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盈利受抑制 貿易融資受益人民幣國際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年外資行在華發展亦遭遇了利差收窄、整體經營環境較差的困境。一方面,盈利貢獻較大的企業貸款業務受到利差收窄的負面影響,而同時,貿易融資則從人民幣國際化機遇中受益。
盡管外資行預計其資產增速在2013年遭遇下滑,但隨著上海自貿區、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金融改革相關措施的推進,外資行正試圖通過綜合金融業務發展戰略來實現新的增長。
利差收窄而抑制盈利
意料之中,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也遭遇了利差收窄、進而抑制利潤增長的困境。
在去年第三季度,安永通過對38位在華外資銀行首席執行官和高管的訪問調查顯示,89%的受訪者稱面臨利差收窄的壓力,而考慮到許多外資行對於企業貸款的依賴性,這將對銀行利潤形成影響。
而據記者了解,“增加咨詢業務收費”、“調整投資組合”、“貸款重新定價”,成為在此背景下,外資行應對利差收窄的主要舉措。
受此影響,外資行2013年在華資產增速或將有所放緩。已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在華外資行總資產同比增長了10.66%,達到2.3萬億元人民幣,而該增速在2011年達到同比24%。
“利差收窄對外資行影響形成了挑戰。但是外資行在海外市場有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的豐富經驗,隨著貸款、存款利率逐步放開,外資行能夠有更多的創新產品和空間,這反而會成為一個優勢。”某外資行一位高管稱。
而根據安永的調查,33家銀行中僅13家預測其銀行資產2013年增長超過10%,但受訪銀行中有9家預計其資產增長在2015年至2016年將達20%以上。
期待金融改革推動盈利增長
事實上,外資銀行希望未來能夠在中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除尋求通過投資於信托公司、證券公司以及資產管理公司來擴大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參與度之外,一些外資銀行還制定了詳細的綜合金融業務發展戰略,以期充分利用潛在的協同效應。
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多數外資行曾表示,希望能夠從日益增加的貿易融資活動、增加的對內和對外投資流,以及外匯匯兌業務機會的大幅增長中受益。隨著中國企業繼續通過收購和新項目投資進行國際擴張,外資銀行也將尋求發展其離岸和在岸顧問服務。超過30%的參與者認為企業咨詢服務將實現顯著增長。
目前匯豐、東亞、星展等銀行位於中國(上海)自貿區內的支行開業申請已獲批,正積極籌備開業中。自貿區對外資行具有許多新引力,包括放松管制、更快的審批流程以及新的跨境金融服務機會等。而據了解,有關自貿區內分支機構貸存比以及流動性計算方法的建議,也成為吸引外資行的重要內容之一。
展望未來,外資銀行預期其業績在未來三年會有適度改善。25家銀行預期會略有改善,而另外7家銀行更加樂觀一些,預期其業績會有明顯改善。多數外資行對於公司業務中的企業貸款、貿易融資,以及零售業務中的住房抵押貸款等寄予希望。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