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新匯率機制 新融資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3-29 13:37
市場擔憂中國企業的債務危機時,着眼點往往在其高負債率。然而,自去年人民幣啟用新的匯率形成機制之後,債務中美元債的高比例,更令企業感到切膚之痛。
自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實行寬松政策,國際資本市場上充斥着超低利率的資金。而中國市場則不但資金緊張、利率高企,機制僵化也加深了融資的繁瑣與困難。能源類國企、航空企業及地產企業紛紛轉向海外尋求低廉資金。人民幣持續單邊升值則令企業償還美元債務變得很輕松,進而繼續助推了海外融資的趨勢。多年來中國企業積累了大量美元債務。基於人民幣穩升不貶的預期,企業們鮮有對美元債務進行匯率對沖或套期保值,從未考慮過以衍生工具預防可能的金融風險。
2015年8月,中國央行推出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三日內暴貶3%,令持有大量美債的企業遭受了重大損失。雖然後續人民幣反彈了,但企業認識到,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波幅擴大已成定勢。
人民幣貶值預期下,中國企業償還離岸債券本金和利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企業資產負債表受到沖擊。據稱,匯率波動加上中介機構的費用,中國企業的美元債利率最高可能達到17%。去國內某地產龍頭企業為例,其去年匯率損失為9.42億人民幣,導致去年企業凈利潤下降了28%。
所以,新匯率機制下,國內企業將改變其舊有的融資模式。
企業將更多地對未到期海外債券進行提前贖回。中國企業迄今未償還的美元債務超過5000千億美元,匯率波動將導致其成本增加過百億美元。尤其地產企業的債務中,約20%為美元債務。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贖回未到期海外債券規模達到20億美元,去年同期的規模為2600萬美元。這也是近期中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繼而轉向境內市場融資,以置換部份美元債。人民幣債務有助於規避匯率風險,而去年幾次降息後,境內融資成本正在下降。考慮到中國央行即將在中期內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境內市場流動性充裕,境內融資環境正在優於境外。
當然,企業也會更多地對其美元債務進行對沖。所以,今年外匯對沖業務量勢必擴大,主要是人民幣和美元貨幣對。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