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香港明年或陷通縮 未來10年恐長期停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8 14:15
香港多個經濟數據都全面下滑,且多項排名下跌,顯示經濟最差的時候尚未到來。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經濟出現明顯放緩趨勢,近期零售、出口、旅遊及樓市等多項數據都錄得倒退,倒閉及裁員的企業增多。對比香港1997年至2003年即上次經濟逆境時期的情況,發現與目前極為相似。有分析師指香港現時的處境較1997年金融危機時更脆弱,明(2017)年或陷入通縮,有學者更認為,香港經濟或會在未來10年長期停滯,前景堪憂。
香港《文匯報》報導,大和資本香港近日發表報告,看淡香港經濟,認為目前香港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更加脆弱」。大和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指出,香港一直是美國聯準會(Fed)貨幣寬鬆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現時香港的外滙儲備高出1997年4倍,隨着美元債務開始去槓桿化、人民幣貶值和中國經濟減速,「這筆橫財將離開香港」,令香港的經濟比當年更糟糕。他以4個量度經濟脆弱程度的指標作例,指淨資金流入、信貸擴張程度、借給亞洲區的貸款規模,以及樓市貸款總量這4項指標,均已超越1997年,一旦環境逆轉,對香港的打擊亦會較1997年時更大。
投行野村上周也發表報告補上一腳,聲稱基於該行對香港住宅樓價將自歷史高位回落30%的預估,下調了2017年通膨率預測,由原來的3%降至-0.4%,即是香港明年(2017年)將陷入通縮;失業率也由今年的3.6%,上升至明年的4.3%,主因本地零售及地產市道疲弱,導致工作職位減少。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上一次香港出現通縮是在1999年至2004年間,為時長達6年。其中以2003年給人的印象最深刻,當年因爆發「SARS」危機,令通縮情況和整體經濟表現更加糟糕。與通膨相比,通縮對經濟的殺傷力更大。因為市場形成了物價向下的預期,結果是市民不願消費、企業不願投資,引致失業率不斷攀升,樓價卻調頭下挫,最終導致經濟陷入長期衰退,遲遲不能恢復元氣。
數據亮紅燈,出路何在?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坦言:「我沒有水晶球,但相信未來十年八載,香港經濟有點不妙,可能出現如日本般的長期停滯」。他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兩年前「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推斷2041年前,香港每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GDP)有2.8%,2021年前更可能達到3.5%。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這些推斷不但不是不少人(包括政府中人)所認為的過於悲觀,而很可能是太過樂觀了。在有足夠經濟增長數據的過去54年以來,總共有9年GDP的增長低於2%,而將來這些記錄可能要改寫,低或負增長的頻率或會增加。
事實上,目前香港的多線經濟數據都全面下跌,而且都是連續多個月錄得倒退。情形與2003年頗為類似。翻查記錄,在2003年4月時,香港的日經採購經理指數(PMI)、零售、旅遊和樓價都全面倒退,其中PMI更從3月份的48.4跌至38.1,僅出口維持正數,同比增加9%,但增幅也較3月份的15.4%顯著放緩。
從這些數字看,目前香港的情形較2003年略為優勝,但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近期有多項排名都在下跌。國際金融中心排名被新加坡趕超,失去「紐倫港」地位;中國社科院每年公佈的城市競爭力排名,香港去年也被深圳奪走了榜首的地位;更嚴峻的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也都調低了香港的評級。各種跡象均顯示,經濟最差的時候尚未到來。
經濟學者關焯照近日表示,香港經濟未來一兩年將處於調整階段,零售業面對不少隱憂,大陸客減少固然會嚴重影響高檔消費,而樓價下跌也令港人消費力減弱,打擊香港內需。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70億元(港元,下同),較2015年同比下跌20.6%,連跌12個月。關焯照認為,除了因為去年農曆新年在2月中令同比基數較大之外,旅客大跌也是原因之一。根據旅遊發展局資料,今年1月至2月合計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下跌13.6%。
此外,香港經濟轉差,影響了內部消費,同樣導致零售業下滑。香港零售業以本地人為主,樓價下跌也令消費力減弱。零售業下跌最嚴重的部分是奢侈品,珠寶首飾的零售價值指數在今年2月與去年同比下跌達32.5%。此外,去年手機銷售強勁,但今年的銷售成績較差,同樣影響銷貨數據下跌。
關焯照估計,旅客數字下跌仍未停止,要到今年第4季跌幅才會縮小。整體旅客方面,雖然多了商務和其他亞洲短途旅客訪港,中和整體跌幅,但是仍比高峰期還會下跌近1成才會見底。
萊坊高級董事林浩文也同樣憂心香港樓市下跌會進一步拖累經濟,並指要警覺未來香港裁員減薪潮的影響。他指出,樓價下跌的原因,除了因去年12月美國升息外,其他原因包括本地的樓房供應量急增、樓市辣招減低換樓購買力、香港及大陸經濟放緩、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等等,都令樓價掉頭回落。
林浩文預測,這次跌市,各類型物業中會以中小型單位跌幅最勁,因為這類單位近年樓價「升凸」,加上未來供應量急增,在這一浪跌市中亦會跌得最痛,尤其新界區為未來供應重災區,跌幅會較市區樓更大,料今年跌10%以上。至於豪宅物業的跌幅會較小,料今年下跌約5%,超級豪宅因為供應稀缺,未來樓價料會逆市靠穩。
關焯照則指出,現時租金下跌,有助中低檔零售業調整成本結構。他指,之前租金實在太高,現經營成本下跌,除紓緩現有經營者外,亦有利創業者平衡成本。
英國智庫機構Z/Yen Group早前公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香港被新加坡奪走季軍的地位,多年來引以為傲的「紐倫港」地位不保。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究竟輸在哪兒?參與評分的中銀香港(2388-HK)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認為,新加坡在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和離岸業務上均已勝過香港,企業在稅務上享受到的實際優惠也較香港更有吸引力。
他透露,英國智庫進行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他正是參與評分的專家之一。由於避嫌原則,參與者不能對自身所在的城市評分。而評分的標準主要看兩大指標,一是官方的「硬指標」,包括股市規模、外匯市場規模、資本市場規模、銀行存貸款數字,以及保險業發展情況等;其次則是制度層面的「軟指標」。
在謝國樑看來,新加坡在「硬指標」上仍然全面遜色於香港,「它在外匯市場交易量這一點,股市、銀行存貸款規模都只有香港的幾分之一」。在「軟指標」上,他認為香港依然是法治社會,金融監管保持良好,整體金融制度也行之有效,「不需要向新加坡學習什麼」。
那麼香港究竟輸在哪兒?謝國樑列舉了3大因素,首先,近年來香港社會變得相當政治化,相信因此給人的觀感會較差一些。其次,大陸經濟明顯放緩,A股和人民幣匯率又出現大幅波動,香港作為大陸支持的金融中心,難免也受到波及,影響了市場對香港發展潛力的印象。
另外,新加坡在資產管理和離岸業務上,也超過了香港。有大量海外人士將其持有的資金、企業轉移到新加坡。他認為,這主要是出於稅務方面的考慮,雖然香港和新加坡的稅率相差無幾,但新加坡在稅制上較有彈性,更有利於海外資金「避稅」。
謝國樑預料,今後香港和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將有上有落,輪流佔據第3名的位置。但他強調,「紐倫港」3大金融中心的稱謂不會因此而改變,香港依然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樞紐。新加坡的腹地在東盟,香港的腹地在大陸,未來大陸經濟增長仍可保持平穩,對香港的金融需求只會愈來愈多,這是香港最主要的優勢。
外貿前景亦悲觀。截至今年2月,香港出口已經連跌10個月。業界普遍看淡今年的出口前景。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劉展灝表示,近期業界的訂單表現疲弱,且差過預期,預料今年全年的出口將較去年進一步放緩。
劉展灝表示,目前全球經濟表現普遍不盡人意,中國大陸、日本和歐洲依然不理想,美國雖然稍微穩定,但也不是非常好。新興市場諸如中東、俄羅斯和印度等,也看不到起色。經濟差必然影響當地的消費意願,故對本港今年的出口情況難以樂觀。
中華出入口商會前會長莊成鑫也表示,近年低檔工業生產自中國大陸外移至東南亞,香港出口很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產品的轉口貿易,大陸製造業不景氣,連帶拖累香港出口的數字。不過他預期之後的出口數據,比今年第1季或會有改善,因為各國政府都會設法拯救經濟,相信會有好轉。另外,大陸出口扭轉連續9個月的跌勢,製造業和服務業PMI亦回復擴張水平,外部經濟利好也有助香港出口改善。
文匯「微觀點」分析,如果這次野村不幸言中,香港真的步入通縮通道,經濟必將遭受較大打擊。雖然目前香港的總體實力明顯勝過2003年,且沒有當年的「SARS」危機,但近年來的香港變得愈來愈政治化,少數人不斷掀起各種各樣的內耗,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發展經濟的精力。內耗已經成為比通縮更可怕的毒瘤,令香港付出沉重的代價。
從1998年到2003年,香港曾經歷了長達6年的通縮,不少香港人當年都捱過苦日子。但當時的香港專注發展經濟,沒有違法「佔中」,沒有流血的「旺角暴亂」,更沒有鼓吹「港獨」的胡言亂語。此後中央政府陸續推出開放「個人遊」、落實CEPA等多項挺港措施,香港經濟很快擺脫了通縮劣境,走上平穩發展的正軌。
由此可見,通縮雖然堪比頑疾,卻絕非「不治之症」。相比之下,少數人掀起的各種內耗,才像不斷擴散的癌細胞,令香港的營商環境、金融中心地位和城市競爭力排名全面下跌。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胡建中昨(17)日呼籲,香港不應再蹉跎歲月,應盡快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誠哉斯言!願港人上下一心、集中精力拚經濟,抓住「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的機遇,讓香港重新煥發出「東方之珠」的光彩。
香港5項排名俱跌:
1.英國智庫機構Z/Yen Group今年4月公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香港得753分,較去年下跌2分,被新加坡奪走季軍位置,多年來首次三甲不入。
2.2015年5月,中國社科院公佈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超越香港,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
3.2015年9月,審計及諮詢機構致同(Grant Thornton)發表的全球動力指數研究顯示,香港的全球排名下跌10位至第26位。
4.2015年11月,世界銀行公佈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香港在全球排名由第3位跌至第5位;在跨境貿易方面的排名,由第2位大幅跌至第47位;在建築批則程序方面的排名,則由全球首位跌至第7位。
5.香港港口發展局今年1月公佈,2015年香港港口吞吐量報2011.4萬標箱,按年下跌9.5%,為連續4年錄得下跌,更創下13年新低,全球排名續下跌1位至第5位。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