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拱門黯淡 麥當勞客群續流失 Q2財報遜去年同期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2015-07-24 21:15
麥當勞 Q2 財報顯示客群依舊持續流失中,公司高層正極力想辦法扭轉此劣勢。 (圖:AFP)
媒體《CNNMoney》報導,全球速食連鎖業龍頭麥當勞 (McDonald"s) (MCD-US) 至今仍未走出迷霧森林。根據麥當勞週四 (23日) 公布的第 2 季財報顯示,季度銷售量與每股盈餘 (EPS) 均大跌 10% 。 儘管 EPS 已略優於市場分析師的預期,麥當勞執行長 Steve Easterbrook 仍稱這樣的表現「相當失望」。
牛肉在哪裡?
近年來麥當勞業績不斷走下波,也導致前任執行長 Don Thompson 於今年 1 月黯然下臺。而自 Steve Easterbrook 接掌兵符以來,便大聲疾呼麥當勞應做出重大改變,將流失的客群找回來,重新擦亮這扇黃金拱門。因此, Easterbrook 於 5 月時公布麥當勞的企業重整計畫;然而,這項重整計畫卻比較像是一篇官樣文章,內容多陳述著「打造現代化進步的漢堡企業」這類文句。因此許多分析師均拿麥當勞的競爭對手溫蒂漢堡 (Wendy’s) (WEN-US) 過去著名的宣傳口號提出質疑,稱「牛肉在哪裡?」
持續流失的消費者
不僅華爾街的分析師,就連麥當勞的客群,也都希望麥當勞公布更多有關改善餐點內容的細節。 Easterbrook 在週四的聲明中指出,公司正看到成長動能復甦的跡象,並預估第 3 季的銷售量將出現反彈。不過,根據第 2 季的財報顯示,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量下跌 0.7% ,美國地區跌幅更大,達到 2% 。
然而,麥當勞若欲重振雄威,重點還是得回到餐點身上,畢竟目前來看,全球消費者依舊在流失中。麥當勞對於銷量持續下跌的主因表示,「在市場激烈競爭下,麥當勞的主打產品與推廣成效,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消費者回應。」換句話說,麥當勞的餐點仍不討喜,顧客因此持續流失。
據了解,年輕的消費者對其他的新興連鎖速食業者更有興趣,包括 Shake Shack (SHAK-US) 、 Panera (PNRA-US) ,以及 Chipotle (CMG-US) ;諷刺的是,麥當勞過去還是 Chipotle 最大的投資人。此外,麥當勞也面臨其他餐飲集團的嚴峻考驗,如旗下擁有肯德基、 Pizza Hut 以及 Taco Bell 的百勝餐飲集團 (Yum! Brands) (YUM-US) ,以及漢堡王 (Burger King) 的母公司 Restaurant Brands (QSR-US) 。
在一場與分析師的會議中, Easterbrook 透露部分有關如何贏回消費者的具體細節。 Easterbrook 指出,許多餐飲業已開始使用新的烹調方法,譬如將漢堡麵包烤得更久,並改變肉類燒烤與加熱的方式;按其想法,便是推出更燙、更多汁的漢堡。儘管麥當勞走下坡已達到 3 年,但 Easterbrook 也並不期望這些改變能一夜成真,畢竟沒有任何單一的舉動能夠改變整個商業模式。(接下頁)[NT:PAGE=$]
Easterbrook 也指出,麥當勞欲重新找回主力餐點的動力,雖然也將推出其他的新產品,但並非麥當勞的第一要務。根據 Easterbrook 表示,消費者能期待麥當勞推出更多當地特色的餐點,譬如波士頓當地相當受歡迎的龍蝦捲。
此外,根據報導指出,麥當勞很快就要嘗試推出全日提供早餐的新服務;據了解,Taco Bell、Dunkin" Donuts (DNKN-US) 以及星巴克 (Starbucks) (SBUX-US) 也都加入這場早餐大戰。 對於全日供應早餐的改變, Easterbrook指出,麥當勞依舊在評估是否符合經濟效益,以及能否簡化菜單。
另一方面,前白宮發言人 Robert Gibbs 在 6 月受到麥當勞延攬並對其寄予厚望,希望 Gibbs 能發揮影響力,提升品牌整體形象。
員工薪資調漲壓力大
而有關薪資調漲部分,也是麥當勞除了餐點之外面臨的極大挑戰。麥當勞在 4 月時公布將為旗下 9 萬名員工加薪,但僅限於直營店員工,並未惠及加盟店。然而,隨著美國各地要求調升最低時薪的聲浪越來越大,麥當勞也難以壓抑這股力量。舉例而言,紐約州長 Andrew Cuomo 也贊成速食業員工的最低時薪應調漲至 15 美元。
面對薪資調漲的聲浪,財務長 Kevin Ozan 指出,麥當勞調漲直營店員工的薪資應會衝擊下半年的獲利,而第 2 季的勞動成本也確實因部分州的最低薪資上調而出現上升。另一方面,執行長 Easterbrook 也承認加盟店對於薪資調漲的前景感到不愉悅,也引發業主擔憂。
總而言之,麥當勞的新策略要真的說服消費者與投資人並發揮效用,眼前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週四麥當勞股價下跌約 0.5% ,不過年初至今仍有 3% 的漲幅,惟過去 2 年來仍遜於大盤表現,也與其絕大部分的競爭對手出現相當大的落差。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