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並購潮起 中資銀行國際化經營步入新階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08 09:16
隨着絕大多數上市銀行2015年年報披露完成,在利潤增速毫無懸念下滑至個位數的同時,各銀行海外業務貢獻度大幅提升,成了暗淡業績中一抹搶眼的亮色。
中資企業“走出去”提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而商業銀行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越來越多的銀行將眼光投向海外市場,繼而掀起了又一輪國際化戰略熱潮。
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的表態代表了業界聲音:“我覺得中資銀行國際化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國際化經營是大勢所趨
牛錫明認為,我國當前的貨幣金融全球化程度與實體貿易和投資的全球化程度是不相稱的,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都滿足不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如果中國銀行業不能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不僅可能因無法充分滿足中國企業和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而導致客戶流失,而且中國企業的既有國際市場份額也會因為缺乏強大的母國金融支持而面臨被外資競爭對手蠶食的境地。
事實上,國際化發展也是現階段銀行尋找新增長點的需要。當前國內經濟增速逐步平穩降低、人口紅利峰值已過、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中國銀行業正在步入微利時代。
“現在是在國內市場之外,在那些凈利息收益率高、資本配置效率高、資產回報率高、股本回報率高、經營環境友善、經濟往來較多、國家風險不大的區域逐步拓展業務機會和客戶基礎,以持有更多的戰略性資產、開拓新的利潤來源渠道的時候了。”牛錫明表示。
交行2015年業績表現亦表明,該行國際化發展迅猛。去年,交行的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分行和盧森堡子行相繼開業;首爾人民幣清算行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控股收購巴西BBM銀行成功實現簽約。
不僅是交行,五大行去年均在國際化方面成果顯著。年報顯示,自2012年以來,中行海外資產增長54.06%,在集團總資產中的占比上升至27.01%;海外稅前利潤貢獻度提升5.05個百分點,占比達23.64%,而海外機構的不良率僅為0.17%。
截至2015年末,工行也已在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04家機構,其中123家分支機構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的18個國家和地區。此外,該行通過參股標准銀行集團間接覆蓋非洲20個國家,與147個國家和地區的1611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境外機構實現稅前利潤31.66億美元,剔除當年新並購機構,凈利潤可比口徑增長12.2%。
“工商銀行的國際化業務近年來以30%至40%的速度增長,國際化盈利貢獻越來越成為工商銀行盈利貢獻增加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
並購成中資銀行“出海”新寵
中資銀行“出海”,其實並不是新鮮事物。但與此前的國際化經營相比,本次熱潮具有明顯的差異。
首先,銀行“出海”目的進一步明確,就是要打造真正的國際競爭力,而不是純粹跟隨中資企業。
牛錫明就表示:“從一家銀行的經營來看,比如交行,它必須能夠提供24小時全時區覆蓋的結算和信用服務,必須能夠依靠其全球化的網絡布局,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專業化金融服務,才算有國際競爭力,才能有足夠的客戶黏度。”
其次,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選擇並購的方式實現國際化。
資料顯示,去年,交行控股收購巴西BBM銀行成功實現簽約;印尼溫都銀行特別股東大會批准建行通過認購權發行計劃收購該銀行51%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中信銀行認購台灣中國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獲中國銀監會批准,有望成為首家赴台參股金控公司的內地金融機構。
那麼,並購緣何成為新潮流?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並購方式可以降低中資銀行進入海外市場面臨的運營風險。由於並購標的已在當地市場耕耘多年,擁有較為廣泛及穩定的客戶群體和業務模式,中資銀行可以通過不斷與標的銀行磨合,借助標的銀行的客戶及業務平台達到迅速擴張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過並購海外銀行可以帶動自身薄弱業務的發展。與開設分支機構“自己跟自己玩”相比,通過並購海外機構更能夠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成果。
事實上,從設立分支機構、代理處到並購、參股並舉,不難看出,中資銀行“出海”方式的選擇,顯示出加入國際市場競爭的理念之變。
國際化發展不應盲目擴張
在中資銀行國際化發展的大潮下,股份制銀行國際化經營的參與度也與日俱增。
中信銀行在年報中披露,該行倫敦代表處已於去年4月注冊成立,倫敦分行籌建工作啟動,並已具備向中國銀監會提交設立境外分行行政許可申請的條件;去年11月,該行悉尼代表處設立申請獲中國銀監會行政許可,悉尼分行申設工作逐步推進。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實現進出口收付匯3913.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9%,保持同業領先,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一位。
除中信銀行外,招商銀行的國際化經營也在去年取得可觀成果。以該行紐約分行為例,2015年,該分行除傳統跨境業務外,把握中概股私有化和民企海外並購機遇,敘做多筆私有化業務和跨境並購業務。同時,紐約分行發揮自身優勢,搭建並購咨詢和銀團團隊,實現投商行協同服務能力,成功開辦跨境投資顧問業務和非標資產跨境托管業務。報告期內,紐約分行實現稅前利潤6009萬美元,同比增長7.47%。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中資銀行大舉“出海”的同時,須警惕風險,不要盲目擴張。
銀監會4月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運營風險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規模和復雜程度,結合總體業務發展戰略、管理能力和能夠承擔的風險水平,審慎開展自營性境外投資類業務,充分考慮投資對象和項目風險、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通知》還特別指出,對於尚未設立境外分支機構的國家或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審慎開展業務。
對於中資銀行此輪“出海”潮,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目前的中資銀行雖在全球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國際化業務,但相對還比較初級。真正的國際化是在國際金融體系擁有話語權、定價權,這類軟實力的提升應是中資銀行未來需要積極探索的。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