就是這樣,共產黨軍隊還會在零下3~40攝氏度的嚴寒中長途奔襲,反復渡江作戰。林彪親自渡江指揮部隊,進攻懷德小城駐守的國民黨新一軍一個團。東北民主聯軍就這樣,在艱難中反復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分散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杜聿明的軍事機器就這樣,開始在1946年的寒冬中一點點被侵蝕。

毛澤東在給東北局的電報中曾興奮地展望了林彪集中優勢兵力,圍點打援的戰術。"......只要你們能用一切方法,將杜聿明現有力量加以削弱,例如平均每月殲敵一個師以上,一年內殲敵十二個師以上,就可能使自己轉入有利地位。如此打兩三年,就可以從根本上轉變敵我形勢,並建立鞏固根據地。"從此后戰況看,毛澤東的預期與其說是樂觀,不如說是保守兩三年后已經不是鞏固根據地的問題,共產黨部隊那時已經將蔣介石集團趕往台灣。

戰局中的加速轉折,除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民主聯軍的英勇善戰,也不能不再次提到蘇聯的援助。共產黨最初進入東北的部隊曾聽說東北有大量日本遺留武器,為此許多北上部隊將武器彈藥留給留守部隊和沿途經過的根據地。到了東北,許多部隊才發現日軍遺留的裝備被蘇軍控制而不得。1946年撤退到松花江以北的共產黨軍隊於是開始組建兵工廠,並和蘇聯接洽,就此大量接收了蘇式和日本遺留武器裝備。尤其是從蘇聯獲得的大口徑火炮,讓林彪得以迅速組建一個炮兵縱隊。

林彪三下江南,最初也有圍攻德惠而不克,此后便有一次圍殲陳明仁七十一軍兩個師。有一天駐守懷德小城的新一軍90團守軍發現,過去靠人海戰術作戰的共產黨部隊,突然擁有了比自己更強大的炮火。而每次攻城時民主聯軍不惜彈藥的轟擊,則開始讓國民黨官兵擁有優勢火力的心理優勢徹底瓦解。

林彪轉守為攻

1946年處於戰局困境中的杜聿明,曾和副手鄭洞國進行模擬兵棋推演。杜聿明認為,如果林彪從5個方向開始反攻,國民黨軍的形勢將無法逆轉。1947年5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果然以杜聿明所預測的五路同時發動攻勢,兵力不足的國民黨軍疲於應付,東北攻守之勢開始轉換。

陳明仁回憶他當時在四平城頭看到東北民主聯軍攻城炮火之猛烈,他20多年的戎馬生涯中竟從未曾見。他可能還不知道林彪大軍在進攻懷德這樣的小城時,就動用了一個主力縱隊"二縱"(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前身)和數百門大炮。國民黨在東北擁有的火器優勢開始不復存在了。

兵力優勢同樣如此。1947年陳誠抵達東北,將杜聿明和熊式輝的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后,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將東北國民黨兵力擴充到14個軍,4個兵團共54萬人。與此同時,東北民主聯軍也將大批地方武裝編入到野戰部隊。當年9月,陳誠指令剛從蘇北和華北戰場抵達的部隊進攻錦州以西的冀熱遼根據地時,民主聯軍的部隊已經擴充到9個縱隊,共27個師,另有10個獨立師和2個騎兵師,還組織了一個炮兵司令部。29萬人的主力部隊和22.7萬人的地方武裝,在總兵力上已經和國民黨軍旗鼓相當。

這個均勢不過"保持"了僅半年。1947年林彪的秋季攻勢結束后,東北民主聯軍政委羅榮桓在《教師爺滾蛋了》一文中,幾乎是清算了陳誠抵達東北后的損失。5個月時間,陳誠喪失了18座城市、550萬人口和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損失了包括30名將官在內的13萬部隊。僅僅在1947年9月14日到11月5日的50天內,國民黨軍就損失6.9萬人,喪失15座城市。這種潰敗用大雪崩來形容毫不為過。陳誠不得不通過其夫人游說宋美齡和蔣介石,最終逃離東北。

到蔣介石第三次東北易帥於衛立煌,國共東北版圖也發生了改變。國民黨軍從過去占領松花江以南的大片區域,變成孤立於沈陽和長春等24座大中城市。秋季攻勢結束后,東北民主聯軍改名為東北人民解放軍,毛澤東的意圖已經躍然紙上。林彪也不給衛立煌喘息之機,持續在零下30攝氏度嚴寒中發動冬季攻勢。到冬季攻勢結束后,國民黨軍隊已經僅存於長春、沈陽和錦州三大"孤島"。

遼沈終曲

1948年的冬季攻勢后,東北野戰軍實力幾乎相當於共產黨所有其他部隊主力的總和。東北野戰軍從1945年入關時的數萬人,僅用3年就發展到12個縱隊36個師,另有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和1個坦克團,總兵力70萬人,加上地方武裝后則躍然百萬。替陳誠收拾爛攤子的國民黨名將衛立煌,此時只能率領30萬兵力駐守沈陽。國民黨在東北的另外兩個孤島,只剩下鄭洞國在長春的10萬兵力和范漢杰在錦州的15萬兵力。

4個兵團,14個軍,共44個師,總兵力不過55萬人的國民黨軍,此時已經完全喪失和東北野戰軍進行野戰的能力,完全喪失戰略機動能力。其頹勢和敗相,堪與300年前明軍和清軍的戰力作一比。

此時蔣介石的戰略也從過去要將共產黨逐出東北,改為試圖將主力撤往關內。不過此時毛澤東已經不滿足於奪取東北了,他意識到東北的迅速勝利,將會在未來一年內促使全國解放,為此必須阻止衛立煌部隊撤回關內,將其全殲於遼沈。而此時遼沈戰役的核心問題就是長春、沈陽和錦州國民黨這三大軍事集團,到底先打哪一個。作為戰區統帥,林彪謹慎地選擇了長春。以東北野戰軍的實力,由北向南逐一攻克,不失為穩妥而不敗的規則。而毛澤東則督促林彪選擇最南的錦州,他的目的是要提前結束全國戰爭。

早一年或晚一年,中國革命的勝利或許不可逆轉,但中國戰局不可能不受到國際變化的影響。1950年朝鮮戰爭便阻隔了中國全國解放的進程,顯示毛澤東的擔憂多么有遠見。選擇錦州,怕的正是解放全國的進程夜長夢多。國民黨錦州守將范漢杰后來回憶,毛澤東的選擇,是令雙方所有將領都意想不到的神來之筆。初攻長春不利后,在毛澤東的督促和羅榮桓的建議下,林彪最終選擇對長春"長圍久困",同時大軍南下,才有錦州守軍范漢杰集團在30個小時內的速敗,和鄭洞國困守長春數月的饑餓悲情。

歷史學者和后人今天會感懷於長春被圍帶來的饑餓和民眾傷亡。或許也不應該忽視,戰爭從來就不乏殘酷和傷亡的。毛澤東選擇攻打錦州,也加速了東北的解放,減少了戰爭曠日持久給人民帶來更大的生命、物質和心理傷害。錦州的土崩瓦解和鄭洞國的投降最終讓沈陽國民黨軍的最後一個戰略機動兵團廖耀湘兵團,試圖從海上突圍。或許是冥冥中有天意,在林彪大軍於遼西圍殲廖耀湘集團的戰斗中,東北解放軍三縱七師二十一團三營神奇地抓住國民黨3個軍接防的疏漏,以一個營的兵力滲透到了國民黨軍核心陣地。

1948年10月26日凌晨3點到6點,不到3小時,三縱一舉摧毀廖耀湘兵團的前線指揮所和3個軍部。國民黨在東北最後的數十萬大軍頓時在距港口不過百公里的遼西平原陷於群龍無首。52天的遼沈戰役用一場東北3年戰爭中最大的圍殲戰,為國民黨在東北地區的崩潰譜寫了終曲。此時距1946年5月30日蔣介石抵達長春,不過兩年零2個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