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內房借殼後即供股抽水崔永基﹕勿切沾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新聞中心
2013年港股炒作主題之一為內房借殼上市,其中在年內獲借殼的公司包括潤訊通信(00989-HK)、萬達商業地產(00169-HK)等,最少合共8間上市公司。在內房借殼訊息推動,相關股份股價在年內錄得明顯升幅,當中獲首創置業(02868-HK)入主的鉅大國際(01329-HK),在過去一年累計升幅達231.4%。
踏入2014年,升岡國際(00485-HK)則為今年首隻賣殼予內房的股份。訊息令升岡國際一度升逾42%,上午收市時升幅已收窄至18%,至0.295元。
內房借殼訊息推高股價,投資者理應是笑逐顏開。但是投資者應留意,新轉型的公司往往欠缺資金發展,變相從市場抽水機會大增。跟風入市的投資者,分分鐘卻因公司伸手抽水,未見官先打八十。證券業人士認為,由於大部份賣殼後公司質素一般,一旦宣布通過供股,投資者實不應參與。
升岡國際於本月3日發出公告,指出該公司於12月31日,包括主席兼大股東劉錫康等賣方,與作為買方的遼寧實華訂立不具約束力之諒解備忘錄。劉錫康等擬出售合共10.76億股
或約53.9%股權,涉及金額為1.85億元。由於交易完成後導致控制權出現變權,遼寧實華需提出全購。
遼寧實華由董事長王晶及其家族控制,在遼寧從事物業管理﹑投資諮詢及物業租賃。據遼寧實華的網頁介紹,王晶為本溪市人大代表,亦為遼寧省工商聯合會副主席。
遼寧實華的網頁介紹,該公司為遼寧省房地產公司30強,曾在瀋陽﹑本溪等地區發展項目。除了從事房地產發展外,亦從事建築﹑製藥﹑旅遊及商業物業經營等。其中地產項目總建築面積為450萬平方米,商業物業總建築面積為19萬平方米。
內地發展商來港借殼上市的原因,是內地欲藉閂發展商水喉,迫發展商願意減價賣樓,繼而達到壓抑樓價之效。中證監從2010年起暫停審批內地發展商在內地上市,導致發展商減少了一個集資渠道。為了解決資金需要,除了在海外積極發債外,在本港以借殼方式上市,亦是其中一個取得資金的途徑。在2012年,包括金地﹑招商地產及中糧集團,均通過買殼方式,以伺機將內地房地產資產方式上市。借殼上市活動在2013年更為活躍,除了萬達集團將旗下商業物業注入原稱為恒地房地產的萬達商業地產外,原稱為盛高置地(00337-HK)亦由綠地集團入主,並且獲綠地集團注入位於南寧﹑杭州等城市的項目權益。
獲注入項目權益或在市場上購入項目,固然有助公司業務發展。但是新轉型的公司,往往欠缺資金,促使公司在市場上進行抽水。原稱深圳科技的朗詩綠色地產(00106-HK),在去年8月由朗詩集團成為大股東。朗詩獲新大股東提供5億元人民幣,年息為5.5厘的貸款,並分別在去年9月及11月購入位於上海及杭州項目權益。隨後該公司於11月25日宣佈供股,以2供1方式集資7.4億元,供股價0.75元,折讓2.6%。不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供股計劃並非太支援。除權後至申請供股最後限期的16個交易日,有9個交易日股價低於供股0.75元,並且需要大股東包銷才可以成功進行供股。完成供股後,大股東朗詩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由原來的63.51%增至74.16%,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卻由原來的36.49%,減少至25.84%。
而在去年獲藍鼎集團入主的藍鼎國際(00582-HK),在去年10月宣布9.97億元購入位於韓國濟州島的地塊,該地塊用作發展神話歷史公園,而神話歷史公園擬發展為大型主題樂園度假村。至去年12月20日,該公司宣佈以2供1方式供股集資,供股價為0.3元,折讓16.67%,集資約14億元。在扣除欠結對大股東的債務後,藍鼎預料淨集資額為8.18億元。在12月23日,股價由0.36元下插至0.31元,跌幅達16.12%。
中亞證券研究部董事崔永基指出,近年內地地產公司難以內地借錢,因此致力在海外物色融資渠道,其中通過在港借殼上市是方法之一。特別是個別小型內地地產公司,借殼上市可以加快登陸本港資本市場。在內地發展商成為入主前,藉著訊息炒作給予投資者尋寶機會。反而在成功入主後,投資者應該要小心,同時要留意轉型後公司的業務及負債等數據;同時供股等集資已屬預期之內,否則是不會在港借殼。他進一步指出,由於大部份新轉型公司質素一般,因此當公司宣布供股,並不建議投資者參與。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FTRE]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