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劉自鴻: 融資11億元挑戰柔性屏製造的80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8 08:06


王思琪

有沒有想過手機屏幕可以摺疊,看電影時可以打開變成iPad的大屏,或者把彩電像卷式窗帘一樣收起來?在深圳,一個叫劉自鴻的80后海歸,正在努力幫你實現這一願望。


劉自鴻是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柔宇”)董事長兼CEO,他們目前最主要的研發對象就是可以任意彎曲的柔性屏,屏幕厚度甚至可以縮小到0.01毫米。

在辦公室見到劉自鴻時,他正低頭處理事情,辦公桌上擺十幾盒打開的名片。當天他剛從歐洲回來。Polo上衣,黑色西褲,帶笑意的大眼睛,很難想象,就是這個稚氣尚存的年輕人,正在研製一項可能改寫未來手機使用方式的技術。

7月,柔宇獨創的柔性屏實現了量,劉自鴻及其團隊也獲得了資本方的追加投資。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除了前三輪加入的IDG、深創投、松禾資本、源政投資、AlphaWealth等機構外,還有多新的資本方加入,共計獲得了11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

盡管如此,劉自鴻依然保持低調,每日奔忙於合作方與研發基地,所有對外宣傳都以技術為主。

“快艇”上的創新

柔宇坐落在深圳科興科技園,旁邊是騰訊的辦公樓,附近聚集一批深圳最好的互聯網創業企業。

目前市場上的曲面屏主要是基於OLED技術,其具有自發光的特性,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並且能夠節省電能。AMOLED顯示屏在OLED基礎上加入AM技術,細節還原更細緻,響應時間更快。AMOLED作為下一代屏幕技術,一直是行業重點攻關難題,受到三星、LG等大牌廠商的重視。

2013年8月,柔宇成功研製出一款基於AMOLED架構的可量柔性顯示屏,這款屏幕可以實現彎曲,最重要的是其厚度只有0.03~0.1毫米。2014年8月,柔宇進一步將屏幕厚度縮小到0.01毫米,這項研究成果創造世界紀錄並在今年7月投入量,設計能為100萬片/月。據劉自鴻透露,目前柔宇已與多家中外消費電子品牌終端進行合作洽談。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大林告訴記者,由於創新技術,即便實現量能降低成本,但柔性屏主要是面對中高端手機品牌,對於中低端手機品牌來,柔性屏成本還是過高。

劉自鴻告訴記者,造就真正意義的柔性顯示器,需要同時解決數十種材料、工藝、半導體器件結構、整合電路及系統設計等多個方面的難題。這遠不止直觀概念上更改顯示基底材料,或者替換其中某層材料那麼簡單。

朱大林告訴記者:“從2013年以來,手機硬件參數上基本沒有什麼突破,市面上手機出現技術同質化趨勢,其他零部件技術幾大廠商技術水平相差不大。”屏幕是消費者對手機使用最直觀的感受,也是最容易出現差異化玩法的部件。所以,一些大的手機品牌如三星、LG近幾年還是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在曲面屏技術研發上。

在柔宇之前,業內對AMOLED的研究還停留在慣常的進程:三星與LG曾先后推出OLED曲面屏技術,並將其應用在手機上。然而,曲面屏技術嚴格來並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柔性屏。

盡管后期兩者對於柔性顯示屏做了許多嘗試,技術方面得到一定改善,但在研發上耗費的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今年,LG成功去除傳統OLED顯示屏上覆蓋的薄玻璃,研製出完全由塑料組成的曲面顯示屏,以削薄屏幕厚度。雖然技術已經大幅改善,但顯示屏厚度仍達0.3~0.5毫米。

即便是三星研發的AMOLED技術,也主要集中在色彩顯示改進上,在厚度上沒有太大改善,用戶尚不能自由彎曲屏幕。

柔宇推出的柔性顯示屏技術,將屏幕厚度縮小到10微米。目前顯示屏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五分之一,這大幅縮短了對於柔性顯示屏的研發至量過程。

同時,柔性屏能通過外力拉伸達到卷曲伸縮的效果,做到大小隨意切換而不影響顯示清晰度。“我們可以把一個iPad變成一部手機,把手機變成iPad。”劉自鴻道。足夠的柔韌性保證其未來不僅能應用在手機屏幕上,還能給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品帶來更多拓展。例如,在汽車擋風玻璃鋪上一層顯示屏,顯示汽車行駛路徑,或者將家裏的顯示屏變成自動收縮以減少使用空間。“將來電視機不需要掛在牆上,顯示器可以做得像一個卷,我只要一按鍵,它就能自動顯示出來。”劉自鴻暢想道。

在劉自鴻看來,大公司像郵輪而小公司則像快艇,在技術的源頭創新上,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有效率。“好多人以前,你這麼小一個團隊,能不能做成一個大的公司,我倒不擔心。創新不是比誰體積大,不是大魚就一定吃掉小魚,現在是快魚吃掉慢魚。”

“柔性屏研發以及大規模量將會改變未來手機造型。”朱大林。

斯坦福迸出的火花

柔性顯示屏研究是劉自鴻在斯坦福攻讀博士的方向。初入斯坦福,當同學們都在老師提供的題目中選擇攻讀方向時,劉自鴻卻對那些題目毫無興趣。於是,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躺在草坪上天馬行空。從人類感官想到電和光的組合,再到下一代顯示器,他終於敲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我跟導師講這個事情之后,他很興奮,讓我第二天就交方案。后來,憑我寫的一頁紙方案,就拿到了研究的基金,然后我就開始往這個方向做研究,那都是快9年前的事情了。”起整個過程,劉自鴻還是難掩興奮之情。

這個今年才32歲的年輕人,已經擁有讓人艷羡的履歷:17歲上清華,就讀電子工程,2006年到斯坦福,花不到3年時間攻下博士學位。憑藉這些資本,他畢業之后就到紐約IBM從事半導體研究,高薪安定,然而僅過3年即辭職,創立柔宇,重回斯坦福草坪上夢想的道路。

與其他科技型尤其是互聯網科技公司不同,成立三年,除了在技術上的突破以外,柔宇几乎沒有在品牌上做任何宣傳。這點劉自鴻承認是清華帶給他的:“清華非常務實,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有什麼東西做出來再,或者是我了就要做到,這是清華的風格,所以最后讓你沉澱下來,然后拋去特別多的虛的東西,那種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是什麼都沒有的東西。”

除了縮減柔性顯示屏厚度,柔宇團隊還在研製多項創新技術。“每一項技術在做出來之前,我們都不會對外公開,也不希望拿這個東西去搞噱頭造勢,我覺得沒必要,因為你做好了的東西自然會有人認可。”

在劉自鴻看來,延續創新的火花要持續不斷地加炭燒火,這是個不斷試錯成長的過程。“我們早期的時候,團隊每個人每天工作16個小時、18個小時,常常遇到研究一個月的時候才發現技術是錯的情況,然后再重新去調整、設計。”

創業是艱苦的,為了更好地跟團隊成員交流,他從紐約搬到了深圳和硅谷,常常在深圳和美國奔波。在硅谷和深圳時,連續睡了3個月朋友家的地板。

現在,劉自鴻他仍然保持每天5小時左右的睡眠,每天在辦公室和實驗室裏花費最多時間。硅谷和深圳有16個小時的時差,為了兼顧兩邊的業務,他保持規律的工作節奏:白天處理國內的事情,晚上與硅谷的技術研發中心聯繫。等事情處理得差不多,往往已經到了凌晨。每個月,劉自鴻至少要出國一趟,有時是歐洲,更多時候是美國。

由於工作繁忙,劉自鴻必須時常與團隊保持聯繫,整個採訪過程多次因業務需要溝通確定而被迫暫停。每次返回,劉自鴻都欠身微笑道歉。

在不停地添柴加炭下,當年斯坦福迸出的火花漸漸燃燒起來。從深圳留學生創業大廈不足百平方米的小房間,到現在在龍崗擁有五層樓高的生基地,公司團隊從幾十人發展到200多人。2015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也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公司現場參觀調研。

推出0.01毫米柔性顯示屏,是柔宇從0到1的蛻變,也為其贏得更多資本的青睞。對於投資人的選擇,劉自鴻非常謹慎:“投資方和創業團隊其實就像一種戀愛關係,感覺合適就在一起,大家是志同道合才會走到一起。”

盡管已經“很有錢”,但劉自鴻顯然志不在此。對於公司的發展,他談得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對於資本市場計劃卻沒太多打算,“上市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我們也不一定去排斥,但是我們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

現在的劉自鴻,依然有一顆創業之心。他告訴記者,現在做的事情仍然是不計后果。“你敢於多麼不計后果地做事,你就有多大程度受人尊重,尤其是這個事情是為了別人想,或者是為了社會想而做,不是為了自己想而做。”東方IC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