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周內爆漲 400% 能否真正挑戰 Hyperliquid 龍一地位?
金色財經
原文標題:The Aster Counterstrike 作者:Token Dispatch 整理&編譯:LenaXin,ChainCatcher
前情提要
2025年9月18日,趙長鵬發布了一張既非比特幣也非BNB的價格走勢圖。
該圖表展示的是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ASTER的原生代幣,該交易所於前一日剛剛上線。
「幹得漂亮!開局順利。再接再厲!」他說道。
數小時內,ASTER代幣較發行價暴漲400%。市場清晰地接收到了這一信號:這位前幣安首席執行官不只是在表達祝賀,而是在向Hyperliquid宣戰。
當HYPE代幣持有者看着他們的Hyperliquid資產飆升至近60美元的歷史高位時,趙長鵬這條精心計算的推文猶如精準打擊般落下。趙長鵬雖被禁止營運幣安,但顯然未被禁止撼動市場,他正全力支持Hyperliquid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然而,戰爭機器已然啟動。YZi實驗室(前身為幣安實驗室)一直默默資助着ASTER的開發。BNB鏈合作網路正在激活。全球最大的加密帝國正針對這個膽敢搶占衍生品市場市佔率的去中心化新秀展開全面圍剿。
這是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戰爭的第一槍,而幣安絕不打算認輸。
(一)ASTER是什麼?
ASTER誕生於2024年12月兩大DeFi協議Astherus和APX Finance的合併。此次整合構建出統一的交易基礎設施,旨在直接抗衡Hyperliquid不斷擴張的市場市佔率。
(註:Astherus專注收益型產品的多資產流動性,APX Finance是去中心化永續交易平台)
該平台是多鏈去中心化交易所,支持BNB鏈、以太坊、Solana和Arbitrum網路,通過聚合多鏈流動性實現無需手動跨鏈的無縫交易。自2025年3月上線以來,ASTER已為200萬用戶處理逾5140億美元交易量。代幣發行後,平台總鎖倉價值曾短暫觸及20億美元峰值,截至2025年9月已回落至6.55億美元。
與僅聚焦現貨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同,ASTER定位為同時提供現貨與永續期貨市場的綜合交易平台。在永續衍生品作為核心業務的同時,平台也提供現貨交易功能,首個上線的交易對為其原生代幣ASTER/USDT。
(二)ASTER如何解決搶先交易與清算操縱?
ASTER的架構核心致力於解決困擾多鏈DeFi的流動性碎片化難題。平台通過聚合跨鏈訂單簿深度構建「統一流動性」,而非強制用戶進行跨鏈資產轉移。
其「隱藏訂單」系統尤為突出,該功能在執行前始終隱匿訂單規模與方向。這類暗池式設計有效解決了鏈上交易的關鍵痛點:搶先交易與清算操縱。
趙長鵬此前評價此功能時指出,它解決了「其他鏈上DEX存在的清算操縱問題」。
平台保證金系統同時支持隔離與交叉抵押交易,允許用戶使用asBNB等流動性質押代幣或生態穩定幣作為保證金。這項資本效率創新使交易者在維持活躍持倉的同時,能為抵押資產獲取被動收益。
ASTER生態系統的核心是USDF。USDF是一種由delta中性部位支撐的生態穩定幣。用戶可通過存入受支持資產鑄造USDF,並將該穩定幣作為交易抵押品同時獲取收益。這形成了持有穩定幣的用戶自然成為流動性提供者的自循環流動性體系。
ASTER路線圖包含提升隱私性的零知識證明集成,以及專為交易優化的定製Layer1區塊鏈Aster鏈開發。2025年6月該功能已向部分交易者開放測試版,使平台最終能與Hyperliquid定製化L1架構展開競爭。
(三)ASTER與Hyperliquid的巔峰對決
ASTER與Hyperliquid是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的兩種不同路徑。Hyperliquid從頭構建專屬Layer1區塊鏈,採用完全鏈上訂單簿交易,達到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性能。這種垂直整合讓Hyperliquid的交易執行效率與用戶操作體驗層面形成行業標杆,但將其限制在單一生態內。
ASTER則採取相反策略,通過多鏈部署最大化覆蓋範圍與流動性接入。儘管這會增加技術複雜性,但使其能利用現有DeFi生態資源,服務偏好特定鏈的用戶群體。
Hyperliquid以約70%的DeFi永續合約市場市佔率占據主導地位,未平倉合約達150億美元,日均交易量持續保持在8億美元以上。
然而ASTER的多鏈策略具備Hyperliquid難以複製的優勢。該平台與Pendle、Venus等收益協議集成創造的資本效率機遇,是Hyperliquid孤立L1架構無法企及的。
ASTER用戶可同時獲取BNB質押收益、USDT存款利息及交易手續費。
槓桿配置亦存在顯著差異。Hyperliquid將槓桿上限設定為40倍,而ASTER多數交易對支持100倍槓桿,特定資產最高可達1001倍。ASTER的美股永續合約提供7×24小時傳統股市風險敞口,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加密原生交易者以外的群體。
(四)代幣流向揭示競爭格局
ASTER的代幣經濟模型注重社區激勵與長期可持續性的理念。80億枚總供應量按特定比例分配:53.5%用於空投與社區獎勵,30%用於生態發展,7%撥入資金庫,5%分配給團隊,4.5%用於流動性與交易所上線。
社區分配比例居DeFi領域前列,超過總供應量50%。解鎖機制採用25%代幣在生成事件即時釋放,剩餘部分設置三個月鎖定期後分九個月線性釋放。
該代幣在生態內具備多重功能,治理權、手續費折扣、質押收益及高級功能訪問權限。收益分享通過手續費庫藏股實現,部分交易費用將用於購買並可能銷毀ASTER代幣,隨著交易量增長形成通縮壓力。
用戶可質押其ASTER代幣,同時使用這些代幣的生態衍生品作為交易抵押品。此舉實現了單一持倉創造多重價值收益流。
(五)代幣對決:ASTER與HYPE全面解析
ASTER與HYPE代幣經濟模型展現出價值捕獲與分配機制的不同理念。
Hyperliquid的HYPE代幣採用更傳統的加密經濟模型,通過協議收入進行激進庫藏股。該平台年化收入超10億美元,並將大部分收益用於HYPE庫藏股,形成強勁的通縮壓力。
HYPE的核心優勢在於其經過驗證的「收入-庫藏股」飛輪效應。目前總供應量的43.4%處於質押狀態,加上巨額協議收入,使代幣維持嚴格的流通量限制。這種強大的價格支撐機制是ASTER目前尚未能企及的。
2025年11月Hyperliquid啟動核心貢獻者大規模代幣解鎖。這些解鎖將帶來巨大的拋售壓力,甚至可能壓倒激進的庫藏股計劃。Hyperliquid正準備推出USDH穩定幣以產生額外庫藏股壓力,但選擇時機帶來了不確定性。
ASTER的策略則將社區所有權置於即時價值捕獲之上。雖然這意味著短期庫藏股力度較弱,但能創造更強的網路效應和治理去中心化。53.5%的社區分配確保價值真正流向實際用戶而非早期投資者或團隊成員。
(六)幣安的戰略
剖析ASTER的流動性供應體系可窺見其啟動背後的戰略縱深。專業做市商提供核心訂單簿深度,而平台的跨鏈架構聚合了多區塊鏈流動性。與Pendle、ListaDAO、Kernel、Venus、YieldNest及PancakeSwap等協議的戰略合作,創造了額外流動性來源與用戶激勵。
Pendle實現收益代幣化,ListaDAO提供BNB流動性質押(生成asBNB),Venus提供借貸服務,PancakeSwap則導流來自BNB鏈最大DEX的套利交易。這些合作使ASTER成為用戶可在交易衍生品的同時參與多重DeFi策略的核心樞紐。
生態抵押品系統通過允許用戶從交易保證金中獲取收益,解決了機會成本問題。用戶無需持有閒置USDT,可通過鑄造USDF在作為抵押品的同時獲得delta中性收益。
(註:USDF是ASTER的生態穩定幣)
同理,asBNB在作為槓桿部位保證金時仍能獲取質押收益(年化約5-7%)。這使得單筆存款可產生多重收益流,質押收益、交易利潤和代幣獎勵,激勵用戶將更多資金長期留存平台,自然深化了流動性池深度。
YZi實驗室的投資時間線為幣安戰略布局提供了關鍵註腳。該投資機構於2024年11月完成對Astherus(ASTER前身)的注資,正值Hyperliquid對幣安衍生品主導地位構成實質性競爭威脅之際。
據BNB鏈代表透露,ASTER作為YZi實驗室孵化計劃重點項目,獲得了導師指導、生態曝光及技術營銷資源支持,由此確立其作為BNB鏈第一大永續合約DEX的地位。
Hyperliquid交易量在2024-2025年間持續穩步增長。雖然幣安在絕對交易量上仍保持巨大優勢,但Hyperliquid從近乎零起點到顯著市場市佔率的增長軌跡,證明其成功開拓了獨立市場而非直接搶奪幣安交易者。
結合其對MYXFinance等其他項目的投資來看,YZi實驗室的投資策略愈發明晰。這些投資顯示出構建BNB鏈DeFi基礎設施、為其他鏈成功協議打造替代方案的協同布局。
(註: MYX Finance是BNB鏈永續合約,其DEX同樣經歷爆髮式增長)
幣安的整體戰略更側重於生態防禦而非直接競爭。其未簡單複製Hyperliquid的定製L1方案,而是充分發揮現有生態優勢:監管關係、法幣通道、機構合作與深度流動性池。ASTER在享受這些網路效應紅利的同時,正提供成熟交易者日益青睞的去中心化交易體驗。
幣安並未將去中心化協議視為可忽視或邊緣化的威脅,反而積極投資並推廣那些仍處於其生態影響力範圍內的DeFi替代方案。
(七)結論如何?
ASTER的崛起要麼標誌着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轉折點,要麼成為趙長鵬對競爭對手說過最昂貴的「我也能行」。
從表面看,該平台具備所有成功要素:多鏈流動性、生態抵押品、美股永續合約及雄厚支持。交易衍生品同時賺取收益的理念聽來美妙,但需知加密貨幣領域「好得不像真的」創新往往確實如此。
總鎖倉價值從20億美元峰值驟降至6.55億美元的現實或許值得警惕:初始熱度與可持續採用存在本質差異。當單日TVL暴跌67%時,我們或許該質疑這些數字究竟代表真實用戶,還是僅反映急功近利的收益農場主。
其代幣經濟模型側重長期社區建設而非短期價值捕獲,這種策略既可稱為遠見卓識亦可視為天真理想。取決於觀察視角。與Hyperliquid經過驗證的「收入-庫藏股」機器不同,ASTER的價值主張需要用戶相信在操作100倍槓桿部位時獲取3%保證金收益的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性。
真正的考驗在於平台能否說服交易者放棄Hyperliquid久經考驗的基礎設施,轉投由曾孕育2022年FTX崩盤生態體系支持的多鏈實驗。
當全球最大交易所感到必須扶持DeFi競爭對手時,這暗示中心化模式並非如曾經認為的那樣不可撼動。至於此舉將使ASTER成為贏家,或僅僅是一筆昂貴的風險對沖,仍有待時間驗證。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