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蘋果軟件業務收入已接近微軟Windows業務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3日早間消息,蘋果和微軟兩家公司的財報顯示,2013年蘋果公司iTunes、軟件與服務集團的營收已几乎相當於微軟整個Windows授權業務。

2013年,iTunes、iBooks、App Store和Mac App Store等在商店、AppleCare延保項目,以及iCloud等服務的營收為168億美元。同期,微軟設備與消費授權集團的營收為184億美元。該部門的主要業務包括向OEM廠商提供Windows和Windows Phone授權,面向普通消費者銷售Office授權,以及專利授權。


2013年,蘋果公司和微軟這兩大部門之間的營收差距只有16億美元。換句話,蘋果公司iTunes、軟件和服務業務的營收已達到微軟設備與消費授權部門的91%。

知名獨立分析師霍拉斯·德迪烏(Horace Dediu)表示,如果蘋果公司沒有下調iWork應用和OS X“Mavericks”系統的價格,那麼這一差距還將進一步縮小至13億美元。

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分析師埃茲拉·戈塞爾(Ezra Gottheil)則表示:“iTunes營收有趣的一點是,這基於蘋果品的累積保有量。如果蘋果公司單季度新增5000萬台設備,那麼即使面向這些設備的銷售不增長,但累積保有量也將增長。”這是一種基於服務的商業模式,需要依靠較大的設備保有量來確保有足夠的服務對象。

戈塞爾估計,全球當前的iOS設備保有量約為6億台,這意味iTunes業務有穩定的用戶基礎。去年第四季度,蘋果公司該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9%。而去年每個季度,該集團的營收都出現了兩位數增幅,其中第二季度甚至高達30%。戈塞爾表示:“這一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設備保有量的增長。”

與此同時,2013年第四季度,微軟設備及消費授權部門的營收同比下降6%。與iTunes不同,微軟的Windows OEM營收與Windows設備保有量無關,而僅僅取決於能銷售多少新的Windows設備。過去兩年,當PC出貨量下降時,微軟的相關營收也出現滑坡。這也是為何微軟前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嘗試推動微軟向服務業務轉型的原因。而基於同樣的原因,微軟也在大力推廣Office 365。

戈塞爾指出,營收並不能反映全部情況,利潤也很重要。去年第四季度,微軟該集團的毛利率高達92.5%,毛利潤則達到約50億美元。戈塞爾表示:“沒有任何業務比軟件更好。”因為軟件擁有極高的利潤率。

由於蘋果公司財報中並未提供毛利率數據,因此無法直接與微軟進行比較。不過大部分人認為iTunes業務並沒有極高的利潤。德迪烏表示:“蘋果公司這一業務被忽視的原因在於,沒有對利潤做出較大的貢獻。”

不過戈塞爾認為,iTunes不盈利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正在給蘋果公司的利潤做出貢獻。他表示:“所有人以往都認為,iTunes僅僅實現盈虧平衡。但我認為情況已不再是這樣,這一業務已有不錯的利潤率。”他指出,iTunes、軟件及服務業務的規模正在擴大,而成本則在下降。此外,應用內購物正越來越火爆,而這並不需要蘋果公司花費太大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除營收和利潤之外,iTunes還給蘋果公司帶來了其他利益。德迪烏表示,iTunes、軟件和服務與零售業務一樣,是支撐蘋果公司核心業務的關鍵部分。外界應當將其視為蘋果公司整體業務的有機組成部分。iTunes、零售和品部門之間的相輔相成是蘋果公司的優勢所在。

戈塞爾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表示,iTunes極具粘性。如果用戶在iTunes中已花費了許多錢購買商品和服務,那麼該用戶就很難轉向其他移動生態系統,因為應用、音樂和服務並不會隨之轉移。(維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