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的經濟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8 16:41
21世紀的龍象之爭
2014年5月印度新任總理莫迪執政以來,印度經濟增長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連續兩年超過中國(2014財年增長7.3%,2015財年增長7.6%),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紀的「中國龍」與「印度象」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為前瞻性開展戰略研判,謀劃對策,我們從中印兩國的發展基礎、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共11大類指標)進行全面對比,分析了上一輪中印競爭中印度落敗的原因,梳理了莫迪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未來中印發展中雙方各自的優勢、以及競爭與合作的領域,並選取高、中、低三種假設情景對到本世紀中葉兩國經濟發展進行預測,得出印度到本世紀中葉難以在經濟規模上超越中國,但全球仍將形成中、美、印三個大國角力的新「G3」格局的結論。
一、發展基礎對比:中國發展基礎總體占優,印度具有特色優勢
(一)中國擁有更大的戰略縱深和更多樣的地理條件
中國的國土面積約是印度的3倍,擁有更大的戰略縱深。中印兩國在區位上各有優勢,中國是歐亞大陸上唯一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及俄羅斯直接為鄰的國家,是亞太各地區間物質和精神文明交流的紐帶;印度則位於歐亞大陸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和印度洋的核心位置,是東西方溝通的橋梁和扼守印度洋航線的樞紐。中國的氣候與地形條件比印度更具多樣性,使得中國同時適於發展內陸與海洋經濟,並能夠形成全面的產業結構,發揮互補優勢;印度氣候為南亞地區獨有的熱帶季風氣候,更適於發展農業與外向型海洋經濟。
(二)中印自然稟賦相當,各具優勢
從自然資源看,中印兩國水資源與森林資源均較為稀缺,2013年中國和印度的人均水資源量分別為2072.4立方米/人和1130.1立方米/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左右;森林覆蓋率分別為21.9%和23.7%,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得益於多樣復雜的地理條件,中國能源、礦產資源優勢較為明顯,人均石油儲量是印度的4倍,天然氣為3.3倍,煤炭為3.5倍,鐵礦石為2.8倍,且擁有豐富的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印度則具有更為豐富的耕地資源,2013年印度總耕地面積1.570億公頃,位列世界第二,中國則為1.057億公頃。
(三)中國人口條件更具優勢
中印兩國人口眾多,2015年中國總人口為13.74億,印度總人口為13.11億,分列世界前兩位。中國漢族人口占到總人口的90%以上,漢語被其他少數民族廣泛轉用或兼用,民族融合程度高於印度。而印度全國民族多樣,印度斯坦族僅占其總人口的一半左右,主要官方語言就有18種,造成了民族間的孤立與分離。從人口素質看,中國2010年識字率達到95.1%,居於世界前列;印度人口識字率僅為69.3%。從宗教看,中國是典型的世俗國家,印度獨立後雖確立了世俗主義原則,但宗教氛圍濃厚,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深刻影響着印度人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阻礙了印度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二、歷史發展對比:同為文明古國,先後進行市場化改革
(一)中華文明保存較為完整,印度文明具有多樣性與復雜性
從古代史看,中國相對封閉隔絕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中華文明得到了較為完好的保存,並為其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印度自然地理環境的割裂造成了其歷史上的長期分裂,東西方交匯的地理位置更致使其屢遭外族入侵、占領與殖民統治,多種文明的交替統治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多語種的環境。
(二)公元以來中國與印度的經濟發展表現較為一致
從公元元年到18世紀,中印始終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然而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中印兩國均遭受了來自西方文明的沖擊,兩國經濟規模急劇縮小。進入20世紀中期,隨着印度和中國先後獲得獨立,兩國經濟規模也隨之有所回升。
(三)獨立後中印經濟均歷經轉軌,改革道路各有異同
中印在上世紀中期相繼獨立建國後,兩國均建立了以行政管制和內向型經濟為特征的經濟體系。後又先後實施了市場化改革,以市場導向和外向型經濟為特征。但兩國改革道路仍具差異,一是中國改革起步更早;二是中國改革具有主動性和自發性,印度則是迫於經濟危機和外部壓力而進行;三是中國改革後經濟增速長期領先於印度;四是中國改革以市場化改革下的公私所有制為核心,並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第一步,打破了舊的農業生產關系,而印度則以經濟自由化為核心,且未能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五是中國以出口導向和引進外資為主要模式,印度則依靠對外投資和自由貿易發展外向型經濟。
三、發展現狀對比:中國在各方面領先印度10-20年
(一)經濟發展水平
中印經濟總量高、人均低。1960-1978年間,中國GDP總量略低於印度。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迅速騰飛,GDP開始超越印度。2014年中國GDP總量為10.35萬億美元,人均GDP為7590美元,印度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人均GDP僅1582美元。
(二)經濟發展結構
1、「印度服務,中國制造」。2014年印度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依次為17.0%、30.1%和53.0%,其中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依賴高投資發展本國制造業,形成一種資本驅動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
2、印度以消費主導,中國以投資和出口主導。2014年中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0.2%,盡管較其去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但仍遠遠低於同期印度的71.0%。
3、中國城鎮化水平高於印度。中國城鎮化率由1990年的26.4%上升到2014年的54.4%,印度則由25.5%上升到32.4%,目前印度農業人口數量依然龐大。
(三)工業發展水平
中國工業規模居世界首位,遙遙領先印度。2014年中國的工業增加值達44176億美元,居於世界首位,同期印度僅為5738.5億美元。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為82270萬噸,印度僅為8650萬噸;同年中國生產汽車2372.3萬輛,印度僅生產384萬輛。航天工業方面,2014年中國航天軌道發射次數為16次,印度僅為5次。
(四)農業發展水平
中印均為農業大國,2013年,印度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70000千公頃,而中國為122524千公頃。2013年中國糧食作物總產量達6.02億噸,而印度糧食作物總產量為2.65億噸。中國農作物單產高於印度原因來自於:一是化肥的使用,二是印度熱帶季風氣候的不穩定。盡管印度農業產量不如中國,但仍通過低價征購大量農產品(000061,股吧)出口創匯,用於進口急需的工業生產設備,為糧食出口國,而中國是糧食進口國。
(五)基礎設施
中國在基礎設施上遠遠領先於印度。公路方面,2014年中國國道和高速公路總里程為29萬公里,遠高於印度的8萬公里,中國的省道為32萬公里,是印度的2倍有余;鐵路方面,中國的高速鐵路總里程居世界之首,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運營里程的一半左右,而印度尚未建成高鐵;航空方面,2014年中國民用航空旅客運輸量達3.91億人次,而印度同期僅0.83億人次;電力方面,2014年中國人均耗電量為4068千瓦時/人,而印度僅681千瓦時/人。
(六)金融實力
2014年印度金融業占GDP的比重為5.8%,而中國為7.3%,高於印度1.5個百分點。2014年中國國內信貸占GDP的比重為169%,而同期印度僅為75%,在世界500強中上榜的55家銀行中,中資銀行占據11席,而印度僅有印度國家銀行一家上榜。中國的國際儲備(包括黃金)居世界之首,2014年末達3.9萬億美元,同期印度的國際儲備為3251億美元。國際收支上,中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印度經常賬戶持續逆差,2013年中國FDI凈流入額占GDP比重達3.67%,而同期印度僅為1.51%。
(七)財政實力
2014年中國財政、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為22%和18%,低於同期印度的27%和20%的水平。2014年中國財政赤字率為2.1%,印度財政赤字率達4.0%。債務率上,2014年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約占GDP的39.2%,同期印度達45.8%。
(八)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中印空氣質量均較差,2013年中國年均PM2.5濃度達到54.36微克/立方米,印度則為46.68微克/立方米。中國碳排放量高於印度,2014年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723千克,而同期印度僅為1806千克。中國能源消耗量高於印度,2012年中國單位GDP能耗194.5千克石油當量/千美元,印度則為128.3千克石油當量/千美元。
(九)教育與醫療
印度在基礎教育水平上與中國差距較大。中國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入學率均略高於印度。2013年中國15歲以上識字率達到95.4%,而印度僅為69.3%。中國基礎醫療水平遠高於印度,2013年中國醫療支出占GDP的比重為5.57%,印度僅為3.97%。從醫療條件來看,2014年中國每萬人病床數達到49張,對比印度每萬人僅擁有7張病床;中國每萬人醫師數量為21人,而印度僅為7人。
(十)勞動力
印度人口結構年輕,中國人口老齡化。2014年,中國和印度的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是17.2%和29.2%,15-64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分別是73.6%和65.3%,65歲以上(含)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是9.2%和5.5%。印度勞動參與率較低,2013年中國的勞動力參與率為71.3%,顯著高於印度同期的54.2%。
(十一)知識經濟與創新
中國的科研投入、產出均遠高於印度。2013年中國R&D為1908億美元,而印度R&D僅為153億元;中國人均R&D為141美元,而印度僅為12美元;2012年中國研發支出占GDP比重僅2.01%,印度更低至0.82%;2013年中國每萬人研究人員(全時當量)25.9人,而印度僅為3.6人;2014年中國每萬人專利授權量為1.29份,而印度僅為0.03份。
四、印度在上一輪中印較量上落後的原因
(一)印度經濟改革起步晚於中國13年。2014年印度的GDP規模約相當於中國2001年的水平,其差距也剛好是13年。
(二)計劃生育的失敗及人口過快增長。快速膨脹的人口使印度的經濟增長對提升人均福利的帶動作用大打折扣,使印度長期難以走出「貧困導致多生育,繼而再導致貧困」的陷阱。
(三)錯失發展制造業並融入全球化產業鏈的良機。印度跳過制造業發展與其經濟基礎不符,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形成了產業鏈的脫節,發展高端第三產業的戰略與印度充沛但素質偏低的勞動力結構不匹配,並錯過了承接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產業轉移的良機。
(四)印度有比中國更為嚴重的二元經濟問題。一是人力資源的斷層,表現在精英階層與2.5億貧困人口之間;二是產業的斷層,表現在高端服務業與落後的農業和制造業之間;三是地域斷層,表現在發達城市與廣大偏遠農村之間;四是基礎服務的斷層,表現在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和高端醫療服務與落後的基礎教育、基礎醫療之間。
(五)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後。印度獨立後一直采用政府集中管理的方式進行基礎設施開發、建設和管理,但十分低效。土地和資金是在印度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難點。
(六)基層腐敗問題嚴重阻礙經濟向私有化方向轉軌。與中國政府面臨的腐敗問題不同,印度腐敗模式為「金字塔型」,即基層腐敗相當嚴重,中小企業主幾乎在各個經營環節中都要行賄。
五、新任印度總理莫迪的改革核心
(一)推行「印度制造」戰略。將制造業占印度GDP的比重從目前的15%提升至25%,並為每年進入印度勞動力市場的逾1200萬年輕人創造就業,促進包括交通、煤礦、電子、化工、食品加工等25個領域的制造業發展。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采用了類似中國廣東的發展經驗,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吸引外資,打造工業園,作為推動「印度制造」支持戰略。
(三)加大開放,鼓勵外國投資。充分發揮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以及不斷改善的產業政策等優勢,廢除繁雜的投資手續、加強政策和稅收體制的一致性和清晰度,積極吸引外國投資。
(四)進一步推進私有化改革。計劃逐步減少36家國企的股份,以籌集100億美元以上的財政資金,其領域包括了煤炭、石油、鋼鐵等多個行業。
(五)消除貧困,盤活非就業人口。盤活印度國內龐大的非就業人口,提高勞動參與率,使2/3普通印度人脫貧,為印度經濟增長創造一個強大的引擎。
(六)提升政府效率,打擊腐敗。整頓政府工作作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嚴懲基層腐敗,鼓勵女性公務員上崗。
(七)大打經濟外交牌,助力國內政策。莫迪不論出訪哪個國家,都致力於宣介「印度制造」、游說外國投資者、爭取當地印僑支援印度建設,外交為經濟服務成為最突出的主題。
六、新一輪的龍象之爭——中印各自的優勢及競爭與合作
(一)中國與印度各自的優勢
1、中國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天時方面,中國經濟改革早於印度13年,具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在中國已經崛起的前提條件下,印度的崛起勢必將面臨更為高昂的資源成本。地利方面,中國僅「胡煥庸線」東南部就相當於一個印度。而在「胡煥庸線」西北部分,中國仍額外擁有5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8000萬的人口,不僅具有廣闊的戰略縱深,更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且能與東南部形成很強的互補效應。人和方面,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完整保留下來的文明,此外作為世俗國家,在改革開放初期即形成了「發展是硬道理」的基本思想,這與中國人傳統吃苦耐勞的品質相結合,爆發了持久的以追求美好生活為目標的巨大生產力。
2、印度具有自身的特色優勢。一是後發優勢,給印度帶來了學習的機會,避免少走彎路;二是耕地優勢,使印度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三是人口優勢,印度的人口紅利比中國多持續數十年;四是語言優勢,為印度在英美國家產生了遍布全球的印度裔優秀人才;五是市場優勢,低廉的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潛在需求,將吸引大量的FDI;六是更大的地緣政治空間,與英美具有相近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其地緣政治的騰挪空間要大於中國。
(二)中印未來的競爭領域
1、制造業競爭。印度與中國在高端制造業領域存在較大競爭,在航天工業、汽車、醫藥等制造業領域已經展開了直接競爭,為解決就業問題,印度的制造業戰略必然向勞動密集型領域發展,因此未來在中低端領域也將展開競爭。
2、吸引外資的競爭。印度的市場規模和中國相當,隨着投資環境的改善,市場的需求擴大,印度可能從中國引走更多的FDI。
3、對外投資競爭。中印已同時在全球進行資源布局,在非洲、拉美等許多資源富集地區,中印企業已進行了多輪角力。
4、國際政治舞台的競爭。中國與印度同為亞洲鄰國,在邊界問題、西藏問題、印巴問題、南海問題上存在較多分歧,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將難免發生競爭關系。
(三)中印的合作領域
1、改善雙方的貿易不平衡,形成更強互補關系。近年來中印貿易不平衡現象愈演愈烈,印方赤字呈逐年上升趨勢,未來中印雙方在改善貿易不平衡,取消貿易保護主義,形成更為合理的貿易互補結構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2、為中國轉移低端制造業和發展高端制造業提供市場。中國一方面正通過供給側改革逐步轉移低端制造業,另一方面則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向高端制造業發展。
3、在「一帶一路」等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合作。印度對「一帶一路」最大的希望,是將其作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
4、同為「金磚國家」的國際合作。中印兩國在眾多傳統及非傳統安全領域仍有廣泛的共識和共同的利益需求。
七、中印經濟增長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印度難以超越中國,中、美、印將形成「G3」格局
作為新興市場中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從未來發展來看,兩國仍具備中高速的「潛在增長」能力。但整體來看,中國改革起步更早,也比印度更早面臨經濟減速問題。為測算印度能否趕超中國,我們以人口增長、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為外生變量,對中國與印度未來35年的經濟增長分別假定了低、中、高三個情景。
經測算,預計中國在低、中、高三種情景下,2050年實際GDP規模分別為2015年的3.35倍、4.04倍和4.96倍;2016-205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52%、4.07%和4.68%。而印度在低、中、高三種情景下,2050年實際GDP規模分別為2015年的6.61倍、8.02倍和11.01倍;2016-205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5.54%、6.13%和7.09%。
模型的對比結果表明,若以2011年美元計價,並以2011年為基期,即使考慮中國低增長、印度高增長的情景,到2050年印度的實際GDP規模仍為中國的78.4%,難以超越中國。
在兩國均為高增長的情景下,2050年中、美、印三國將成為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其經濟體量將占全球經濟規模的56.2%。同時印、中、美還將是世界前三大人口國,由此全球將形成中、美、印三國組成的「G3」格局。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