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主筆室〉股市叢林中的「搖錢術」?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2016-04-07 07:00
壹、前言
如果說要在股票市場中賺大錢,就要熟讀「證券交易法」;可能沒人相信、甚至會被嗤之以鼻;但這是真的。依據猜測,目前所有股票投資人中,已將「證券交易法」條文念過者,可能不到一半以上。「證券市場與投資分析」,是本文開在大學三年級、三個學分的一門課程。20年以來我嘗試用各種相關書籍,及各種方法要讓商學院學生,有濃厚興趣去學習這門課程。試想一位學習商學大學生,如果用研究法律條文方式去學習證券交易法,那肯定會叫他、還沒進到投資領域門內,就索然乏味、打退堂鼓了。
貳、實際案例結合財務理論學習「證券交易法」可獲取投資額利潤!
本文最初教法是以鼓勵為主,強調同學在修這門科目期間,最好考一張證券業務員、證券高級業務員、及證券分析師證照。依照學校悠久良好傳統,任課教授多要在每一學期開始第一堂課,將本學期教學計畫詳細說明;從第一周要教授內容,到最後一周要教,從頭到尾大略述說一遍。以便學生一上課就能理解,在修完這門課程後,他會獲得到那一些知識與生活工具;這些知識對他未來人生、或工作有何正面效益。學校第二個優秀傳統是,期中與期末考安排與進行,多是仿效「大學指考」方式進行;就是由學校排定考試日期、與教室及每一位應考學生座位,而且調動全校所有研究生、助教監考。比起其它學校由任課老師選上課時間進行考試,這種考試方式硬多了。遲到或睡過頭、缺考、或是帶小抄被逮到的同學,連任課教授也救不了他。最冤的是偶有學生記錯時間,第一堂8:20考試、搞成第二堂10:20,到9:30才驚惶失措跑進考場。監考助教必需堅守30分鐘後不得進場規定,把門堵得緊緊的、讓慌張的學生更慌張、跳腳;這種學生每年多有、讓我傷透腦筋。期中或期末考至少占一學期成績30%或40%,除非禱告有效、期末考考滿分;否則即使占20%或30%平常成績多給他滿分,最後也非「當掉」不可。為了補救這些天兵天將、落網之魚,一方面也鼓勵學生考專業證照,以便不想再念碩士班同學擁有就業資源。在第一堂課我多會再告訴學生,只要在修課期間考上證券業務員證照,平時分數必定很高分;只要考上高級證券業務員證照、這科目就高枕無憂了。就這樣又哄又「利誘」,將他們帶入「證券交易法」學習中。因為這些證照考試多會唸到「證券交易法」,取得這些證照也就表示,對「證券交易法」有一定的認知。
我不曉得教授法律的教授,是如何看待每種法律條文;但就我來看一本「證券交易法」,其實就是股票市場遊戲規則。它不是在講教條、限制行為人、或恐嚇投資人,如果你懂得運用這些規定,可搭配財務理論與實務經驗,就會很容易找到遊戲方法、賺到合法又肥大的投資利潤。而如果能在教學中,再搭配過去所發生實際案例,我發現聽課學生對「證券交易法」並不畏懼。而最讓學生嘖嘖稱奇的是,教科書上每個條文、與相關個案多與現實世界馬上接軌;馬上可以立刻由教室中電腦上到鉅亨網或相關網站,找到相關公司股價最新與歷史股價與事件變遷。整本「證券交易法」除目前最熱的157條,近期有關國內生技類股股東,可能所涉及到的一些條文,可現學現教授給學生外。法令中有關上市公司重大訊息宣告規定,其實是與財務理論的「事件分析法 」(Events Study Method)互相輝映。「事件分析法」是說在上市櫃公司事件明白地宣告日前後,可用該分析方法去做財務計量驗證;確認該事件是否有「超額報酬」(Abnormal Return)。而根據「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上市櫃公司月營收要在次月10日前,季損益表要再次月底前公告(以現行法規條文為主)。怎樣才算是公告?就是上市櫃公司財務經理,將會計師查簽證核完畢財務報表,上傳到證券交易所資訊公開網站,以這動作認定是否已完成公告;這也是內線交易認定的資訊時間。
這有什麼意義?投資人如何運用這一切進行買賣操作?一、投資人一定要有「強式效率市場」概念,就是每個當下股價已開始不斷地在反應,已經或正在發生但未來才會宣告的事件。因此必需要在宣告前以專業能力預期,去捕捉到投資買或賣機會。等到事件真相大白那一刻,股價剛好結束掉該有的漲跌。二、因此要買股票,短線操作者不能等到每個月10日,也就是等到上個月這家公司營收數據真相,最後一天宣告日時才做;一定得在月初或上個月底就做。三、中線的投資者也不能等到4月底、或7月底、10月底公司財務報告季度損益表出籠後,才去做出投資買賣。一定得在3月底、6月底、10月底一結束,憑專業能力與歷史經驗及當下市場狀況,估算出這一季這家公司虧損或盈餘數據,然後趕快去做買賣動作。四、長線投資人也必需要在年初時,前一年財務報告核算出來前,就預測確實的年度獲利。並且以該公司過去股利分配政策,預期該公司今年現金股利是否誘人。五、投資個人或機構對現金股利預期的滿意,只能保障公司股價維持現狀於不墜;但要誘人才能使潛在投資者進場,才會產生價差、股價才會上揚。因此整本「證券交易法」,其實就在告訴我們股票買賣的時機,而沒有實際運用經驗的學生,如果猛背條文、會念得很辛苦。六、還好現在大學教室內多有投影及上網設備,只要打開電腦上網,將股票集中市場交易現場秀出來,學生就會有更深體會。這種理念與很多老一代投資人認知不同,他們會將這種行為看成是「有消息的人」;其實這不是什麼有沒有消息,而是結合了財務理論最簡單的「事件分析法」,及「證券交易法」有關公開訊息宣告規定。
叁、運用「或有負債」四個字讓鴻海省下幾千億日圓!
這就如同這一次台灣鴻海集團,購買日本夏普公司股權一樣。學過會計學或財務報表分析?財務金融其實領域多采多姿、充滿樂趣,學者來自於四面八方,如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與衍生性金融商品,寫的最好一本書就是出自於英國數學家。而國內不少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也有物理系或化學系畢業的;念完物理或是數學等理工學科,進而去修習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者大有人在、絡繹於途。家父常對晚輩訓示,學問以「有用」(Useful)為原則。但何謂「有用」?像我們這樣一路走過來,在產與學界遊走經驗發現,一個現在還在學校念書大學生,要它體會出這句話;除了教科書作者,與擔任此一領域教授有責任外,還是要學習者本身要有一些初步實務經驗。如近期引發全球財經媒體關注,連華爾街日報多來參一腳的;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公司台灣鴻海集團,對日本面板廠商夏普進行股權收購案。從開始到完成除面板、即液晶顯示器技術專業外;其它多充滿了有價證券投資與財務理論專業。在這一件併購案中,對購併者鴻海、或是被併夏普公司而言,雙方多宛如經歷一場「非零合賽局」。
鴻海公司要進行股權收購對象正是為,液晶顯示器技術原發明者日本夏普公司。日本企業在電子產業上,擁有很多產品的關鍵技術,例如數位相機的讀取頭(Pick Up),及發光二極體(LED)關鍵技術等。鴻海集團在液晶顯示器產業領域中,除了目前群創公司外;該公司必然有長期客戶,未來非常需要精密程度更高的液晶顯示器。而這幾年來卻正是日本經濟景氣乍暖還寒之際,日經股價指數尚未完全脫離困境。擁有技術的夏普公司,近幾年以來虧損連連,處在公司生命週期最不景氣時刻。以該公司多年股價表現檢視;在2008年被全球金融風暴擊垮後,夏普公司股價一路長空萬里;不僅只是腰斬而已,在腰斬之後又去掉一個零。夏普最高股價為2008年2月2,150日圓/股,近期股價約為108日圓/股。有獨特實用的技術,但股價卻如此低落;這就像是落難英雄、或遲暮美人。但也就是因為這樣,使得日本夏普公司成為鴻海集團股權收購對象。根據數位時代公開網頁的訊息,鴻海之所以要在群創之外,再購夏普股權成為最大股東,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要代工APPLE公司未來的iTV電視。iTV長甚麼樣子大概只有,APPLE與鴻海的研究團隊知道。
肆、結論:熟讀證券交易法等,股票投資信心就不會「天搖地動」!
而讓鴻海在這一次股權購買中,至少買到不吃虧價格原因,就是活用了財務報表。國際投資銀行所組成團隊;配合鴻海集團內部的財務高手,在即將達成股權買賣協議前及時剎車。因為收購團隊挑出了夏普,高達3,500億日圓「或有負債」,不要小看「或有負債」這四個字,如果股權收購者對這四個字稍不留神,輕則收購股權後該公司股價大跌,重則傾家蕩產、甚至一敗塗地。以前有家台灣手機大廠,想到歐洲德國買下一家老牌電機大廠,結果因為不諳歐洲勞工退休法令,進去後才知道踩到大便;要提列龐大退休金。最後還搞出母公司大股東,為閃避這些損失差點涉入內線交易。
這次鴻海集團運用「或有負債」,不僅將認股價格顯著殺低,而且還捅出夏普一些黑洞;還沒進去接管人家公司,對方就開始自我清場;「或有負債」這四個字,搞到夏普高層人士變動、人仰馬翻。書中真的有黃金屋,「證券交易法」中也有關收購股權規定;將法令結合財務理論再有一些經驗,就會有信心開大車、擴張投資。每天為了賺短線的錢緊張兮兮,不如多念點財務報表分析、「證券交易法」或投資學、財務理論,認真念、好好對實務驗證,膽子會一天比一天大;股票投資信心絕不會因為「兩岸關係」而「天搖地動」。(提醒:本文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對任何企業與個人、管理與行事立場客觀善意,只為事件本身研究、不做事件人褒貶。)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