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對話Robinhood創始人:加密與傳統金融終將融合 美國將是代幣化「最慢」的經濟體

金色財經


整理:金色財經

「代幣化就像一列貨運火車,勢不可擋,最終將吞噬整個金融體系。」 在 2024 年的 Token 2049 盛會上,Robinhood 聯合創始人兼 CEO Vlad Tenev 拋出了這一大膽的預言。這位從免傭金交易顛覆傳統券商起家的金融科技領軍人物,帶着數學家和技術專家的敏銳洞察,與主持人 Haslinda Amin 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以下為談話的全部內容:

Haslinda Amin: 進入金融系統、金融市場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特權。它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這就是為什麼 Robinhood 提供免傭金交易。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我看到隨著加密貨幣、穩定幣和代幣化也獲得了發展動力。在革命的浪潮中站穩腳跟。這是深化金融包容性的又一機遇。這一願景具體會如何落地?接下來這位嘉賓能解答所有疑問。他即是數學家、技術專家、企業家,也是 Robinhood 的聯合創始人。很高興能與你同台。謝謝。


Vlad Tenev: 謝謝你沒有叫我「TradFi 佬」。當然,不是說「TradFi」有什麼不對,但這個詞多少帶點侮辱性,對吧?不過沒關係,背景如此。

Haslinda Amin: 我們從代幣化開始聊吧。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有人說我們正處在一場革命的邊緣,有人說這或許是金融界的「新ETF時刻」。我知道,你同意這個看法。

Vlad Tenev: 我認為代幣化就像一列貨運火車,勢不可擋,最終將吞噬整個金融體系。不過關於代幣化,有個有意思的點 —— 我們不如互動一下?現場有多少人目前持有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好吧,看來不多。

Haslinda Amin: 確實沒多少。

Vlad Tenev: 所以這就是代幣化的現狀。很多人已經談論它很久很久,但實際行動確寥寥無幾。今年夏天早些時候,我們在法國南部開了一場會議,會上我們正式推出了股票代幣,也就是美國股票的代幣化版本。我們推出了大約200個知名公司的股票代幣。最近我們又擴展了,推出了更廣泛的公共股票代幣。而且,正如你提到的,我們還代幣化了像 SpaceX 和 OpenAI 這樣的公司,我們是第一家這樣做的。如果在歐盟地區註冊使用我們的代幣化產品,就能免費獲得代幣化的 OpenAI 和 SpaceX 資產。 不過,剛才大家舉手的時候可能漏掉了一點,有多少人擁有穩定幣?好的,這就多一些了,對吧?可能仍然只有30%的人,這說明我們還處在早期階段。但穩定幣就是一種代幣化的真實世界資產。 有時候,當我向人們解釋 「既然已有傳統股票,代幣化股票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時,我會用類比的方式來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對於美國的穩定幣,我們可以說它是接觸美國資產的最佳方式之一,而且能進一步鞏固我們所說的 「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一直以來,美元都是全球儲備貨幣,但如今它面臨着不少競爭。而我們保持美元優勢地位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它成為數字加密領域獲取美元的默認選擇。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穩定幣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布局方向。如果你持有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其實就相當於持有了最基礎的代幣化資產。 就像穩定幣是 「以代幣形式承載美元價值」 一樣,股票、房地產、其他現實世界資產,甚至是私募股權(這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都能通過同樣的邏輯實現代幣化。我認為,未來美國境外的投資者接觸美國股票的默認方式,就會是代幣化股票 —— 這就是代幣化的意義所在。

Haslinda Amin: 那我想問,這一切多久能實現?我們剛才談到了房地產代幣化,今天有一個關於紅十字會有了組織朋友和許諾房地產想法的宏大故事。第一,這有多可行,多快能發生?然後會如何發展?

Vlad Tenev: 從機制上看,代幣化房地產非常像代幣化一家私營公司。你基本上是在一家公司名下購買一處或多處房產,然後你將這家公司代幣化,就像你會代幣化 OpenAI 或 SpaceX 一樣。

Haslinda Amin: 這麼說,房地產代幣化在操作複雜度上,和股票代幣化差不多?會不會有更高的複雜度?

Vlad Tenev: 這兩種代幣化我們都已經實際落地了:股票代幣化目前已在歐盟地區正式上線。所以目前僅剩的 「複雜度」,其實主要是確保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內獲得相應的牌照許可,並明確監管規則。 但我認為這些問題都會逐步解決。代幣化很可能會先在歐洲起步,之後再擴展到全球其他地區。遺憾但現實的是,美國可能會相對滯後 —— 肯定會晚於歐洲,甚至可能是最後一批實現全面代幣化的經濟體之一。不過我相信,美國最終也必然會走向代幣化。

Haslinda Amin: 當你與監管機構對話時,關於代幣化,有哪些懸而未決的擔憂,或者說關鍵的擔憂?有人認為 Robinhood 在代幣化問題上可能是在走鋼絲。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Vlad Tenev: 我認為這取決於資產類別。我覺得有一些次要的擔憂,都是些典型問題:客戶保護,如果標的資產的價值與代幣的價值發生偏離怎麼辦?你如何協調解決?但我認為在美國,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實際上擁有一個基本能用的基礎設施。這有點像在亞洲,你有非常非常快的高鐵,人們問了很久,為什麼美國沒有這些高速列車?相反,我們有的是中速列車。這就好比,如果你能用3小時從A點到B點,那麼為了縮短到2小時而付出的增量投資可能就不值得了。同樣,我們在美國有一個運行得還不錯的金融體系。也許你不能交易代幣化的股票,但 Robinhood 在向大眾市場提供股票方面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我們現在在美國有超過2500萬客戶,通過我們在傳統金融領域的創新,你可以每周5天、每天24小時交易。你還不能在周六交易,我們正在設法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你有一個能勝任工作的系統。所以我認為,從現有系統過渡到完全代幣化所需的額外努力將會花費更長的時間。

Haslinda Amin: 咱們大膽預測一下,比如像蘋果公司這樣的企業,其代幣化股票何時能在全球範圍內交易?會不會要等到 2047 年?

Vlad Tenev: 「全球範圍」是個大問題。如果你在歐盟,並且註冊了 Robinhood 或者其他幾家提供美國股票代幣化服務的公司,你今天就可以做到。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擁有技術可以在去中心化金融和世界各地實現這一點,但這將取決於各個司法管轄區的規定。

Haslinda Amin: 那 5 年內能實現嗎?

Vlad Tenev: 如果要預測的話,我認為未來 5 年內,大部分主要市場都會出台相應的監管框架。但要實現近乎 100% 的全面代幣化,可能需要 10 年甚至更久。

Haslinda Amin: 好的,關於代幣化我們就聊到這。另一個目前備受關注的領域是 「預測市場」。據悉,貴平台的事件合約交易額已突破 40 億美元,僅第第三季就達到 20 億美元,是什麼推動了這一增長?

Vlad Tenev: 是的,先給大家交代一下背景:我們推出預測市場服務還不到一年,最初是圍繞美國大選推出的。

Haslinda Amin: 藉此東風,股價也大幅上漲。

Vlad Tenev: 很難說股價上漲完全歸功於預測市場。不過我們確實涉足了多個業務領域,比如我們有龐大的零售加密貨幣業務。顯然,大選之後股市表現很好;而且正因為很多資產的價格都直接受到大選結果的影響,這恰恰體現了預測市場作為一種技術的價值。 比如,作為投資者或交易者,你可能會有這樣的判斷:「如果民主黨或共和黨贏得大選,某類資產價格會受到某種影響」,但這種判斷是間接的 —— 你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具體會如何影響價格」。類似的情況在公司財報季也很常見:一家公司的財報業績超預期,但指引中透露出的某些資訊卻可能導致其股價下跌。 而預測市場能讓你精準地將自己的觀點 「貨幣化」:以總統大選為例,你可能不知道川普勝選會如何影響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但你確信川普會勝選 —— 那麼你就可以通過預測市場進行相關交易,直接將自己的判斷轉化為收益。 幾天前有一份報告稱,Robinhood 的預測市場,這是一種類型的分析報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達到了2億美元的年化收入,這正說明了零售市場的熱情。

Haslinda Amin: 這確實很有意思,但預測市場也不乏批評聲,對吧?有人認為它模糊了金融交易和賭博之間的界限。

Vlad Tenev: 是的,當然,肯定有批評。我認為對於很多創新都是如此,而且我認為預測市場——希望我們都能同意的一點是,它是一項重大創新,是一種變革。人們傾向於將它與之前存在的東西進行比較,對吧?汽車不過是一輛「無馬的馬車」。所以我認為預測市場與傳統的體育博彩和賭博有一些相似之處。它也與主動交易有相似之處,因為它們是在交易所交易的交易所交易產品。它還與傳統媒體新聞產品有一些相似之處,因為有很多人使用預測市場不是為了交易或投機,而是因為他們想知道誰會贏得選舉,人們認為聯準會降息最可能發生什麼?這裡有一個被動用例,就是作為資訊來源。我認為它不完全是這三者中的任何一個,而是一種有潛力改變這三個龐大行業的混合體。

Haslinda Amin: 你剛才談到你們涉足很多業務,對吧?在 Robinhood 的更大藍圖中,預測市場將有多重要?你預計會有什麼樣的增長?

Vlad Tenev: 回顧過去,預測市場無疑是我們增長最快的業務線之一,甚至可能就是增長最快的。我之前提到過,我們目前有 9 條年營收超 1 億美元的業務線,而預測市場和另外幾項業務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我相信未來,我們年營收超 1 億美元的業務線數量會大幅增加。 在主動交易領域,我們認為所有資產類別都很重要 —— 我們希望在所有涉足的資產交易領域都做到第一,預測市場也不例外。但羅賓漢的長期目標是:讓全球任何人都能將自己所有的資金和資產都存放在我們平台上。

正如我們CEO所說的 「金融超級應用」,其核心就是成為 「用戶所有資金的歸屬地」。 顯然,我們希望在所有資產類別上都爭取交易者,但對每個用戶而言,我們希望成為 「持有資產的最佳選擇」—— 無論用戶持有的是什麼資產,我們都能提供最低的成本和最佳的用戶體驗。不過,我認為普通用戶資產中投入預測市場的比例不會很高。 投資組合中會有一小部分,我猜是中等個位數的百分比,大概在那個範圍內,會通過預測市場、期權、期貨,甚至有時個股,更系統地進出這些自主性交易。我們希望成為那個部分的最佳平台,同時也是你的退休金、被動管理投資以及你的銀行業務需求的最佳平台——我們現在正在推出 Robinhood 銀行。我們還有我認為是最好的信用卡,最近宣布持卡人超過45萬。理想情況下,我們是你存入薪水的地方,你可以在我們這裡以儘可能高的年化殖利率儲蓄,管理你所有的投資和退休金。如果你想交易預測市場或期權,並且你的投資組合中有一個主動管理的部分,我們認為我們能做到。

Haslinda Amin: 所以本質上是打造一個 「一站式金融服務平台」。另外,我們不得不提不同國家的市場波動 —— 最近市場波動很大,對吧?我記得之前有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市場波動中,約 3000 億美元的市值蒸發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正在全身心投入加密貨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接下來的24個月裡你打算做什麼?

Vlad Tenev: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全面布局加密貨幣」 可能是你的表述,不是我的說法。我其實是 「全面布局所有領域」,相當於 「重倉所有賽道」。 我不知道在現場觀眾看來,我的這個觀點是否有爭議,但如果對更廣泛的受眾說,可能會引起爭議:我認為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此前一直處於兩個獨立的世界,但它們最終會完全融合。我們之前聊到的股票代幣化、其他現實資產代幣化,以及作為早期融合形態的穩定幣,都是融合的體現。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認為加密技術相對於傳統的做事方式有如此多的優勢,以至於未來將不再有區別。這有點像技術本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視為經濟的一個部門。現在仍然是,有科技公司和其他一切。我認為加密貨幣將經歷同樣的轉變,我們現在有點像把它放在自己的籃子裡思考。但最終,所有東西都會以某種形式上鏈,這種區別會逐漸消失。

Haslinda Amin: 你如何看待傳統金融,比如納斯-達克和你的資產管理公司?他們對即將到來的變革準備得如何?

Vlad Tenev: 我認為傳統金融的挑戰,尤其是在更基礎設施的層面,是他們有很多利益相關者。如果你想一想他們大部分收入的來源,並非來自與加密相關的業務。對於這些公司中的許多利益相關者來說,因為他們已經相當龐大,將會抵制並更慢地採用新技術。他們將會是後進者。他們會等到技術被證明可行後才會採用。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對我們來說,我們必須進行比在傳統金融中通常想要的更深度的垂直整合。我們收購了 Bitstamp,我們有自己的交易所。我們正在構建自己的鏈,因為我不認為在創新的前沿可以依賴傳統的基礎設施提供商。我想他們最終會跟上,但這將需要很長的時間。

Haslinda Amin: 我所以最後一個問題想問問 AI—— 您剛才提到了很多亮眼數據,面對即將到來的 AI 時代AI 驅動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Vlad Tenev: 其實我對此思考了很多。首先,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害怕 AI。很多人對 AI 存在誤解,比如回顧 1997 年,AI 首次在國際象棋比賽中擊敗人類特級大師,當時人們都覺得 「完了,國際象棋要完了」。但事實上,國際象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現在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數量是 10 年前的兩倍,大型國際象棋賽事的獎金也比以前高了 2 到 3 倍,整個行業一片繁榮 —— 儘管它是最早被 AI 徹底改變的領域之一。 

上周Andreessen Horowitz 有一篇很棒的文章,談到了放射科:如今放射科的重要性也前所未有,對放射科醫生的需求依然大於供給,薪資還在不斷上漲。但如果回到 10 年前,當 AI 在放射影像診斷上首次達到或超過人類水平時,人們會告訴你 「別去醫學院學放射科了,這是個糟糕的職業選擇」。 所以我認為,對於很多領域而言,AI 帶來的並非 「取代」,而是 「變革」。目前大家最關注的領域之一是軟體工程 —— 如果讓我預測,10 年後軟體工程領域的從業者數量會比現在更多,只是未來的軟體工程師必須學會使用 AI 工具;如果不會用,就會面臨巨大的劣勢。但我仍然非常看好人類和人類的創造力。 

因此,我認為應對 AI 時代最好的方式,就是開始嘗試使用這些 AI 工具。就像我看我的孩子們使用 ChatGPT 和Grok一樣,這就是未來的趨勢。孩子們比我這樣的 「老輩人」 有優勢,因為他們有更多時間去探索,而我還有很多現有事務要處理,很難全身心投入學習 AI 工具,必須特意抽出時間才行。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 「動手嘗試」:你應該使用 Cursor,你應該使用 Copilot 之類的工具,隨便什麼都行,就是去構建東西,去創造東西,並且為了樂趣而做。我認為這是讓你的職業生涯面向未來的最佳方式。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