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捷科技深陷償債危機事件的點評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事件: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捷科技”)曾作為6家發行人之一參與上海楊浦中小企業2011年第一期集合票據(以下簡稱“11楊浦SMECN1”)的發行,其發行金額為1億元; 2014年1月3日發布公告稱出現流動性緊張,恐無法按計劃償付該集合票據。
中債資信點評(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高級分析師林華):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捷科技”或“公司”)成立於1999年,最初業務以汽車設計及樣車試制為主,由於國內合資品牌整車企業更傾向於自行開展汽車設計或外包給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汽車設計公司,同捷科技的主要客戶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整車企業。但近年來一方面自主品牌整車企業由於合資企業產品線下探及價格下降面臨劇烈競爭,整體市場占有率下降;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整車企業也不斷提高其新推出車型檔次,汽車設計也趨於外包給歐洲的汽車設計公司。這使得公司汽車設計業務增速下降,公司於2009年開始投資汽車模具業務,並於2011年上半年陸續投產。模具業務投資使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增加,公司2011年起毛利率下降並於2013年出現盈利虧損。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現金流也開始惡化,這主要是因為汽車設計業務中,下遊客戶汽車整車企業處於強勢地位,2011年第四季度起汽車行業景氣略有下滑情況下,一般要求公司延長賬款周期;而新開展的模具業務從訂單簽訂到最終驗收整個流程需要6-24 個月的時間,資金回籠時間較長。綜合作用下,公司應收賬款規模近年來不斷增加,期限也在變長,2012年起其經營現金流也均為凈流出,公司資金緊張。但公司為緩解資金緊張的幾次措施包括配股增資、四川成飛整合(行情,問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其收購等也均因為股東意見不同、公司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而停滯,如此可見內部管理問題也是導致公司出現目前狀況的另一主要原因。
2014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仍面臨很大競爭壓力,且在自主品牌企業努力向中高階拓展下,公司在自主品牌企業中都將趨於邊緣化,如若公司無法改善管理並通過股東增資等方式改善資金緊張情況,其盈利及現金流狀態仍不容樂觀,需要關注其以非公開方式發行了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簡稱“12同捷01”)未來償還情況,該債最近行權日為2014年6月12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