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普惠業態更多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27 09:20
2015年,對於新金融,特別是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而言,被視為監管元年。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意見和細則陸續出台的同時,我們看到,國家對於互聯網金融在內的新金融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強調小微,互聯網金融的使命是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
2015金磚
面向草根需求的普惠金融正是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也是其貢獻所在。最主要的三大受益群體是小微企業、中低收入階層和偏遠地區。
2015年,對於新金融,特別是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而言,被視為監管元年。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意見和細則陸續出台的同時,我們看到,國家對於互聯網金融在內的新金融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強調小微,互聯網金融的使命是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過去的這一年,從P 2P網貸、股權籌、個人征信等多個領域,互聯網金融在我們的生活中,從邊緣日漸主流,成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實現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人群,在互聯網的疊加下,“草根”的小微企業和普通居民在金融資源的獲取上更加多元化。
互聯網+普惠金融監管框架初定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是聯合國在2005年首次提出的,其目標是全社會群體能夠全方位、有效地享有金融服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品的目標。
在踐行普惠金融方面,互聯網金融成為主要的行動者。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推動普惠金融目標的實現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在今年出台的有關互聯網+行動指導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各類監管細則上,互聯網金融的普惠金融使命被不斷突出。
7月初,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普惠金融列為11項重點行動之一。意見從技術、業務、受以及征信建設等方面指出“互聯網+”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戰略的實施,將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步伐。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特別指出“互聯網+”普惠金融,而非“互聯網+”金融。
7月18日,《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由中國人民銀行、工信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首次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並明確各互聯網金融業態的監管職能部門,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基本法”的檔案,
“立規矩”是為了“成方圓”。《指導意見》旗幟鮮明地鼓勵互聯網金融平台、品和服務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互聯網支付機構、網絡借貸平台、股權籌融資平台、網絡金融品銷售平台,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
對於基本法,業界與公普遍認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有望由此告別“缺門檻、缺規則、缺監管”的“野蠻生長”時代,納入法治化和依法監管的軌道,“草根”的小微企業和普通居民也有了更多融資和理財的選擇。
互聯金融的普惠屬性
對於普惠金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認為,目前我國普惠金融區域發展不平衡,金融資源較多流向發達地區,如何引導金融資源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仍是一道難題。同時,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模式尚不明確,主要是平均收益率低,制約了服務主體參與普惠金融的積極性。此外,普惠金融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特別是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主體的法律地位和權益保護仍然缺乏。
互聯網金融可以互聯網及大數據方式解決以往普惠金融推進過程中的問題。焦瑾璞認為,在普惠金融發展中既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又要通過互聯網尤其是移動金融來擴大服務的覆蓋面和渠道。
“面向草根需求的普惠金融正是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也是其貢獻所在。“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普惠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短板。以銀行為例,銀行業一般將2000萬元以下的貸款稱作中小企業貸款,這一標準對中小企業而言還是過於“高大上”,許多“草根”需求僅有數十萬元。
“互聯網金融具有很強的普惠和平權特質,它用新技術和新手段解決了傳統金融體系無法解決的問題,最主要的三大受益群體是小微企業、中低收 入 階 層 和偏遠地區。”姜奇平認為,《指導意見》給互聯網金融點亮了明燈,一系列利好不僅將激活互聯網金融這一池水,更將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推動大創業、萬創新。
傳統金融機構的低效運營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而互聯網金融能夠以嶄新的渠道和技術手段激發“草根”需求,讓需要資金的中小微企業、普通百姓得到資金。
“陸續出台的相關監管檔案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回歸小微、回歸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的基石。”點融網C E O郭宇航,檔案提出推動符合條件的相關從業機構介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這將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P2P公司與民間征信公司開展合作,提高借貸質量,降低借貸成本,幫助民間金融走向規範化。
普惠金融業態日漸多元化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49億人,而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就達到3 。04億。《指導意見》的出台,千千萬萬的“寶粉”、“基民”和P2P投貸人,都將在新的游戲規則中迎來新機遇。
以互聯網金融最為活躍的網貸P2P為例。作為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一的P2P理財,也就是網絡借貸,本身就是“互聯網+普惠金融”的物,它的出現本就是為了打破信息不對稱,專注與小微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發展,以此來補充銀行等傳統金融的短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網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達218萬人和106萬人,較2014年全年分別增加了88%和68%;今年6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4 。17%,已成為不少居民重要的理財通道。
拍拍貸C E O張俊表示,互聯網金融能夠利用線上模式和互聯網技術,拓寬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有力支持了消費金融及實體小微企業發展,讓資金流到更能生價值的地方,這是P2P普惠金融的第一層內涵。而對於網貸而言,單位金額內能服務的群體越多,意味,你所做的業務是更趨於小額的、更符合普惠金融內涵標準的。以拍拍貸為例,上半年,拍拍貸平均每提升1億元的借款,能幫助1 。8萬人次解決資金周轉。
除了網貸,今年通過股權籌快速興起,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啟了全民籌時代,也為小微企業融資拓寬了道路。今年年初,央行正式放行民營機構進入個人征信業,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在內的8家機構成為國內首批商業征信機構。隨個人征信品的陸續出爐,在獲得征信評估后,個人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將大大提高。以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為例,央行只覆蓋了3億多銀行金融客戶,而淘寶系用戶則有6億- 7億,如果這些數據未來用來放貸,對普惠金融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而隨互聯網金融在實踐普惠金融路上承擔著越來越大的責任,如何保護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方,特別是投資人,普惠金融保護創新重要方面。近日,廣州宣佈將通過“網絡仲裁+時間戳”開啟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新模式。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主任陳忠謙表示,互聯網金融糾紛的事實是簡單清楚的,但一旦涉及到虛擬網絡世界,目前司法體系將無法有效認定,為此,廣州仲裁委率先成立網絡仲裁院,推出有效的網絡金融糾紛解決機制。
采寫:南都記者 陳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