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聞小辭典─何為剛性兌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13 12:38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信托產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以及收益,當信托計劃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信托公司需要兜底處理。事實上,我國並沒有哪項法律條文規定信托公司進行剛性兌付,這只是信托業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執行范圍


剛性兌付在房地產信托、政府融資類信托等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及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中被執行,而證券投資類信托並不受此約束。

監管層要求確保兌付的初衷是為了推動新業務,讓投資者消除疑慮,也是為了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防止因信托投資虧損誘發群體性事件。

護身符

據外媒報導,銀監會對信托公司的監管思路正在發生轉變,允許信托公司暴露風險,並且希望利用市場機制化解兌付危機,不要總是無論對錯“剛性兌付”。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信托資產很難轉讓,如果不剛性兌付,很多投資者將不敢購買信托產品,這將對信托業造成沉重打擊。該分析人士稱,大部分信托產品都不能像股票、基金一樣能很容易地進行轉讓。信托資產流動性差、投資起點高,如果沒有剛性兌付這一防線,投資者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這就是為什么盡管媒體對信托行業兌付能力的關心從未放松,但是作為直接利益相關方的信托產品投資者卻從沒有著急過。”一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吉林信托騙貸案和中誠信托曝出融資方卷入民間借貸這樣惡劣的事件發生,在受托人履行受托責任受到嚴重質疑的時候,似乎也沒有發生一起委派人出面投訴受托人的事件。

該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種“局外急局內不急”現象的原因在於信托行業怪異的“剛性兌付”文化。它背離了“風險與收益相匹配,高收益隱含高風險”這一資本市場永恒的規律,創造了一個“零風險、高收益”的神話。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認為,信托行業在這一個10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剛性兌付”原則的保證。“因為對投資者來說,也沒有什么投資品種,而信托又沒有什么風險,收益也不錯,這樣的話,大家都會來買信托產品。”

中國信托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2年二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在一季度突破5萬億元的基礎上再增長2300億元至5.5萬億元。而在2007年,這一數字僅為9491.53億元,在6年之中,信托行業資產規模翻了6番。

信托業盈利情況也十分理想。數據顯示,二季度,信托行業經營收入259億元,同比增長50%;利潤總額189.96億元,同比增59.5%。[2]

神話將破滅

進入2012年以來,國內外經濟景氣度明顯下跌,作為依賴於實體經濟的金融行業,信托業真的能獨善其身么?現在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信托產品真的脫下“剛性兌付”這個護身符,那么未來進入下滑頻道難以避免。

盡管信托業一直很紅火,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也水漲船高,但業內人士卻仍然感覺如履薄冰。事實上,他們並不看好信托產品的“剛性兌付”。大多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打造的“剛性兌付”光環可能拖垮來之不易的信托業大好局面。因為如果信托產品到期不能兌付,則部分信托公司及相關人員可能會為自己之前的種種“包裝”付出法律上的代價。

“信托業的剛性兌付如果長期持續下去肯定是沒有前途的,但要終結還必須伴隨著軟硬體等相應配套設施的完善,包括監管層、信托公司的人員設定及相關法律法規及市場環境等。”一信托公司分析師如此表示。

華寶信托董事長鄭安國此前曾表示,信托業應該早做準備,建立起風險緩釋和化解機制,並在投資者中深入普及“買者自負”的風險理念。他認為,隨著市場的成熟,潛在風險及風險溢價水平將趨於一致。若要維持收益水平,這種回歸將體現為投資風險的增大,屆時“高收益、零風險”的神話必將終結。

此外,由於“剛性兌付”的承諾,信托公司事實上對融資方進行了連帶擔保,這也反過來推高了融資方的融資成本。由於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信托公司作為唯一可以同時投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金融機構的制度優勢不復存在,對融資方而言,有更多融資途徑可供選擇,可以接受的融資成本必然會降低。[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