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執行副總裁兼CTO:V2V智能汽車時代還需5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7 18:15
新浪科技 李根
近日,全球連接器和感測器領域巨頭 TE Connectivity (紐交所代碼:TEL)在上海召開全球創新開放日活動。TE Connectivity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Rob Shaddock從美國來到上海,並就智能汽車的發展現狀、行業瓶頸和未來場景等方面問題,接受了新浪科技獨家專訪。
未來場景:車與車信息互通,V2V時代
當你駕車行駛在高速上,前面有車踩急剎,你的車能馬上收到信息並開啟自動防範,從而避免事故。
這是TE Connectivity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Rob Shaddock對新浪科技記者描繪的智能汽車時代的最基本場景。事實上,這也是這家以連接和感測器供應知名的全球企業目前在汽車領域裏試圖實現的場景。
TE將這種場景稱作“V2V”,即Vehicle to Vehicle,主要是車與車之間能夠實現信息的互通,屬於廣義“車聯網”或者“物聯網”的一部分。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創業大潮中更多被談及的車聯網,還停留在狹義上的車與網絡相連、通過手機進行查看和操作。而V2V代表更加快速、安全的智能汽車發展方向,甚至是無人駕駛真正實現的基礎。
據Rob Shaddock介紹,V2V智能汽車時代所要做的汽車之間的信息互通,而TE的思路是通過覆蓋於汽車各處的連接器和感測器來實現。連接器像人的神經脈絡,能夠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而感測器則似神經末端,對外界信號有敏地感知和收集能力。
“此外,比如遇到司機開車的時候走神,或者是喝了酒的情況,駕駛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而通過感測器的應用,智能汽車能夠監測到司機的狀況,並提供相關的預警和提醒,確保司機的狀況更加安全。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感測器的應用能夠把司機解放出來——比如大量感測器的使用能真正意義地使智能駕駛成為現實。”Rob Shaddock告訴新浪科技。
無人駕駛:實現至少需要5年時間
無論是V2V時代,還是真正意義的智能汽車、無人汽車,在Rob Shaddock看來,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長時間。
首先,雖然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測試,但目前還需要基於極其詳細且精準的地圖技術,加上精細的感測系統和圖像識別系統的比對來實現無人駕駛。而真正應用面臨的是不斷變化的環境以及各種突發狀況,需要一個車車互通互聯的一體化網絡。這個網絡形成的關鍵,在於精準感測器的應用。
其次,感測器本身的生還有待於材料和工藝方面的提升。近期,TE利用3D打印工藝打印了一輛摩托車。雖然3D打印讓生變得簡單,但TE在過程中發現,在汽車工業領域,3D打印的一層一層連接,比起直接注塑,在連接性和強度方面要差很多。此外,TE所關注的液晶等結晶性材料,目前還無法參與到3D打印中。
更為關鍵的是,這種特別智能的車,目前還處於科研階段,Google和Apple或許能在不久的將來有所突破,但真正成功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長時間。
此外,在Rob Shaddock還表示:“目前TE與主要的智能汽車研發企業都在進行合作。”
據悉,TE Connectivity是世界最大的連接器和連接系統的供應商之一,品從工業到消費電子、設備、電力、航空航天、石油等的各個行業。TE的年銷售額達 140 億美元,在全球擁有 80,000 名員工,其中 7,500 名為設計工程師,合作的客戶遍及全球 150 多個國家和多領域。而且TE已連續四年被湯森路透選入“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評選標準包括品的新穎性,專利的數量及質量和專利被其他公司引用和使用的情況。
汽車領域的應用外,Rob Shaddock還談到了整個物聯網的發展,他表示:“物聯網會連接非常大量的設備,在2011年已有90億個完全可以互相連接的設備,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會升至240億。如何互不幹擾、有效地收集如此大量的數據,也是對TE感測器和連接性品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和挑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