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瘋狂回購 12天擲43億 護盤?打擊惡意沽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恒大地產本月初開始展開瘋狂回購,截至昨日已豪擲逾43億元托價,相當於幾近花盡配股所得;圖為恒大主席許家印。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上月初才完成配股集資45億元的恒大(3333-HK),本月初開始展開瘋狂回購,截至昨(28)日已豪擲逾43億元(港元,下同)托價,相當於幾近花盡配股所得;同時公司更罕有地尋求股東批准增加回購上限,意味其瘋狂回購行動隨時繼續。雖然市場普遍認為,恒大此舉是為「打擊沽空」,但有內房分析員指,背後動機是「護盤」,還是方便日後再配股等其他原因皆有可能。
香港《明報》報導,恒大昨日收報5.32元,升5.13%。據公司披露,昨日斥6.8億元回購1.3億股,即從7月8日起計,不足一個月內恒大已動用43.16億元回購共9.3億股股份,佔回購前股本的6%,集團更提出尋求即時更新10%的回購額度。換句話說,除在下月18日股東價召開前仍可回購最多約6億股份之餘,一旦決議獲得通過,恒大可額外再回購15億股股份,按昨日收市價計,市值接近80億元。
而自恒大展開其瘋狂回購行動後,股價立即從3.76元「港股大時代」以來低位反彈回升。
不少內地媒體近日護航,恒大於5月28日以大折讓配股,股價急瀉27%是有外國沽空機構「趁火打劫」,故公司回購托價,意在震懾惡意沽空,並穩定投資者信心。
有基金經理稱,不排除近期有機構瞄準恒大狙擊,事實上,在恒大瘋狂回購的12個交易日內,有一半時間恒大回購佔當日成交近半,沽空率近兩成倘扣除恒大回購成交,實際沽空比率高達3-4成。
翻查紀錄,恒大密密回購並非首次,去年初公司亦曾在短短2個月內斥資逾50億元回購10%股份,當時副主席夏海鈞的解釋是,公司業績與股價嚴重不匹配,回購是「保障股民最好的方法」。
有中資內地分析員則表示,恒大回購目的清晰,就是為了催化股價上升,但背後原因是否單純「打擊沽空」或「合理反映公司價值」則存疑。
該分析員指,恒大當日配股價為5.67元,配股後股價一直跌至4元以下水平,「可能接貨者有怨言也不一定,也不利於恒大之後任何配股集資計劃」,不過他覺得,恒大與接貨者有協議不能讓股價跌至某水平「可能性不是沒有,但較低,因為恒大只要守住該價位便可以,不用花光集資所得,令配股變得多此一舉」。
除了密密回購,恒大近期於資本市場也動作多多,3月才借殼新傳媒(0708-HK)上市的恒大健康,上周五(24日)便宣布,為令投資者更易入場,建議拆細股份以降低交易門檻,擬將現有股份1股拆分為10股。
另外,恒大更在短短1個月時間內,將三大非地產業務分拆,首先在7月1日宣布將恒大淘寶足球隊及恆大文化拆至內地新三板上市,然後上星期二(21日)再把礦泉水業務拆至新三板。與此同時,恒大於6月亦聯手騰訊(0700-HK)入主殼股馬斯葛(0136-HK),不排除將作為日後旗下產業的上市平台。而恆大其他非地產業務如糧油、乳業等等,也很可能會陸續相繼上市。
市場人士估計,恒大急於把其他業務分拆,一方面是把集團旗下「多元化」業務弄清晰,另欲借助上市擴寬融資渠道,因其高負債始終是外界最關注問題。不過今年以來頻繁的借殼、分拆、配股、發債、回購,實在令市場應接不下,甚至會令投資者產生不知公司到底想幹什麼的感覺。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