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發幣在即:L2 代幣能否撬動生態增長?
金色財經
撰文:Tia,Techub News
在加密貨幣行業,公鏈和二層網路的代幣發行,往往意味著一次新的敘事轉折。昨晚,Base 發布即將發行原生代幣的消息,引發了社區的廣泛關注。一些社交媒體人物認為,與過去單純依賴交易費捕獲價值的邏輯不同,Base 原生代幣的設計可能會試圖複製 ETH 與 SOL 的「報價貨幣飛輪」,為 L2 代幣的價值捕獲開闢新路徑。
從「交易費敘事」到「報價貨幣敘事」
長期以來,L1 公鏈的價值敘事被市場歸結為交易費用。但事實證明,交易費在價值捕獲中的比重有限,無法支撐長期市值。真正的核心在於,這些公鏈代幣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報價貨幣(quote currency)的角色,即大部分價值是通過代幣鎖定量與市場需求體現出來的。
以以太坊生態為例,大多數 AMM 流動性池都是 TOKEN/ETH 配對;而在 Solana 上,SOL 同樣成為大多數資產的交易仲介。隨著鏈上新資產不斷發行,大量 ETH 和 SOL 被鎖入 AMM,用於維持流動性。這一機制讓 ETH 與 SOL 的價值與網路擴張緊密掛鈎,形成了獨特的增長飛輪。
然而,L2 代幣至今未能突破這一侷限。儘管交易活躍,L2 的經濟增長仍主要由 ETH 捕獲,原生代幣在價值累積上難以真正受益。
Base 原生代幣的潛在設計:綁定 L2 增長
知名社交媒體人物 kia(@mosayeri)在 X 發文表示,要想進行突破,Base 原生代幣的代幣經濟學設計或將借鑑 Aerodrome 的投票託管(vote-escrow) 模型與 Zora 的生態激勵機制。具體而言,Base 原生代幣持有者可以鎖倉代幣並參與投票,決定網路費用如何分配,以激勵那些以 Base 原生代幣作為報價貨幣的流動性池。隨著 Base 生態擴張,這一機制將把代幣價值與網路增長直接掛鈎,改變 L2 增長由 ETH 捕獲的局面。
歷史上,Curve Wars 已證明這一模式的可行性:各大協議為了獲取流動性激勵,競相購買並鎖定 CRV,形成強勁需求。若 Base 原生代幣能成功引導流動性遷移,其意義不僅在於賦能持幣者,還在於幫助 Coinbase 在推動網路去中心化的同時,穩固其在 Base 生態中的核心地位。
雙重戰略:Base 原生代幣與 USDC
Coinbase 在 Base 上布局的不只是單一的發行代幣。除了通過 Base 原生代幣激勵流動性、綁定網路增長之外,Coinbase 還可利用其在穩定幣 USDC 上的優勢,形成了雙重戰略。作為 RWA(現實世界資產)交易中最常用的結算貨幣,USDC 在 Base 上的使用規模持續擴大。而 Coinbase 與 Circle 的協議,確保其能從 USDC 背後的公債利息中分潤。換言之,USDC 在 Base 上流通越多,背後的美元儲備產生的利息也越多,Coinbase 就越能獲得收益。
在 Base 生態中,Base 原生代幣與 USDC 將形成雙重驅動:前者通過治理和流動性激勵綁定網路增長,後者則通過穩定幣結算承接鏈下現金流。對 Coinbase 而言,這種雙軌布局既強化了鏈上經濟的自我循環,也為公司帶來可持續收益。
Coinbase 的兩難:COIN 股東與 Base 原生代幣持有人之間的價值博弈
在 Base 原生代幣和 USDC 雙軌戰略的設計下,雖然 Base 原生代幣可以綁定網路增長、USDC 可以承接現實世界資產的現金流,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股東與代幣持有人之間的潛在價值博弈。
作為上市公司,股東希望網路產生的手續費和 MEV 收益反映在公司財報和股價上,而代幣持有人則期望網路價值沉澱在 Base 原生代幣中,形成 staking 收益或代幣增值。
如果 Coinbase 把現金流導入代幣體系,股東可能認為價值被稀釋;若現金流只服務於公司,Base 原生代幣則缺乏獨立內在價值,難以支撐長期投資邏輯。此外,監管風險也增加了複雜性:直接綁定現金流分紅可能被 SEC 視為證券,對 Coinbase 構成合規壓力。因此,最現實的方式是 Coinbase 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大量 BASE,實現間接價值回歸。
這種公司治理與社區治理的矛盾,正是中心化上市公司進入加密代幣經濟的必然挑戰。如何在股東價值最大化與代幣網路增長之間找到平衡,將決定 Base 原生代幣的成敗。
發幣時機與跨鏈橋的戰略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Base 原生代幣的發行時機也很特殊。當前,Base 與 Solana 正在正面競爭社交、消費和投機類應用生態。這類賽道需要高額投入去維繫開發者和用戶增長,是整個加密行業里最「燒錢」的領域之一。就在此時,Coinbase 拋出了代幣發行的可能性。它不僅能成為新的融資和價值捕獲工具,還能在市場短期流動性相對充裕時,吸引一波逐利資本湧入,為 Base 生態提供額外的彈藥。
一方面,代幣發行緩解了 Base 與 Solana 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它讓 Coinbase 在不依賴現有現金流的情況下,為網路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換句話說,Base 原生代幣的推出不單是一個商業決策,更像是一場精心挑選時機的資本策略。
並且,在同一時間,Base 還發布和 Solana 互通的跨鏈橋,如果再放在可能即將發幣的語境下看,更是顯得別有深意。
跨鏈橋讓 Base 和 Solana 兩個最具消費屬性的公鏈生態直接打通,這意味著 Base 不再只侷限於以太坊系的用戶,而是要和 Solana 在同一個戰場上爭奪資金、用戶和開發者。代幣發行和跨鏈橋相配合,為生態擴張提供燃料。代幣能作為激勵工具,搭配以跨鏈橋進來的流動性進一步鎖定在 Base 上。
小結
Base 原生代幣的推出不僅是一次 L2 代幣的發行,更應當是 Coinbase 在鏈上經濟布局、股東價值與代幣激勵之間尋找平衡的戰略嘗試。它可能改變 L2 代幣價值捕獲的邏輯,也可能在跨鏈競爭和資本配置中成為 Base 的關鍵武器。未來幾個月,Base 原生代幣如何落地治理和激勵機制,將決定其在加密生態中的實際價值和影響力。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新手學買幣,完課再抽比特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