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民生】梁錦松:香港可能沒有準備好迎接更多內地遊客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新聞中心
馬時亨退出政圈多年,他近日提出期望有能力及對香港有心的人能參與特首選舉,例如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梁錦松以南豐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身份出席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四屆年會以「市場的決定作用」作主題發言時稱,香港可能沒有準備好迎接更多內地遊客。
近年,香港政經圈提到香港競爭力是否漸弱,包括上海自貿區在內的多個內地自貿區令香港地位逐步被削弱。梁錦松稱,香港要放大市場,他在任財經司時簽了CEPA,增加了內地赴港的遊客,現在有人說遊客太多了,但這個可以進一步商洽,現在香港引起的問題,很可能是香港沒有準備好如何迎接更好的生意和遊客。
他續稱,香港是金融中心但如何鞏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還是有很多招的,在稅務上吸引基金經理加強交易所管治,很重要的還是人才,所以對領導的進行改變,而且提出了在職的培訓,把在職的培訓怎麼樣跟學校和大學的培訓掛鉤,還有改善優才計劃,把全球精英吸引到香港來。他指,吸引優秀的企業到香港投資,「我們把全球應該落戶到香港的企業招過來」。
梁錦松稱,香港也不能跟其他的經濟體比如說新加坡相比,對不同企業有不同稅收的優惠,但香港可以總體地降低,比如說企業的所得稅會進一步降低。他又憶述,「我接手做財政司長的時候,政府開支佔GDP的比例已經從1997年的時候升到了23%,在過渡的五年內的時候我們已經增長了4至5個百分點,港英政府在1960年才13個百分點,到我們接手的時候是17個百分點,差不多30年才增長了4個百分點,我們5年之內就增長了5個百分點。」增長太快了,所以政府提出了香港政府的開支要人佔GDP開支降下來。「我們砍了公務員的數目也砍了不必要的開支,在上限的基礎上讓他們調配資源。另外,除了政府的大小我們還要注意怎麼樣減少政府在審批對營商的成本和時間。」
他續憶述稱,香港已經做到每做一件事的效率是很高的,但應該怎麼樣進一步減少審批的時間提升效率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當時有一個效率促進組在政府內部都在研究如何減輕私人
企業到政府拿審批的成本跟時間。
梁錦松提到當時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畢竟在香港不同的部門是有不同的主意的,如果有問題那就是小問題,如果真的是大問題最好說是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其他部門的問題,這個是香港的,國內是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在香港很多事都是要跨部門來做的,如果讓部門自己互相推諉花的時間太長,所以當時政府重要的是司長直接領導不同的部門來解決,因為部門的事很簡單只要有更高的官員來負責他們就願意做,他們主要是怕負責任。所以當時司長就是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要統籌各個局,推動各個方面的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