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還早得很!美財經作家看中國散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張(J.J. ZHANG)日前在中國採訪了許多市場參與者,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股市的參與者與股市本身一樣,還處於其發展的早期階段,有許多非理性的成分在內,想要發展到美國那樣完備,還需要一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時間。
以下即張的評論文章全文:
盡管近期以來,希臘的消息在大小媒體的頭版跳來跳去煞是熱鬧,但其實,整體市場几乎沒有因為這個地中海小國受到什麼衝擊。相反,過去一兩個月時間中,真正的市場衝擊者是中國。
現在,許多人都已經對上海股市的行情的讀數變化耳熟能詳了。不過,近期的這些事件同時也給了我們另外一個機會,去仔細審視一些之前較少留意到,但同樣很重要的東西——具體來,就是中國股市參與者的觀點和他們的個人行為習慣。
不久前,由於一些個人原因,我在上海做了短暫的停留,也由此得到了機會,在中國股市狂熱達到高峰以及暴跌剛剛開始的時間段裏,親身目睹了“原爆點”的景象。中國的股市,85%的份額被散戶投資者佔據,這與美國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2009年,美國散戶投資者只擁有30%的股票,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交量當中,他們所占的比例更是不到2%。
還有,這些交易者的交易頻率位居全球最高之列,但是教育程度和投資技能卻沒有達到與頻率匹配的水準。有鑒於此,中國市場尚未成熟,恐怕都是客氣的。所周知,人們談起投資者表現糟糕時,經常都會把頭腦非理性列為第一號原因。
我利用難得的機會採訪了上海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中國市場參與者,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做了簡單的總結——當然,還有可能等待他們的教訓。
——泡沫其實可以預測
在房地泡沫不斷膨脹階段,以及事后各方的互相指責推諉當中,最常提及的藉口之一就是,泡沫是無法預測和判斷的。可實際上,泡沫常常是可以通過一些非理性行為及特徵辨識出來的,而中國近期的泡沫也不例外。几乎金融行業的每個人都知道上海市場存在泡沫,這不足為奇,有趣的是,我所採訪的那些普通散戶,他們其實也一樣,許多人都覺得市場太瘋狂了,很可能已經處於泡沫階段。他們都知道泡沫會破滅,只是無法預測具體的時間。
——追逐泡沫在中國並不新鮮
與對泡沫的清醒認知相映成趣的是,中國的市場參與者其實一直習慣於追逐泡沫。你可以將這歸於文化現象,或者是做出其他的解釋,但不變的事實是,過去十年當中,他們總是在不斷地從一個發大財的夢想跳向另外一個。十年前是房地,五年前是黃金,再近一些是理財品,資金總是不斷地滾入最炙手可熱的投資,而這些投資最終都在某種程度上失敗了。現在又輪到了股票。正如一位接受採訪的散戶所:“中國市場不是用來投資的,是用來賭的。”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這裏的一切與我們已經習慣的謹慎和穩定的常態完全不同。盡管最標準的投資建議應該是避開最熱門的資,但是在中國,適用的建議卻應該是入場越早越好,力度越大越好。我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泡沫,或者曾經火爆一時的資確實讓我的採訪對象當中的許多人賺了不少錢。中國房地目前作為一個投資對象已經毫無吸引力,但是那些入場較早的人,獲得一倍,甚至兩倍回報率都是很常見的事情。理財品也是一樣,從其高利率當中得到好處的人要遠多於后來遇到麻煩的人。上海市場盡管較之不久前的峰值下跌了20%到30%,但是較之一年前依然上漲了100%,較之半年前也上漲了30%。那些真正早起的鳥兒現在依然有理由開心。
——貪婪為王
盡管意識到了泡沫的存在,但是几乎所有人還是將全部賭注都押在了股票身上。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答案非常簡單——想發財,或許還可以加上那麼一點點妒忌。新聞報導市場每天的漲勢,身邊的親友也在吹噓自己輕鬆致富的故事,使得股市的誘惑變得無法抗拒,而謹慎小心什麼的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隨后,便是繼續加大賭注的分量,槓桿、保證金之類的紛紛登場。
——但恐懼是皇帝
要還有一種情感比貪婪更強大,那就只能是恐懼了。盡管我採訪的人几乎都依然保持全倉,但也几乎都是一腳門裏一腳門外的心態了,只要看到一絲不對勁,都會立即拔腿就跑。市場的下跌几乎總是要比之前的上漲狂暴得多,這在哪裏都是一樣,但是我們還是不能不承認,中國市場跌起來,要比我們所習慣的狂暴得多。比如在香港市場上,太陽能面板公司漢能一小時就損失了47%的市值,而上海市場漲跌幅度超過5%的交易日,也多到令人咋舌。
——政府救援的道德風險實實在在
在上次國際金融危機最混亂的時刻,各種救援計劃的討論總會引發對道德風險的憂慮。盡管隨后的美國經濟復甦並沒有受到太多困擾,但是在中國,道德風險正在迅速成為一個重大的麻煩。我所接觸的市場參與者中,許多人都他們相信政府會出手維持秩序,防止大規模恐慌發生。他們知道政府非常重視經濟進步,不願意看到任何經濟緊縮。迄今為止的發展表明,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政府已經宣佈了一系列干預措施,要防止拋售和恐慌,而且他們似乎還有很多措施會一個個拿出來。可是,問題在於:當麻煩大到政府都難以控制,那又會怎樣呢?
——成熟需要時間
或許,我的上海之行,最重要的經驗就是這個了:成熟真的需要時間。一個孩子要長大成人,都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散戶當然也不會例外。在美國,股票作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作為財富創造者已經經歷了幾代人的時間,而在中國,既有資金又有能力投資股票的參與者,現在嚴格來還只是第一代。
或許,再經歷幾年的洗禮,經歷更多驚人的機會和痛苦的教訓,到了下一代人的時候,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子衿)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